长三角地区医院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发展对策研究

□ 李青青LI Qing-qing 朱晶晶ZHU Jing-jing 朱斐ZHU Fei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value data of hospitals in China published by 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hospitals and disciplin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has nearly 1/3 of the top 100 hospitals and disciplines of China, more than thos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mong them, Shanghai is the strongest and tends to be stable, and Zhejiang has an obvious upward trend. Epidemiology and plastic surge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anked first in China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with obvious advantages;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Gastroenterology, Ophthalmology and Tuberculosis have been ranked in the top two in China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and the similar disciplines in at least three hospitals have entered the top ten,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thering dominant disciplin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of hospital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gath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d Anhui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ith obvious advantages in hospital disciplin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ggested that all provinces should combine advantageous disciplines to develop coordinately, build a national major innovation platform together, turn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into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2018 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 年,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1]。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医院又是生命健康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实力是医院人才竞争、科技实力和诊疗能力的综合体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是医院保持高水平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医院科技创新竞争力现状和特征,提出长三角地区医院创新发展对策,为长三角地区建设成全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来源。“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利用丰富的卫生信息资源和科学评价工具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衡量医院科技综合实力水平,评价指标涵盖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科技条件。其中,科技产出维度包括期刊论文、专利和标准以及科技奖励等方面;
学术影响维度包括论文引用、杰出人才和团队以及学术任职等方面;
科技条件维度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等方面[2-3]。该评价自2013年开始,已持续7 年,截至目前最新公布的为2020 年度数据。本研究以2018—2020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为数据来源[4],分别统计全国排名前100 的医院(以下简称“百强医院”)、全国排名前100 的学科(以下简称“百强学科”)以及各医院各学科的科技量值指标得分情况。

2.统计方法。为分析长三角地区总体和江浙沪皖各地区医院科技创新竞争力,用统计描述法对2020 年度百强医院和百强学科进行汇总、比较和分析。为分析长三角地区医院的优势学科,我们对连续三年(2018—2020 年度)进入前10 的学科按排名进行赋分计算平均值,并绘制气泡图。为分析长三角地区各学科总体科技创新竞争力,对2020年度长三角百强学科按照“101-排名”进行赋分,累计相加计算学科总分,并进行排序。

1.长三角地区整体科技创新竞争力情况。根据2020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长三角地区共有百强医院31 个,占全国百强医院总数的31%。共有百强学科900 个,占全国百强学科的29%。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长三角地区有7 个,占全国的22.6%。

2.江浙沪皖四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分析。根据2020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长三角四地区百强医院数量上海最多,浙江其次,安徽最少。从各地百强医院数量占公立医院数量的比例来看,上海市比例最高,江苏省虽拥有数量最多的医院,但百强医院占比不高,安徽省百强医院比例最低,见表1。2018—2020 年度,长三角地区百强学科数量总体上升6.5%。其中,上海百强学科数量略有降低但总体保持稳定,其他三省份百强学科数量均有所上升,其中浙江和安徽上升较快,见图1。

表1 2020年长三角百强医院和百强学科情况

图1 2018—2020年度长三角四地区百强学科数

3.长三角地区各学科科技创新竞争力分析。医院的学科科技创新竞争力是学科实力与影响力的内在体现,具体则可通过学科排名的外在形式直观体现。文献[3,5]中将科技影响力评价维度分为了优势学科、学科集群、潜力学科三类,可较好反映特定地区的特色学科分布特点,因此本文也采用类似的指标分类思路。

我们筛选连续3 年进入全国前十的学科,计算各医院前10 学科的平均排名,并绘制气泡图,见图2,代表长三角地区医院的优势顶尖学科。对2018—2020 年度进入全国前100 的学科按“101-排名”赋值后计算年度平均值得出各学科总体分值,见表2,代表长三角地区各学科的整体综合实力。

3.1 优势学科。将气泡图中学科平均排名前二的学科定义为优势学科,共9 个,分别是整形外科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传染病学、消化病学、骨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神经外科学、结核病学。其中整形外科学和传染病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消化病学、眼科学、结核病学有三家及以上医院连续3 年进入前10。

3.2 学科集群。在气泡图中同个学科有4 家及以上医院共同上榜或学科总体分值排名前五的学科定义为学科集群,共7 个,其中气泡图中上榜的有普通外科学、眼科学、儿科学、胸外科学,学科总分值排名前五的为肿瘤学、妇产科学、肾脏病学、呼吸病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其中眼科学、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同时为优势学科。

3.3 潜力学科。其他学科中,将有一个医院学科排名前三且有3 家及以上医院上榜定义为潜力学科,有3 个,分别是血液病学、烧伤外科学、皮肤病学。

4.长三角地区各医院科技创新竞争力分析。图2 所示为长三角地区医院全国前十学科的分布气泡图。从图2 可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力较强,有8 个学科上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别是5 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4 个学科上榜。此外,图中也清晰展示了各医院的各自学科优势,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最有优势学科是普通外科学和心血管病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神经外科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传染病学和普通外科。

图2 长三角地区医院全国前十学科分布图

表2 所示为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四地区各学科的累计学科竞争力分值。由表2 可知,总体来看上海地区医院各学科竞争力分值占比大多接近50%;
除整形外科学、重症医学、麻醉学、精神病学、护理学和烧伤外科学外的其他学科竞争力分值占比都超过40%,远超长三角其他三个省份;
即使是上述六个学科,上海的学科竞争力占比仍居长三角首位,显示出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医院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较显著的竞争优势。

表2 长三角地区医院各学科科技创新竞争力累积分值及占比[n(%)]

5.医院和学科科技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对各地区百强医院和百强学科的科技量值和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 和表4。结果表明,上海百强医院科技量值、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得分最高,江苏科技产出得分最高。所有学科的科技产出对科技量值的贡献均最大,上海学科各项指标均排名第一,其余依次是浙江、江苏和安徽。

表3 长三角地区百强医院科技量值

表4 长三角地区百强学科科技量值

1.长三角地区医院科技资源聚集。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发展程度最成熟的城市集群之一,也是中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医院科技实力走在全国前列,科技百强医院和学科均占到全国的近1/3,具备成为全国医疗科技创新高地的条件。长三角地区医院创新能力强于同样区域集聚发展的京津冀地区(京津冀百强学科524 个,百强医院27 个),虽然北京的医院科技创新实力要强于上海,但是京津冀地区其他地区较弱,80%的资源聚集在北京。而长三角地区医院科技资源分布相对较均衡,50%聚集在上海,浙江和江苏分别占1/4 左右。

2.各省域卫生健康发展各有侧重点。近几年,长三角卫生健康领域各省份设立了不同的发展目标,上海定位全球,致力于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6],大力提高上海医学的国际竞争力、科研实力和高新技术。浙江瞄准国际前沿、对标国内一流,聚焦打造“医学高峰”和卫生健康创新高地[7]。江苏目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实施“科教强卫”[8]。安徽强调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推进各创新主体高效协同[9]。经过几年发展,上海在优质医院数量和质量上处于长三角首位,发展较为稳定,学术影响水平高,人才聚集作用好。浙江和江苏势均力敌,处于中等水平,但浙江上升趋势比江苏明显,江苏对人才的需求较大[10]。而安徽虽然科技投入相对较大,但是目前阶段医疗创新能力与江浙沪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

3.长三角医院学科发展特色明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领域按学科布局的重要科技创新体系,已在上海布局6 家,浙江3 家,江苏2 家。在代谢病学、传染病学、眼科学、消化病学等长三角优势学科领域布局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学作为学科集群,血液病学作为潜力学科,国家也建立了临床研究中心。整形外科学和传染病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优势较为明显。妇产科学、肿瘤学、呼吸病学、普通外科学、心血管病学等常见病领域,发展态势较好,但还未出现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科。

1.发挥各自优势,助推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各有特色,上海市要进一步对标国际前沿,为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在一体化发展中承担领头羊的职责,牵头推动各省域高精尖领域开放合作,向薄弱地区输送资源;
江苏省要发挥健康产业优势,在长三角地区形成健康产业联盟,促进长三角地区医研企合作,加速推进健康产业创新带发展[11];
浙江省要结合数字经济优势,带头打造数字卫生健康示范区,推动大数据中心、样本库中心等的建设,致力于区域科研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让数字化为科研创新赋能;
安徽省要进一步寻求错位发展点,与长三角其他省份开展广泛合作。

2.协同性发展,组成研发合力。长三角医院应借助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机会加强学科建设合作。对于肿瘤、呼吸等在区域具有优势集聚效应的学科,要优化学科布局,形成强强联合的学科集群,协同打造国家或国际领先的优势学科群。对于优势明显的学科,如整形外科等,应建立强弱联合的学科集群,产生拉动效应,带动长三角整体学科水平的提升。各医院也应在合作中寻找差异,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重点发展培育潜力学科,提升学科整体水平。长三角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丰富[12],为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合作氛围,医院应着眼前沿,加强与研究机构合作,通过发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优势,共同解决疑难杂症科学问题,谋求重大医学创新。同时,长三角医疗卫生机构要更好地为健康产业服务,应触发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长三角地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协同机制,助推长三角地区健康一体化的深度发展[11]。

3.抱团式发展,共建创新平台。“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建立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包括国家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长三角地区要紧抓机遇,紧跟国家布局,在重大创新平台上发挥各自优势,融合发展,争取更多创新平台布局。比如,在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中,龙头学科要联合区域内资源,积极争取牵头建设,学科集群和潜力学科要加快提升自身在全国的影响力,抱团申报或争取分中心建设。同时,在生物样本库、科研数据平台等科技条件,以及科研诚信、科研伦理、生物安全等科技治理方面,要加强政策协同,为长三角地区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助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病学百强长三角中国百强报刊中国金属通报(2021年12期)2021-11-02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华东经济管理(2021年7期)2021-07-08百强报刊中国有色金属(2020年17期)2020-10-12《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22期)2019-12-09《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21期)2019-11-25“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诗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8期)2019-04-29《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期)2019-03-01百强榜单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7年9期)2017-12-20长三角瞭望统计科学与实践(2016年4期)2016-03-01

推荐访问:科技创新 长三角地区 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