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航路——迁移

上课了,我轻轻地转动着讲台上的地球仪,说:“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地变化,推动了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发展,地球成为了一个村落。但在古代,世界是隔离的,仅有几条西方通往东方的道路。如果,此时的你是五百年前的一个意大利商人,想到达神秘的东方,那么你有几条路可走?请运用地球仪,找出可能存在的道路。”很快的,学生就结合以前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指着地球仪找出了“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这是我国古代开辟的从东方到达西方的水上或陆上通道,沟通西方到东方的航道还有哪些?”我提示性地在黑板写上了“西方、东方”、“航道”这些字,并且把地球仪左右转了两下。很快,就有学生醒悟过来了:“知道了!是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出发,向东航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亚洲。”他把地球仪逆时针转了一下,之后,又把地球仪向反方向转动:“还可以由欧洲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穿过南美洲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 回答后,他志得意满,看到我赞许的微笑时,他更得意地说:“以前看过书的,忘了,你一提醒,就想起来了。”我也笑了!

这是我在讲“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这节课时的一幕,在简短的师生对话中,无疑,我是达到了我想达到的教学目的:课堂上,学生们用眼睛观察地球仪,用脑子回忆和思索,并把过去相关史地知识的回忆和思维、推理、想象结合在一起,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活泼起来。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完全是运用了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迁移。通过迁移规律这条“思路”,为学生沟通了通往新旧知识、各门知识的“航路”,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成功地从知识的此岸到达彼岸。

迁移原来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根据迁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迁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根据迁移的方向,它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可分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解决的迁移等。迁移的原理是客观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互相制约性。迁移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然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教师应把握迁移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发展概括能力,学会运用比较方法,促进学生自觉地产生正迁移、减少零迁移、防止负迁移。

近年的高考已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更为注重的是考察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原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科学地运用知识的迁移。

从近年来看,高考大有回归课本之势,更为强调基础,特别是对于课本主干知识的考察。因而,塑造一个优质的有利于认知迁移的认知结构就尤为重要。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这就为我们找到优质认知结构的方法提供了思路:首先,必须对现有的教材体系进行解读,而起关键是抓住教材的目录。目录是覆盖全书内容的缩影和提纲,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所以要以目录为突破口,在新一章讲授之前,对目录进行讲读,从章题、节题、框题的内在联系中,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使之脉络清晰,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具有包容性和统摄性的知识结构,形成“大历史”观,使零散的知识点相互融会贯通,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板书,使之能体现出不同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内在的逻辑联系。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画线索,编提纲、列图表等,使知识结构化。再次,在复习阶段,更应重视知识结构的整理贯通,精设专题,作好归纳与总结,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美、丰满。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能使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和把握能题目,根据不同的题目,灵活地迁移、组合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运用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史实,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具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分析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可归结为:政治的稳定、民族间和对外交流频繁、人民的辛勤劳动、科技的进步和前代的基础等。而由此形成的认识我们也可以在分析其它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时候得以运用。广而言之,在特定阶段分析得出的结论、形成的认识、掌握的规律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历史中作为思维的角度运用。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传统教学论强调让学生“学会”,现代教学论则强调让学生“会学”—形成认知结构并实现迁移—这一通往知识的新航路。

推荐访问:航路 迁移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