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画的角度谈中国山水画

摘 要: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历代以来很多画家都提出了关于中国画创作的艺术理论,比如东晋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南朝宋画家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等等无不证明中国山水画是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艺术表现形式。文章主要以反弹琵琶的手法,通过西画的绘画技法对比引出中国画特有的透视,选景,构图,设色等绘画的特点。

关键词:西画;中国画;透视;选景;构图;设色

一、从西画的角度谈中国画的透视及选景

山水画是世界画坛的重要分支,是中国独有的美术表现方法。中国孕育山水画的原因,与中国古代采用笔墨纸砚作为书写工具有着重要原因,诸如欧洲古代采用鹅毛笔作为书写工具,鹅毛笔没有办法满足绘画需要的前提下,油画的表现技法应运而生。

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所以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竞同真物一样。西方油画通常采用焦点透视法,有严格的仰视、俯视和水平透视分别。中国画没有固定视角的限制,作画者可以根据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领悟进行作画,甚至还可以将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画出来,只要符合当时的情景和作画者想要表达的意境,我们把这种作画方法称作散点透视法,通过将物体上下、左右或者前后移动的方式、经营位置,观物取景,灵活性很大。例如任伯年所作的《雀屏中选》,完全颠覆了西方油画绘制中近大远小的规律,只按照作者心中想要表达的方法来体现,非常随性。

在绘画的手法上,西方油画讲究画面的概括、整洁,真实的再现当时的场景,将人物形体正确的塑造出来。反观中国画,无论是对人物绘画还是景物绘画,大多只有个大致的轮廓,并不追求外形的肖似,更注重内心的展露和表现。

西画在选择描绘的景物时,多选空间延伸感强,易于表现透视关系的景物。而中国画在选景取景时多注重画面的情趣,生活趣味等,树木树形一定要清晰可见,树形一定要有美感,房屋一定要有当地特色等等。

二、从西画的角度谈中国画的构图

西方绘画构图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就是讲究构图的变化统一,即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对比形式包括形体大小、色调明暗、黑白色调、冷暖色彩、不同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对比。如,柯罗在《蒙特枫丹的回忆》中采用了典型的形体大小对比,在构图中使画面前景巨大树木的形体和掉叶的小树、人的小形体形成大小鲜明对比,创造了生动的画面效果。

中国山水画中的构图,非常強调规律性和辩证法,山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形式上有宾主、呼应、远近、虚实、疏密、聚散、开合、藏露、均衡、黑白、大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

开与合,即分与合,是相对的矛盾。有矛盾的对立因素,画面才生动。但矛盾而不统一就会由开的动势而产生不稳和散乱之感。有开就必须以合的力量加以制约,才能相对稳定下来,使人从视觉心理产生安定稳妥之感,看起来感到舒服。“开合”、“聚散”、“放收”等对立因素是构图中首先碰到的一个规律。山水画的一个特点是要表现“大”和“多”的感觉,要求在一幅有限的画面上表现无限的景与情,表现丰富的景物和大的境界气势,这就要非常慎重地利用有限的画面。构图上的虚实。山水画往往山重水复,层峦叠嶂,以积墨反复递加,追求厚实、凝重的效果,但厚实中要空灵,景实而意虚 ,实而不塞,要透气,要有“活眼”。虚的地方要合情合理,虚而不空。虚实相变相生,虚中见实,实中见虚,实有据,“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国画论中“气韵生动”主要是有节奏韻律体现在画面中,节韵律的造型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形式产生趣味,具有抒情的意味。

“节韵”是节奏与韵律的全称,两者既有区别以有联系。节奏是美的现象在外在形式上的有规则的反复。韵律就是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变化,使形式富于律动的变化之美。

构图,需要我们在万象绘纭、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和谐的自然美感。因而,我们应面向自然,面向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是广收博取,“打草稿”是认真选择,经过提炼取舍,才能创作出好的、新的中国画构图来。

三、从西画的角度谈中国画的设色

色彩对西方油画而言是较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和造型手段之一,油画题材的确定,油画中情感的表达、氛围的构造等等,都讲究采用相应的色调来体现。因此,在西方油画中,对色彩的运用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已经较为系统化和科学化。色彩最容易被人们感知到,色彩是加强人类视觉观赏的信号。因此,在自然世界中,色彩的强烈或者柔和,明快或者暗淡,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所处特定色彩中的人的情感。所以,色彩不仅是西方油画在进行创作时作者所运用的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西方油画家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中,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理论,提倡作者在色彩运用时,应注重和突破物象的本身固有的颜色,同时还应辅之以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强调两者巧妙的结合运用。 而且,不同的中国画家色彩观也有细微的区别,从而导致格调的差别。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齐白石和吴昌硕,前者晚年的花卉画作品,注重运用较为艳丽的色彩,而后者的作品则注重运用较为含蓄而雅致的色彩。从以上的分析和比较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画和西方油面存在差异,但在两者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画和西方油面将互为吸收,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推荐访问:西画 山水画 中国 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