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文体团队服务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类文体设施新建的、改建的、扩建的都应运而生。那么,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后,如何去运用又如何去吸引群众参与呢?笔者认为,业余文体团队是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是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助推器,它挖掘开发的是农村文化的根基,获取的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丰富的是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是农村文化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潍坊市为例从当前基层业余文体团队发挥的具体作用及如何提高作用,巩固和提高业余文体团队凝聚力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基层业余文体团队在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在国家实力逐渐强大、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的时代背景下,群众对文化需求愈来愈强烈,尤其是一些有一定表演能力的群众,他们苦于无人组织开展活动,业余文体团队的组建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并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因为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不能仅仅局限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更主要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努力引导人民群众自主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主体不是文化局、文化馆、文化站,也不是乡镇政府、村委会,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只有通过参加各种兴趣、爱好和自我教育的文体团队,才能真正实现对文化生活的参与。近几年来,潍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基层社区文化站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分重视业余文体团队建设,根据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陆续组建了自己的舞龙、舞狮、腰鼓、秧歌、扇子舞、广场舞等各类业余文体团队几百支,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年风筝会期间举行的大型巡游活动中,各乡镇百余支业余文体团队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组成了7000余人的大巡游队伍,盛况空前。又如2008年的“农村文化艺术节”及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文艺宣传中,这些业余文体团队利用身边事、身边人进行自编自演节目,博得广大干部群众阵阵掌声。业余文体团队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邻里的和睦、干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许多村镇通过组建业余文体团队开展文体活动后,老百姓士气高了,干劲足了,干群的凝聚力也加强了。近年来,农村各团队几乎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竞赛,年年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汇演和竞赛,收获颇丰。

(二)满足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过去,农村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政府送戏下乡的时候闹腾几日,平时,便又冷冷清清了。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近年来,随着基层文体俱乐部和业余文体团队的广泛创建,农民有了自己的文体活动阵地和团队,一方面为政府“送文化”下乡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平台。有利于文化下乡长效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为农民“种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让农民有了文化体验、文化参与、文化创作和文化展示的阵地和活动。

文化阵地和团队是“送文化”与“种文化”的有机结合点,它培养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使先进文化被广大农民消化、吸收、发展,根植于农民心田。目前,在各乡镇基层文体俱乐部中,有歌友会、戏迷票友会、书法美术摄影小组、戏曲艺社、健身队等各类业余文艺组织,各乡镇经常自行组织开展农村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民间艺术活动、文体竞赛活动,自编自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文艺演出,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农村文体活动新格局,并催生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节目,深受市、区各级领导和广大城市居民称赞。

(三)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文体团队作为深入农村的业余文体组织,它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整个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起了推动作用。首先,它推动了党的政策方针在基层的宣传贯彻,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干群关系的融洽。基层业余文体团队通过自编自演主题鲜明的文艺节目,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其次,它推动了农村和谐、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培育和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过去,一到农闲时节,农民们因没有活动场所,没有活动内容,没有文体团队组织,经常三五成群地以打牌、搓麻将、聊天等娱乐形式消磨时光,导致迷信、赌博活动等落后腐朽的生活方式成风。基层文体俱乐部通过发挥科教阵地的作用,组织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培训班等,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同时,通过基层文体俱乐部的阅览室、各种活动室、文体广场、篮球场、健身路径等基础设施,以及各类文体团队的培训、展演,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中来,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良好、文明的社会风气。许多乡镇的文化站、村文化大院自从建起了篮球场,安装了健身器械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开办广场舞等各类培训班以来,大量有空闲时间的男女老少开始从打牌、搓麻将、聊天的消遣中走出来,投入到锻炼健身、广场舞训练中来,她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了,生活方式改变了,精神也充实了。

(四)培育了农村特色文化。业余文体团队的组建和经常性开展活动,有力地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民间文化。如昌邑西小章村的小章竹马、昌乐的大葛狮子、临朐周姑戏等优秀的民间传统节目,在地方特色文体团队的经常性演出和各村、各单位基层文体俱乐部根据自身实际的精心培育下,观在成了各村镇的文化特色,打出了特色文化品牌,成为节庆必演的保留节目。这些特色文体团队多次受邀参加上级组织的和周边乡镇(街道)举行的各项活动的展演,深受群众欢迎和称赞。

二、进一步发挥基层业余文体团队在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如上所述,当前基层业余文体团队正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的问题、新的需求不断产生,基层业余文体团队作为基层最主要的文体群体,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继续引领前进。笔者建议:

(一)因地制宜,既要不断扩大基层业余文体团队的覆盖面,又要提高质量,增强文化精品意识。就目前来看,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业余文体团队质量是关键。我市虽有基层业余文体团队几百支,但从整个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来说,仍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业余文体团队大多数集中在乡所在地和各中心村,山区、深山区比较少,甚至是空白,所以山区、边远山区的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孤岛化、荒漠化现象十分突出。另外,业余文体团队活动质量和精品意识不够,虽然每个村都建有业余文体团队,但在这些文体团队中,大都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很少有精品节目可以拿出来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的汇演和竞赛。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活动场地、文艺人才和活动经费。因此扩大覆盖面、提高精品率既是农村社会发展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要求。要加大建设力度,实现总体推进。办法是:对一些较困难

的村,政府应倾斜支持力度,确保每个经济困难村和富裕的自然村都有一个文体活动场所和1—3支业余文体团队:同时,对设置在破旧老校舍、老会堂、村老办公楼等闲置场所的文体俱乐部,采取补助政策督促他们进行装修,添置设施。对组建业余文体团队要实行奖励补助政策,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此外,要鼓励社会团体、经济实体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格局。

(二)因势利导,提高基层业余文体团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文艺团体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其成员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阶层。群众参加文艺团体活动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希望自身更加健康的动因;二是希望生活更加充实,满足参与和自我表现欲的动因;三是希望自身成才的动因;四是希望掌握一技之长的动因;五是希望广交朋友,发展自己事业的动因,等等。他们每个人的思想水准、个人爱好、艺术造诣都有一定的差别。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满足自身的需求。因而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要使他们对业余团体有一种归属感,那就要使业余团体有吸引力和较强的凝聚力。业余团体的凝聚力从何而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来自业余团体的不断发展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缺一。

目前,农村各地虽然广泛建立了基层文体俱乐部和业余文体团队,但有的俱乐部使用率不够高,有的设施落后,内容陈旧;有的业余文体团队虽有组织,但没有制度,活动组织较少,而且参与群体以中老年为主,活动形式单调,无法真正全面满足老中青小四代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此,要提高基层业余文体团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首先要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例如,应在各文体俱乐部中建立信息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分会,让一线联通大千世界,让一窗打开文化天地,吸引有文化有知识的较高层次的新型农民进入文体俱乐部并参与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大军中来。其次在文化艺术内容和形式上,可引入一些青年朋友喜欢的文体艺术项目,如街舞、拉丁舞等,激发青年们的兴趣,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可开设老年大学,为老年人讲授一些保健知识,满足他们的需求。第三要建立几支对农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体队伍。以这些文体队伍为中心,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活动,充分挖掘他们的创作潜力,展示他们的各项才能,充分调动其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从中发现和培育基层文体人才:第四要以基层文体俱乐部为单位,在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村和村之间、村和企业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经常性地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联谊活动、文体竞赛活动等,一方面增强各基层文体俱乐部和业余文体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提高各文体俱乐部和业余文体团队的文艺水平,促进文化的融合,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实践证明,不间断的展示、演出、排练,有计划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业余团体的艺术水平与社会知名度,扩大文体团体的影响是业余文体团队发展的动力。“以文会友,以戏联谊”,这样使来参加业余团体活动的骨干们感到自豪,由此产生动力,无疑业余团体的凝聚力也会增强,使业余团体更加巩固和发展。增强业余团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办好业余团体的关键,业余文艺团体要与时代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三)培育农村特色文体团队。政府要科学引导农村基层特色文化建设,对不同类型的特色文化主体进行分类指导,通过组织开展特色文化展评活动,树立典型,丰富基层特色文化活动。

(四)建立保障机制巩固新农村文化阵地和团队。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打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场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进程,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保障机制,巩固基层文体俱乐部这块农村文化阵地和业余文体团队这个活跃组织。

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够强盛,农村文化人才短缺,文化设施维护和活动开展等没有一个刚性的经费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机制。笔者建议:一是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乡镇和村一级财政要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文体事业建设,确保经费投入的增幅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县(市、区)一级政府要对基层文体设施建设进行奖扶,例如对于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的乡镇(街道)、建立基层服务点的村(社区)进行奖扶。二是加大对基层文体队伍素质培训的扶持。县(市、区)本级要负责好对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员、业余文体队伍骨干和行政村(农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的培训,为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人才库。要每年制定文体队伍的具体培训计划,并在财政预算中明确该项费用,确保经费的落实。三是对乡镇(街道)群众性文化展示活动进行奖扶。对各乡镇(街道)每年组织的一次以上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展演活动,要进行奖扶。以此促进农村文体活动繁荣工程的实施。四是巩固文化成果,对获得省、市、县(市、区)级文化示范单位和示范户及作品、节目要进行奖励。从县(市、区)到乡镇(街道)明确巩固农村文化俱乐部和业余文体团队的经费保障制度,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和活动进,一步繁荣。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基层业余文体团队的建设为弘扬先进文化,传承乡土文明发挥着历史性的作用,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城乡和谐在现阶段的一个必然选择,是建设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实力、助推器和中坚力量。我们要以基层业余团队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弘扬先进文化,扶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送到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努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推荐访问:新农村 服务体系 文体 团队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