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媒体人生咨询指南

 

“在美国,即使电视剧本身也高度异质化,有独特的题材,独特收视群。比如美国在90年代有个最红的节目,《天才老爹》,讲的是上流社会的医生家庭,这后来成了《我爱我家》的原型。在中国,都是皇帝戏,你知道吧,气死我了!”

1984年,徐小平在北大的时候,已经成为学生当中的风云人物,还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小平”有了一段激情洋溢的邂逅。那是在国庆35周年的庆典中,北大的游行队伍里打出了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的“小平您好”的标语。听说这个标语是北大生物系的学生打出来的,徐小平立即找人采访,并通过电话将报道传给了《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第二天,两家报纸都登出来了。“多年以后,偶尔想起来,中国改革开放中最迷人的一条新闻报道出自我的手,我仍然感到自豪。”徐小平笑着说。我的访问就在徐小平迷人的微笑和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中徐徐展开了。

《节目》:二十多年过去了,您觉得今日中国的电视媒体处于怎样的境地?

徐小平:我实际上是媒体这个生态圈里的高端动物。高端动物的意思是我订了很多的报纸杂志,看了很多的电视,听了很多的电台,我是以媒体作为我的重要生存手段的人。我通过媒体了解发生的事情,知道社会的心态,从而把握新东方的发展大势,把握中国学生的心态和追求。中国媒体毫无疑问,它更开放了,更自由了,更丰富了,使得人们更有选择。繁荣富强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选择。如果80年代你买车,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桑塔那。到了92年有其他选择了,夏利。你想想如果2005年的人买车只能买夏利,桑塔那,这是一种侮辱是不是。媒体也应该有选择,OK?

今日之中国媒体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丰富性。但是还不够,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总的来说,媒体的改革开放相比经济的发展而言是滞后的。我是如此关注着中国社会的人,是一个媒体生态圈的高端动物,但说实话,我是不怎么爱看中国电视的。为什么?我幸运的是居住的地方有一些中国电视之外的电视。在电视王国的美国,他的全国性综合电视网也就三四个,剩下的全是专业台。在中国,大量的资源重置,三十多个省台个个都做新闻,做娱乐,结果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创造力的东西全部被稀释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节目》:你刚才提到一个选择性问题,三十多个省级台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性,你为什么认为这样不好呢?

 

徐小平:这不是真正的选择性,他相当于三十多家汽车厂商啊,生产的全是夏利这个级别的车,没有差异性。在美国,它有四个台,ABC,NBC,CBS, FOX。还有PBS,他是公营台,收视率只有别台的4%左右。因为他严肃,所以有存在的价值。这五个台坦白说,集全国之创造力,推出价值极高的节目,从美国影响到了全世界。剩下的CNN,NATIONAL GEOGRAPHY,全成了专业频道。

美国的电影台也有差异性,针对不同的观众。比如HBO,CINEMAX,HOMMAX。HOMMAX是一个做卡片和礼物的全国连锁店,它开了这么一个台,播的全是家庭片,伦理片。

一个国家的创造力也就那么多,即使是好莱坞的明星也就那么多。但是中国三十多个省级台严重同质化,其结果不仅是没有选择,也没有质量了,这就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巨大悲哀,你知道吧。措施是什么呢,就是专业化,差异化。我儿子回家只看一个台,YOUTH TV,全是动画片,动漫这样的东西。我回家只看CNN。你说我们现在回家有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频道吗?总而言之,它的专业程度不够,它的多样化又不够。这是两个要命的问题。那么在这个里面电视人的措施在哪里?就是制作差异性的节目。

《节目》:你每天大概什么时候看电视?是把电视打开放在那里呢,还是你主动去收看?

徐小平:其实我看电视的时间非常多,非常多,我一天能看大概2、3个小时吧。而且我是正经的看,比如说杨锦霖的《有报天天读》,《李敖有话说》,以新闻、时事评论节目为主。

《节目》:你觉得媒体对你个人的成长,成功有没有作用?

徐小平:有革命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新东方,一个是徐小平。新东方早期主要靠的是口碑,跟媒体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新东方有了争论:要不要接受《中国青年报》的专题报道?当时有两派,一派认为不要,我们做实事,另一派就是以我为代表。我说不行,一定要宣传。为什么?因为中国青年的官方宣传机构来采访你,你却躲避,这在政治上是错误的。这就说明你有些东西是见不得太阳的,你知道吧,所以我们就必须走到台前,走向媒体。媒体为新东方做了一个正确的亮相,让所有除了我们的学生(也就是客户)之外的人都知道我们在做着一个多么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青年学生的这么一个教育工作。这成了一个转折点,媒体真正使新东方从民间走向了社会。

随着新东方的发展,我认为我们要启动一个自来水工程。什么是自来水工程,松下的一个概念,好东西都应该像自来水一样,随时打开,随时就可以浇灌,滋润千家万户嘛。这个自来水工程就是通过媒体把我的人生咨询理念,把我反对盲目留学,反对盲目追求学历,盲目追求知识的思想,这些观念传向千家万户。这个呢,完全是借助于媒体,当然呢,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副产品,媒体也使我出名了。这个坏处是出去吃饭经常有人认出我来。似曾相识燕归来,有名无名沾沾自喜,这个使我感觉很坏。但是you know,媒体带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节目》:从你个人的需求来讲,你希望中国媒体能为你提供什么?

徐小平:作为受众,我希望媒体提供更加迅速及时的新闻、资讯,以及更多的真正国际型的,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但是像中央电视台,比如说《新闻会客厅》、《对话》,也是世界一流的,你知道吧。他们还是给我本人带来了很多思想的启发、观念的冲击和信息的丰富。我们期待的就是这些改革能加快。比如这次的春晚就很不容易,很好看,像《千手观音》这样的节目早就应该存在了,通过电视这个盛大庆典表现出来,我看到的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复兴的、春雷的声音。你知道吧,这个意义就重大了,他使得我也愿意投入到这个浩荡的洪流中去,为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做点事。这是媒体独一无二的作用,它呼唤着这个时代的创造力。

《节目》:多年在国外工作,你觉得北美电视,尤其是美国电视节目有哪些经验可以介绍,推荐给中国的电视制作人?

徐小平:咱们从比较容易的说起啊,就是形式。我倒是觉得更多在结构上,在节目形态上,向西方多学一点。这是电视人职业突破的一个重大方向。

因为我们是后起之秀啊,所以人家现成的东西我们拿来就完了,这个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美国的《猜对价格》节目,人家已经做了35年了。35年了,我敢保证他的节目形态没有什么大变。我觉得形态决定之后,你就要从表达出来的人格的、个性的、视觉的这些地方来找问题了。可能原来是改形态,改版,这未必有用。如果你主持人,你每一个编导,不能让观众看的亲切、认同,愿意把你带回家,请吃晚饭,那这个节目你改死了你知道吧,还是不好看。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再比如说,你看看西方主持人的精神状态,他们的风度,气质,对一个单词,对一句话的表达,其实中国的主持人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也就是说,你真正去看看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西方电视,美国电视,他的真实感,真诚感,甚至他基于思想意识之上的观念,我们是可以学的。这是一种技术。在中国电视的现状下,每一个人也能表现自己的个性。如果在电视机前面,主持人能够充分发挥人格美,个性美,那也能够在现行体制下做出革命性的东西。因为电视首先是视觉艺术。

 

对整个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我的观点是,与其抱怨,不如自己提升。比如我刚才说的这两点,99%的电视人做不到。因为别人讲的是外语,你不知道他为什么笑,为什么哭,为什么严肃,为什么装傻。如果你知道了,你马上可以拿过来就用了,OK?所以说电视人欲向国外学习,自身的修炼也很重要。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电视制作人可以在节目形态、视觉形式上学很多。

《节目》:中国的电视圈正在经历一种变革,每个节目背后都存在更深层的运营方式。据你的了解,能不能说说北美电视,尤其是美国电视在运作和经营上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因为这些对我们目前转型阶段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信息。

徐小平:这个我还不一定知道,不过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啊,是迪斯尼的总裁写的,叫Work In Progress,写了他从大学毕业一直做到迪斯尼总裁其间所有的工作。我觉得每个媒体人应该看看这样的东西,绝对令人如痴如醉。这是我今年看到的第一本,也是最好的一本书。这个里面关于美国电视的运作,操作还真是令人入迷,中文版名字叫做《高感性事业》。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对于制作人来说太要看了。

《节目》:在国内你是比较资深的人生咨询专家,以你的职业角度来讲,中国目前的社会心态有什么样的特点?

徐小平: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我刚才说媒体使新东方走向了社会,使徐小平和当代青年有了一定的联系。中国现在的状况是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赚钱机会可以说非常多,百万富翁天天在诞生,但是中国社会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心灵层面,还缺少相应的开放,相应的改革和相应的满足。OK,赚钱可以在经济上满足社会民众的一般需求,但是全社会处于一种心灵、情感、价值观的转型时期。旧的走了,新的没到,他就空虚,他就迷茫,他就失落,然后呢他就烦恼,不安。这就是现在中国的基本状况。

我想媒体在这个里面有及其重要的角色。中国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已经诞生了,但还是没有被认同,媒体在这里面就应该起到一个推波助澜,传播信息的作用。我觉得电视人有非常多的对社会做贡献,同时让自己的事业异军突起的机会。电视给社会提供视觉的快乐,心灵的慰籍,甚至是欲望的满足,反过来电视也能获得市场的回报。

《节目》:中国现在的就业压力非常大,职场竞争也不断的加剧。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中国目前的职场节目在增加。你对这一类节目有什么评价,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徐小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像《绝对挑战》播了一年多,我就在最初的两个节目上去过,为此经常被人认出来,可见这个节目的影响力。我自己每周做一个节目,而且是全国二十几个省台联播,都没有这个节目的影响力大。

职场节目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因为中国大学生也就是最近两年才感到了求职的艰难,竞争的激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我倒是觉得很多职场节目应该深入人心,直面严酷的人生,应该揭示复杂的心态。对于低端创业者,我们应该更多的写他们人生的绝境,家庭的困境,父母子女的绝望,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他们渴望发财致富,走出困境的那么一种心态。我们甚至可以揭示这些人的观念、素质、心理问题。这样的话节目就好看了。

所以中国职场节目的出现是毫无疑问的一个好现象,但是这些节目都面临着一个不断改版,不断面临新创意的问题。我觉得玩形式玩多了以后,形式就那么多,而人性是无穷无尽的,无限丰富和宽广。那么答案在哪里呢?我现在为制作人贡献我的观念,就是更多的深入到这些求职的、竞争的、贫穷的、想发财的人的心灵深处,去揭示人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样的节目一定好看。

《节目》:你对中国的学生是非常了解的,那么对于学生这么一个人群来讲,你觉得他们需要从职场节目中获得什么?

徐小平:中国整个的就业心态还没调整到位。学历为什么,留学为什么,考硕读博为什么?这些问题没解决清楚。从实用社会学的角度,教育是为了让人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明确这个定位了,那好,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就应该教育他们怎么面对职场。美国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就有一个职业日,这一天会有某个职业的人来和他们交流。我是消防队员,我干吗;我是医生,我做什么;我需要怎样的教育,我挣多少钱,我做什么有益的工作等等。咱们也可以做这么一个节目,老说365行,每天一期,每次15分钟,这个节目就可以做一年。这个节目既传播了资讯,又传播了观念,一个好节目的创意诞生了!

我觉得中国大学生需要的东西,就是就业价值观。中国的就业文化整体非常非常落后,整个民族不知道教育的目的,不知道怎么让孩子成为自信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人。媒体能够做的就是转变观念,提供信息。所以我是看好媒体的,但是要带有思想性。对不起啊,这个可能搞电视的不喜欢,要带有引导性,因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在美国你没必要和他讲刚才讲的东西,就像你没有必要到丰田汽车公司去告诉他们怎么造汽车。说到底,电视在传播就业文化方面能够起到的传播和引导作用,实际上是无以伦比的。

《节目》:电视人遇到职业发展瓶颈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徐小平:我觉得是这样,很多人一定会被淘汰,大浪淘沙是无情的。但是有一种人始终不会被淘汰,就是那些率先和西方媒体接轨的人。这么多年来,我认识一些朋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把国外的节目带回来观摩,来研究。这些向世界媒体虚心学习的人能够避免被淘汰的命运。被淘汰这种事情天天在发生,解决方式就是向西方学习。

中国电视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准备好更新自己,给自己更新知识,更新思路,让自己多知道几个电视形态,多看懂几个美国的电视节目,对不对。很多人在职业上出现郁闷的时候,靠空想出一个节目其实不一定行。

在目前的体制下,中国的电视工作者自己也忙不过来,大部分人不懂英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电视人如何避免被淘汰的命运,怎么打开一扇向电视王国学习的通道?培训是答案。新东方为什么这么成功,去年一年来了70多万人,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培训。不幸的是我们不懂电视,我们也不懂媒体,所以我们在这块没有去做。中国至今为止并没有出现电视媒体的巨无霸。我想社会在呼唤着,等待着电视培训的一个新东方出现。

推荐访问:指南 媒体 人生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