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的困惑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改革已逐步深入人心。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也就是我们几年来对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有些因素直接制约着课改的发展,在我们农村偏远山区更是如此,即农村艺术教育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新课程改革至今停滞不前。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艺术 困惑 发展

新课程改革现阶段已全面实施了,使基础教育变得格外充满活力,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可喜局面。学校新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城里的一些学校,已经享受到了课改带来的许多好处。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农村中小学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和挑战。由于在经济、思想观念及资源条件等诸方面的差异,导致城乡艺术教育教学在方式与效果上的差距,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城镇艺术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农村艺术教育却存在着长期落后、止步不前的状况。几年来,通过对农村艺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越来越有一种强烈意识,那就是搞好农村艺术教育,带动农村学校的各种教育,减少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希望我们广大教育者能够引起思考和关注,共同为我们的农村艺术教育献言献策,让广大农村孩子的心灵同样受到艺术的熏陶。

一、艺术课新旧课程标准的背景

过去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动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及各种技能的培养。像美术课就只有素描、色彩,素描就是静物、石膏、人像这样一个固定的过程。而音乐就是简单的识谱、唱歌等。这种被动的教学形式大多还没有条件上或挪作他用。故旧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学生几乎享受不到艺术的熏陶,导致的最终结果当然是学生面对枯燥的数理化知识,缺乏艺术的创新,形成高分低能的状态,在这种情景下,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提倡了人文意识和创新意识,它的价值体系中明确要求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而艺术课教学过程中的情趣,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性,提供了创造活动的最适宜的环境。通过艺术课程培养的人文和创造精神,将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农村艺术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困惑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还没有它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艺术课,有的学校甚至无教师、无教材、无作业、无考核、无检查。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艺术教育的思想和现象广泛存在,艺术教学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艺术课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依然陈旧,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农村的艺术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剖析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落后。

农村学生家长及部分管理者、教师的人才观和育人理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围绕考试转是其主要特点。他们的观念中总认为“少搞点名堂,多做点作业,背点书,考好成绩”那才是最重要的。艺术课充其量不过是点缀而已。学生迫于升学压力,无暇顾及,教师上课也十分被动。

2.管理上的漏洞。

在农村学校中由于校级管理者对于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艺术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很难拿出一套完整合理的艺术教学质量考核的办法,因而对于艺术教学工作无法评价,无从奖惩。也导致部分艺术教师上课缺少压力,没有动力,教学行为不积极。

3.农村学生的适应性落后。

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学生同城市学生相比,接触新鲜事物、获取社会知识的渠道明显地窄得多。他们见识面少、胆子小、基础差,适应不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

4.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办学投入落后。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改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施的一个前提就是现代化教学的硬件。现在在教育教学实践上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器材设备,绝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一件艺术课硬件方面的教学器材和设备。而农村学校的经费十分短缺,办学投入非常少,对于艺术课程等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学生也买不起学习用具,教学操作起来难度大。

5.课程资源和师资落后。

现代课程资源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而校外课程资源在农村学校极为有限。这种不足给农村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也限制了艺术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另一方面艺术方面的师资也相当缺乏,艺术课通常是其他课程的搭载,甚至完全被打入冷宫。

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挑战,要促进农村艺术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我认为应走特色之路。只要对农村的艺术教育工作的冷静性有重新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主动担负起农村艺术教育的重任,充分挖掘农村艺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农村教育的特点大胆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变劣势为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艺术教育的新路子。

1.重视舆论宣传,更改教育观念。

全方位的舆论宣传使人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更是服务经济发展,面对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宣传现代教育理论是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2.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

农村基础条件差,硬件不硬,但可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争取进步,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把握课改的方向,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践新课程改革。同时及时收集、处理课改信息,研究实施课改的正确目标。

②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现在农村学校硬件配套少,就更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如微机室,可采取相互结合的办法就可解决课内的设计内容,此可谓一举两得。合理开设校本课程,也应该有农村自己的优势。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如秀美的山村,农村的乡风习俗即可成为特有的资源。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感受和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3.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行之有效最关键的一点,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容易操作的评价体系。现今高考、中考的指挥棒的方向实际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评价体系不改,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只能“望书兴叹”,更不敢放开手脚去按照新课程标准去组织实施教学。

4.实施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式。

艺术课的教学应用从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化为综合化的实施,即艺术教学综合化,如可将美术、音乐、戏剧、舞蹈、体育甚至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综合在一块。从目标、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结合,这样艺术教学就会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学生很容易从中体验艺术的审美。学校要注重提高艺术课教师的地位,加强艺术课教师的培养,作为艺术课的教师则更应大胆实践,积极探究艺术综合教学的途径、方法。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理念,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也是艺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因此在特色化艺术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在各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比较、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

现实是困难的,应对现实的挑战,是摆在农村学校及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开展农村特色化艺术教学,发展农村艺术教育,是需要广大农村艺术教师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的课题,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

推荐访问:现阶段 农村中小学 困惑 艺术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