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Malmquist,的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效率研究

◎闫 佩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郑州 450000)

在世界旅游行业兴起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时代命题。2018 年,文化和旅游部的正式组建,确立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文旅融合”成为当下热点。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诞生和形成的中心,八大古都一半坐落于河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从这里走向世界,六项世界遗产集合人类智慧,成为世界共有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迫切需要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率先复兴。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强调:推动文化旅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域深度融合,加快将河南建设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现有国内外文献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旅游概念的辨析,文化旅游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提出,他认为文化旅游既包含旅游的各个方面,同时又以文化为关键[1]。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2-3],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是2009 年原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说法。二是对文化旅游融合的探讨,张海燕和王忠云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4],傅才武梳理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逻辑[5]。三是对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评价,如Torre 的研究以澳大利亚某社区举办的展览为例,使用支出乘数或成本效益分析估计文化旅游活动的经济收益[6]。近年来学界致力于完善文化旅游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引入多学科理论分析其空间形态[7]及时空特征[8],基于耦合协调模型[9]、DEA 模型[10]等方法评价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河南省作为文旅大省,目前对其文旅产业的发展效率研究较少,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比前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论述,选用DEAMalmquist 模型对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有助于河南省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DEA-BBC 模型

DEA 模型全称为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该模型是一种基于前沿面的线性规划评价方法,通过投入产出比,对同质决策单元(DMU)进行相对效率评价。该模型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 和 Rhode 提出并发表,目前已广泛运用到各领域的研究中[11]。其优越性主要在于: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
每个投入和产出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单位来度量;
投入和产出不需要以明确的函数形式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笔者采用时间序列DEA-BBC 模型,该模型假设规模报酬可变,将综合技术效率(TE)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即:TE=PTE*SE。纯技术效率是指仅依靠现有技术水平所发挥的作用,规模效率是指资源的投入量满足发展需求的程度。通过拆解分析两者的得分,发现决策单元在发展中可提升的短板并及时改进。研究将年份视为DMU 对收集到的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效率测算,探讨2011-2020 年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的效率。具体表达公式如下:

其中Xj=(x1j,x2j,…,xmj)T,Yj=(y1j,y2j,…,ymj)T。xij(i=1,2,…,m)表示第j 个年份的第i 个要素投入的数量,yrj(r=1,2,…,s)表示第 j 个年份的第 r种产出的数量,λ 表示相对应的权重向量。

(二)Malmquist 指数模型

由于不同年份的效率计算是基于当年的生产要素情况建立的前沿面,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使用Malmquist 全要素生产力指数评价河南省文旅产业的动态发展效率。Malmquist 指数可分为技术变动(TC)和技术效率变动(EC),即M=TC*EC[12]。技术变动即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前沿面向前移动,若 TC>1,代表技术进步;
TC<1,则代表技术倒退。技术效率变动表征当年经营方式的优劣与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当EC>1,代表当年技术效率有所提升,潜在生产力提高;
EC<1,代表当年技术效率出现下滑,潜在生产力降低。技术效率变动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和规模效率变化(Sech),即 EC=Pech*Sech[13]。具体公式如下: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文旅产业的界定及统计口径没有予以明确,对文旅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笔者主要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14-16],同时结合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来选定合适的投入产出要素。根据DEA 模型的基本规则最终选取了5 个投入指标、1 个产出指标,确立了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表

劳动力[17]、资本[18]以及资源[19]被视为是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生产要素。劳动力指标通常以“雇员人数”表示,然而旅游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领域,囿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及有效性,笔者以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指标[20]。资本指标主要包括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中人员工资往往占比较高,与劳动力投入要素重叠,不做重复选取,同时为了避免固定资产的重复计算,以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产业主要包括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体育等。考虑到文化旅游的文化性特点,资源投入指标分别为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个数。产出指标方面,笔者只考虑经济功能的实现程度,因此选择旅游总收入作为产出指标。

笔者所使用的数据均参考河南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2011—2020 年《河南省统计公报》及《河南省统计年鉴》。

(一)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效率静态分析

使用DEAP2.1 软件对数据进行测算,得出的河南省2011—2020 年文旅产业的静态发展效率及规模报酬状态结果见表2,时序图见图1。

表2 河南省2011- 2020 年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测算结果表

图1 2011- 2020 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效率分解时序图

从均值上看,2011—2020 年河南省文旅产业综合效率为0.889,其中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49,规模效率均值为0.933,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的均值相对规模效率略高。总体而言,河南省的文旅产业发展效率较好,但距离最优状态仍有提升的空间。经历两个五年规划,河南省的文旅产业得到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纯技术效率在5 个年份达到有效水平,占总年份的50%。规模效率有3 个年份达到有效水平,占10 个年份的30%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在相同样本量的情况下,标准偏差越高说明数据波动越大。在本研究的结果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3 和0.122,表明纯技术效率相较于规模效率更稳定。

从综合效率来看,2011-2020 年综合效率有效的年份数为3,占总样本数的30%,综合效率值<1,未达到有效水平的年份数为7,占总样本数的70%。2011 年及2012 年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均为1,说明在这两个年份中,现有技术条件及生产规模得以充分利用,效率相对有效。规模报酬固定说明该年度的投入情况下,产出量已达到饱和,无法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来增加产出。自2013 年,综合效率在1 以下波动上升,在2019 年各项效率均有效,2020 年由于疫情的原因,综合效率为10 年间最低水平,仅为0.5。从分解效率来看,2014—2017 年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处于无效状态,且纯技术效率低于同时期的规模效率,二者呈相反趋势发展。这说明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贡献在增长,而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贡献在降低,由于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规模效率的增长率在不断增加。从长远看,改进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要素配置仍是提升综合效率水平的主要路径。2018 年及2019 年纯技术效率重新回归有效状态,说明管理模式及资源配置有所优化。2020 年在疫情影响下规模效率出现断崖式下跌,导致综合效率低下。

(二)河南省文旅产业动态发展效率

河南省2011—2020 年文旅产业动态发展效率Malmquist 指数及其分解结果如表3 所示。整体均值水平为0.937,其中2020 年的生产力指数严重拉低了这10 年的生产力指数均值,也印证了文旅产业对人员流动的依赖。该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变化带来的效应贡献较小,表明技术在这段时期没有创新,甚至有落后的迹象。说明2011 年以来,河南省文化旅游行业规模虽然有所扩大,但整体产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

表3 2011- 2020 年河南省文旅产业动态发展效率Malmquist 指数及分解表

2011—2020 年河南省文旅产业全要素指数变动及分解如图2 所示。全要素指数的波动与技术效率变动的趋势较为一致,而技术变动指数几乎没有明显的波动。技术变动指数是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可以说,技术创新不足严重制约了河南省文旅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过于依赖技术效率变动。

在设计匹配网络之前,根据频率间隔和功率大小,做好设计规划工作,共塔频率之间的频率比原理上不得小于1.1,实际上最好不要小于1.5,否则很难做到理想的匹配网络。一个理想的天调网路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匹配状态良好,驻波比小于1.1,带宽足够大。

图2 2011- 2020 年河南省文旅产业全要素指数变动及分解时序图

技术效率变化反映管理水平的高低,从图3可知,2011—2020 年间,河南省文旅产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主要贡献来自规模效率的变化。对比图中折线趋势发现,2013 年规模效率变动和纯技术效率变动呈现出了相反的变动趋势,说明河南省文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与规模没有得到平衡发展,前期规模没有跟上技术的进步,2013 年规模扩大后,出现了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不匹配的情况。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文化旅游项目投入持续加大,但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紧缺,文化旅游管理技术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效率的提升。

图3 2011—2020 年河南省文旅产业技术效率变动分解时序

(一)结论

笔者通过DEA-BBC 模型及Malmquist 指数,选取河南省2011—2020 年文旅产业相关投入产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静态效率及动态效率的测算及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从静态发展效率来看,2011—2020 年十年间河南省文旅产业整体综合效率仍有待提高,除2011 年及2012 年规模与技术相匹配效率相对有效外,自2013 年开始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进步未能跟上规模的发展,2020 年受疫情影响规模效率大幅下降,综合效率为十年最低。2)从动态Malmquist 指数来看,河南省文旅产业全要素变动指数小幅波动上升,自2016 年开始上升至1,进入有效阶段,2020 年由于疫情原因人员流动受到限制,指数出现大幅下跌。

(二)对策建议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2025 年底河南省旅游业综合贡献占生产总值比重要超过1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文旅文创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因此对文旅产业发展效率的测算成为考量其经济贡献的必然手段。根据笔者研究结果,针对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 深化文旅产业改革,释放文旅产业新活力

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产业体制模式。《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破解阻碍文旅产业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最大程度激发文旅战线各类主体创意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文旅融合是河南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的机遇,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找到切入点更要找到创新点,激活并释放文旅产业的活力,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2. 统筹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的协同发展

文旅产业的文化内涵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其连带作用对关联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根植中原传统文化,引入省市重点文旅产业项目,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数字技术、数据创新等手段,打造一批中华文化超级IP 矩阵,培育特色文旅产业集群,助力文旅产业稳定快速发展。

3. 精细化管理,提升游客体验

随着文旅产业规模的扩大及智慧服务的普及,文旅产业作为服务行业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游客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文旅产业消费升级,服务要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精细化,为游客提供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空间,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的体验需求。

猜你喜欢文旅河南省规模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5期)2022-06-05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2年5期)2022-06-05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2年6期)2022-06-05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2年4期)2022-04-26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规模之殇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文旅照明的兴起照明工程学报(2018年1期)2018-03-19

推荐访问:河南省 产业发展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