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要踏实做人,用明德修身

今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七十周年,我作为文艺界的政协委员,有幸参加了十二年的全国政协会。每年的大会都让我记忆犹新,尤其是今年的十三届二次会议,无论是汪洋主席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还是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让我感到收获满满,信心满满。特别是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们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觉得重托在心,使命在肩,讴歌人民,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持”,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既是对文艺界、社科界委员们的殷切期望,也是赋予我们两个界别乃至两个行业的使命担当。几天来,我一直在研读、思考这“四个坚持”,我体会,身为文艺工作者要做到这“四个坚持”,首先要做明德之人,才有可能创作出有明德内涵的艺术之作,才有可能以明德之作引领时代风尚。也就是说,你做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你会干什么样的事。

说到做人,近两年来,网络上有个新名词,叫“人设”。“人设”一词,其实是动画设计的一句专业术语,是指在设计某个动画人物时,需要对他的形象进行规划设定和造型设计。如今,“人设”一词被媒体拉进了演艺界、娱乐圈,应用到了某些演员身上。这里所提到的“人设”,就变成了对真人的人物设定。由于演艺界、娱乐圈的明星众多,如何让一个普通从艺者脱颖而出,迅速变成明星大腕呢?演艺和影视公司就开始施展造星手段了,手段很简单,其实就是包装,方法跟动画造型设计差不多,公司有意识地把他们规划、设计、包装成一个个特点鲜明的人,让他们在受众中呈现出一种或可爱可亲、或吃货卖萌、或大众情人等具有鲜明符号的生活形象,促使粉丝们对他们倍加关注与点赞,新媒体称之为“圈粉儿”。在人为造“设”的过程中,有些演艺和影视公司不乏采取欺骗手段,诸如编造虚假信息、雇佣水军点赞、购买流量圈粉等,最终达到“造星”目的。人设的名字都很好听,比如说,“好丈夫”“老儒家”“专家学者”“好儿子”“好爸爸”等,在演员名字后面加的这些词汇,就是演艺和影视公司对演员的形象设定,也就是演员们在观众和媒体上建立起来的“人设”。一旦这个演员在生活中的行为违背了当初设定的人物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就被称之为“人设”崩塌。

从我到本次政协会驻地报到的第一天开始,就有记者一直追问我“你对演员人设怎么看”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什么“人设”也没有做人重要,不管做什么,首先先做人。做人的最基本点就是实实在在。“人设”不是靠虚假的粉丝流量刷出来的,“人设”不是靠虚假的宣传粉饰出来的,“人设”不是靠买收视率数据造假堆砌起来的,“人设”不是靠雇佣水军点击率造假点出来的,简言之,真正的“人设”根本不是靠以上的“如此包装”包出来的。这样搭建起来的“人设”是空中楼阁,而不接地气的“人设”早晚要崩塌。做人不到位,啥设都白费,早晚要崩塌,造假你累不累。作为文藝工作者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做人开始,从最基础做起,修为道德情操,培育文化素养,追求德艺双馨,树立远大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以明德引领风尚的基本素质,然后在从艺过程中发挥专业技能,紧扣时代脉搏,敞开胸怀拥抱人民,用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搞创作,用“老黄牛”的倔强深耕细作出精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雅,持之以恒,守正创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推荐访问:明德 文艺工作者 修身 踏实 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