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构想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发展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证券市场上违规操作、信用违约不断发生,风险管理日益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重点。通过梳理证券公司潜在风险因素以及现行证券业风险监管评价体系,对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框架形成四个维度的构想。

【关键词】潜在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

引言: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使得证券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增大,制度体系落后于市场发展的潛在需求,内部和风险控制问题不断突出展现,已经不能满足证券公司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强烈内在需要。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水平、资本结构及风险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证券公司潜在风险因素分析

2018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633亿元和人民币624亿元(母公司财务报表口径,下同),较2017年分别下滑了16%和44%;资产规模方面,2018年131家证券公司资产总额人民币6.3万亿元,较2017年全年增加2%;净资产人民币1.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收入结构方面,2018年证券公司各业务条线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整体结构与上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自营业务全年实现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合计)人民币867亿元,较2017年相比减少了15%,但仍保持了最大收入来源。经纪业务收入较上年下降22%,主要受市场交易量和佣金费率持续下滑影响。股权融资规模下降致使投行业务的收入亦下降28%。在去通道、限杠杆和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等一系列资管新规的要求下,资管业务收入占比较上一年略有上升,但绝对额下降约11%。根据历史经营业绩,证券经营机构主要业务盈利情况均与证券市场竞争程度和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存在因行业创新、竞争加剧、市场周期性变化等因素造成的盈利大幅波动等诸多潜在风险。

(一)经纪业务潜在风险因素

证券经纪业务主要面临市场交易量波动和交易佣金率变化的风险,自2016年以来,经纪业务受到交易量下滑和佣金率下降的影响,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直线下降;与此同时,网点数量增加、非现场开户快速发展以及“一人一户”限制放开等行业管制放松带来的市场变化,也将对经纪业务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如不能有效应对,可能引致经营风险。

(二)自营业务潜在风险因素

自营业务涉及的各类投资品种存在自身特有的风险,如股票可能面临因重大不利事件导致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权益性投资可能因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导致相应的风险;债券可能面临发行主体违约或信用评级下降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甚至无法兑付的风险。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投资者缺乏足够的对冲机制和风险管理手段,市场波动较大,系统性风险较高。证券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亦可能遭受因证券投资品种及交易对手选择不当、证券买卖时机把握不准、资产配置不合理等决策失误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甚至损失投资本金风险。

(三)投行业务潜在风险因素

资本市场整体的不稳定和波动,将直接影响证券市场融资意愿、发行规模、承销费率等,进而对投资银行业务产生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监管政策不断趋严,对新股发行市场及传统投资银行盈利模式带来一定冲击,如果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可能导致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得公司面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和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

作为证券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或新三板业务主办券商,在执业过程中,如果出现因尽职调查未能勤勉尽责、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持续督导工作不到位,以及发行人或其他发行当事人的不当行为,而被监管部门采取行政处罚或监管措施,将对公司的声誉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证券公司在以余额包销等方式开展股票、债券承销业务时,若因对发行人前景和市场系统性风险判断出现偏差或发行方案本身设计不合理,导致股票发行价格或债券的利率和期限设计不符合投资者的需求,或出现对市场走势判断失误、发行时机掌握不当等情形,公司将可能承担因发行失败或者大比例包销而产生财务损失的风险。

(四)信用交易潜在风险因素

若证券公司未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拓展优质客户,或者资金储备不足,可能存在证券信用交易业务萎缩,收入下降风险;同时因质押担保物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导致质押证券平仓后所得资金不足偿还融资欠款的市场风险;因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由于其信用评级、履约能力变化而遭受损失的信用风险;对客户信用账户进行强行平仓引起的法律纠纷风险;内控制度建设未能跟随业务变化及时调整导致内控制度存在缺陷的制度风险等,证券公司将面临业绩下滑或相关资产遭受损失的影响。

(五)资产管理业务潜在风险因素

证券公司为投资者提供的资产管理产品可能会由于市场波动或自身投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无法达到预期收益,从而对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乃至业务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部分资产管理计划的劣后级份额,会增大公司的风险敞口,公司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将有所降低甚至遭受本金投资损失。如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其他投资标的出现损失,公司可能面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者集中要求赎回资产管理计划份额,从而使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以及使用自有资金弥补该等损失而造成的风险。

此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还面临来自其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以及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类似产品的激烈竞争。若公司不能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投资绩效、客户服务等方面保持竞争力,提供的产品线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则公司资管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将会受到制约。

(六)创新业务潜在风险因素

证券创新业务是证券公司经营业绩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必备条件。鉴于创新业务本身具有超前性和不确定性,且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成熟度有待提高,因此公司在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因业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配套设施和相关制度等不能与创新业务相匹配而引发的经营风险和信誉损害。同时,如果公司对创新业务的风险认识不全面、风险估计不足、创新业务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以及创新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创新业务可能会给公司造成非预期损失。

二、现行风险防范与监管框架

根据2017年7月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修订版,证券公司分类是以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合规状况,按照规定评价和确定证券公司的类别,分5大类11个级别。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主要根据资本充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客户权益保护、信息披露等6类评价指标,体现证券公司对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及操作风险等管理能力(见表1);证券公司市场竞争力主要根据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证券公司持续合规状况主要根据司法机关采取的刑事处罚措施,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监管措施及证券期货行业自律组织纪律处分、自律监管措施的情况进行评价。

2018年以来,随着市场波动和股价下行,信用风险成为券商的重点关注领域。股票质押业务风险逐步加大,债市波动和信用风险事件持续暴露,信用风险化解和相关风险资产处置成为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课题。尽管证监会、证券业协会对信用风险资本准备、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机制等提出了相应要求,但是,行业也暴露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不统一,尚未形成完整的方法论和管理体系,各家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程度不一、管理能力存在差距。2019年7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对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做出行业指导。至此,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渐趋完善。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体制框架的设想

健全的风险管理架构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根基。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其自身现实条件和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明确清晰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证券公司除了需要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风险管理部门之间层级合理的管理组织架构外,同时还需建立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三道风险管理防线,分别实施事前风险防范、事中监督监控与事后评价审核工作。此外,在风险控制管理过程中风险前置应予以重视。风控不应仅仅作用于最后的审核端,更应将风险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包括产品设计、引入、销售、交易管理等各业务环节,从最早接触客户、业务(产品)开始做好尽调与风险侦查,通过全面、多维度的搜集信息,有效识别、评估、监测各类风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将风险控制在源头。

完备的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也是核心要点。风险管理基础设施既包括对风险数据的管理亦包含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国际投行相比国内机构在风险管理数据和系统建设方面还不够重视,国内证券公司应建设与其业务发展程度和风险偏好、风险指标体系相适应的风险计量模型,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执行管理、实施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条件和数据基础,有效计量、监控和报告公司整体风险及各业务、各部门风险。在自身风险偏好框架和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基础上,系统评估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确保在压力情景下的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完善风险处置及应对机制,从被动的揭示风险转向主动的风险管理和对冲。

强大的风险文化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精神灵魂。风险文化是企业文化和行为规范在风险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风险管理的执行纲领。风险文化需提升到企业文化高度来重视,将公司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原则用于指导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培训评估计划,对各层级和各岗位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教育;通过风险管理绩效鼓励员工就业务开展和产品设计等工作是否符合风险政策进行交流研讨,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员工日常工作内容中,建立“人人都是公司风险管理者”的风险文化。

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是传统风险管理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基于大数据识别、抓取、分析技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数据中心,为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效處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提供数据基础管理平台;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建立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挖掘企业经营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模式,分析优质企业经营状况共性,实现个性化征信和企业资质的有效分层,为甄别高风险客户、进行风险定价以及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基于区块链多点存储、“时间戳”等技术创新探索其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在关键业务环节设置监控探针,形成追溯机制,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天风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EB/OL].东方财富网数据中心,2018-09-14.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修订)[EB/OL].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2017-07-06.

[3]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起草说明[EB/OL].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2019-07-15.

[4]李玮.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N].中国证券报,2019-06-05(A03).

[5]常新功.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N].南方日报,2016-05-13(A05).

作者简介:景勇淇(1993-),男,汉族,甘肃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兰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普惠金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推荐访问:证券公司 构想 风险防范 完善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