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西游记》中的韵文

摘 要: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一般穿插大量韵文。《西游记》的韵文更是数不胜数,是我国古典小说中韵文数量较多的一部小说。本文主要以《西游记》中人物自叙和打斗场面的韵文为例,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西游记》;韵文;人物自叙;打斗场面

作者简介:张彦红(1986-)汉族,籍贯:河南驻马店,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02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在行文中穿插大量韵文。《西游记》1与我国其他古典小说一样,里面也有大量的韵文,其中《西游记》是最多的,将韵文与小说内容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传统,本文着重分析《西游记》中人物自叙与打斗场面的韵文在行文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西游记》中人物众多,玉帝众仙、佛主众僧、人间帝王及百姓,还有西天路上的妖魔鬼怪,在人物初次相见,或是战斗之前,都有一个面对他人问话,自我答叙的场面,这些场面在《西游记》中有很多,有些是人物对自己的夸耀,有的是对自己所持宝物的夸耀。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自叙是最多的,如第十七回,孙悟空向黑熊精自夸道:“我儿子,你站稳着,仔细听了!我: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三年无漏成仙体,刀砍锤敲不得坏,又教雷打火来烧。老孙其实有手段,全然不怕半分毫。送在老君炉里炼,六丁神火慢煎熬。日满开炉我跳出,手持铁棒绕天跑。纵横到处无遮挡,三十三天闹一遭。我佛如来施法力,五行山压老孙腰。整整压该五百载,幸逢三藏出唐朝。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韵文一共六十四句,叙述孙悟空从出生到学仙修道,从初次上天到大闹天宫最后被压倒五行山下的英雄事迹。悟空非常热衷于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光荣历史,在《西游记》中,除了孙悟空向黑熊精介绍自己那次,在其他回目中,如第三十五回、第五十二、第六十三回、第六十七回、第七十一回、第八十六回等,都有孙悟空的自叙韵文,这些唱词都是以七言为主,韵文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只有个别的韵文有些许不同,如第三十五回“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与第六十三回“老孙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间水帘洞”,内容就基本相同。

虽然在内容上变化不大,但每次唱词都有其作用。第十七回孙悟空的自叙是他拜唐僧为师,从五行山解脱后的第一次扬眉吐气的唱诵,并且不改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自负,“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态度何等的狂,语气何等的傲,在这狂傲之中显出孙悟空的自信与乐观,同时也在心理使黑熊精受挫。面对妖怪,悟空摆出的是一副自高自大的气势,而在面对凡人的质疑时,孙悟空的语气则要弱一些,如第六十七回,老者看悟空“骨挝脸,磕额头,塌鼻子,凹颉腮,毛眼毛睛,痨病鬼,不知高低,尖着个嘴,”认为他其貌不扬,看不起他,悟空则向老者介绍自己的本领,老者听了孙悟空这番叙述,忙把他们请进屋,侧面讥讽了世人的以貌取人。同时在情节结构上,为下文的孙悟空捉妖做铺垫。第十九回猪八戒的自叙与第二十二回沙僧的自叙,有一点小小的自豪,但却没有孙悟空那样的自大,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猪八戒的自叙中,说自己“贪欢爱懒,一生混沌,乱性迷心”,从这些叙述中可知八戒好吃懒做的性格,而且后面的故事发展过程中,非常突出的显示出了八戒的这种性格特点;沙僧说自己“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可见沙僧对于所追求的事情,是锲而不舍的,沙僧在西行路上默默做事情,是取经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西游记》中用韵文描写的战斗场面是最多的,大部分回目都有打斗描写,如第四回孙悟空与哪吒:

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那一个蒙差来下界,这一个欺心闹斗牛。斩妖宝剑锋芒快,砍妖刀狠鬼神愁;缚妖索子如飞蟒,降妖大杵似狼头;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苦争数合无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变,百千万亿照头丢。猴王不惧呵呵笑,铁棒翻腾自运筹。以一化千千化万,满空乱舞赛飞虬。唬得各洞妖王都闭户,遍山鬼怪尽藏头。神兵怒气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那壁厢,天丁呐喊人人怕;这壁厢,猴怪摇旗个个忧。发狠两家齐斗勇,不知那个刚强那个柔。

又如第六十一回,悟空与八戒大战牛魔王:

成精豕,作怪牛,兼上偷天得道猴。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元由。钉钯九齿尖还利,宝剑双锋快更柔。铁棒卷舒为主仗,土神助力结丹头。三家刑克相争竞,各展雄才要运筹。捉牛耕地金钱长,唤豕归炉木气收。心不在焉何作道,神常守舍要拴猴。胡乱嚷,苦相求,三般兵刃响搜搜。钯筑剑伤无好意,金箍棒起有因由。只杀得星不光兮月不皎,一天寒雾黑悠悠!

这两段韵文在叙事套路上非常相似,文中有大量描写战斗场面的韵文都是使用这样的套路,对于现代读者来说,看多生厌,或是直接跳过不读,这固然说明韵文不被现代读者接受,或者说韵文在文中的作用不大,但不能就此说这些韵文没有用处。细细读这些韵文,会发现这些韵文语言生动活泼,真实可感,就如同这些人在你的面前真的打斗一样,感受战斗激烈状况,并且可以看出战斗双方孰优孰劣,如第六回,悟空与木叉战斗:“棍虽对棍铁各异,兵纵交兵人不同。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徒弟正元龙。浑铁棍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这个的阵手棍,万千凶,绕腰贯索疾如风;那个的夹枪棒,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驼鼎冬冬。万员天将团团绕,一洞妖猴簇簇丛。怪雾愁云漫地府,狼烟煞气射天宫。昨朝混战还犹可,今日争持更又凶。堪羡猴王真本事,木叉复败又逃生。”

木叉不敌悟空,战败而逃。又如第十七回,黑熊与悟空的战斗:“如意棒,黑缨枪,二人洞口逞刚强。分心劈脸刺,着臂照头伤。这个横丢阴棍手,那个直拈急三枪。白虎爬山来探爪,黄龙卧道转身忙。喷彩雾,吐毫光,两个妖仙不可量:一个是修正齐天圣,一个是成精黑大王。这场山里相争处,只为袈裟各不良。”这里不仅写了二人战斗的激烈程度,还写了战斗缘由。

人物的自我叙述与战斗描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程式化的讲唱方式,这与民间说唱文学的唱词方式基本相似,下面我们将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一是宋元讲史话本的影响。

《西游记》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经的故事,从开始演化成民间说书内容到变成小说历经七百多年。玄奘从天竺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玄奘死后,他的弟子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代末年,唐僧故事已经在说书场上讲述,到南宋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确定了《西游记》故事的框架,把唐僧取经史实演化为神魔小说。元代到明代初年有许多《西游记》话本小说及戏剧,金院本《唐三藏》、元剧《唐三藏西天取经》、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吴承恩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小说《西游记》。因此小说《西游记》的成书是漫长而复杂的,受多种文艺形式的影响,小说保留了变文、话本的特点,形成了韵散结合的形式。

二与贵真求实的史传传统有关。

我国史学发达,尊史意识极强。史学的突出特点是求真、务实、忌虚妄。中国古典小说从史传文学发展而来,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内容真假的要求上,都与史书极为相近,特别是在在明代还引发过历史小说贵真与贵幻的激烈论争,整个小说领域也波及其中。以修髯子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羽翼信史而不违”; 以熊大木为先锋的一派强调“用广发挥”,激烈的争论使小说写作中的两难之中:既不能降低艺术水平而失去读者,又不会被冠上诲淫诲盗的罪名,为了讨好两面,便采用韵散结合的方式,在散文上叙述情节,在韵文上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同时与历史事件相衔接,确定其真实性。《西游记》虽然不是历史小说,但不免要使人相信实有其事。

三是与诗歌在我国的传统地位有关。

在中国古代,诗歌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先秦时期,中国的艺术作品主要以诗歌为主,如《诗经》、《楚辞》,到了晚清,中国人仍把诗歌放在很高位置,而小说不过是末技,从而可看出我国诗教传统的源远流长。如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说,强调诗的教化作用。中国虽然是个崇尚诗歌的国家,但是叙事诗不发达,主要是以抒情诗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诗言志”已经是古人的共识,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曾断定:“文之善达性情者,无如诗。三百篇之可以兴人者,惟其发于中情,自然而然之故也。”2因此,中国古代小说不可能不受诗歌长于抒情和议论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出现如此多的人物自叙与打斗场面的韵文。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要求,也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贵真求实的文化传统,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有关,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韵文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冯梦龙.太霞新奏[M].俞为民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推荐访问:西游记 韵文 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