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梦境的审美价值与研究视角

梦作为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大量的民族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原始人的梦魂观念发展为梦兆迷信,再转化为占梦术,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小说,无一书不说梦”,而中国古典小说是从史传与志怪发展起来的,因而可以说整个古代的叙事文学受梦意象、梦文化浸染颇深。既然梦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梦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地探讨。本文就以位居“四大奇书”之首的《三国演义》中的梦境为例,从梦意识的独特角度,去了解梦境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探索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

一、《三国演义》梦境的审美价值

首先,具有极强的文学价值。梦是人的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梦在小说中常常以人物活动的一种情节而出现。《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之梦,对人物之梦的分析,也是对作者为人物安排白日梦的分析,是对作者创作动机、手法和小说情节、故事结构的深入分析。同时,梦也是人的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梦在小说中又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出现的。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梦境分析,探求梦作为小说的一种表现手法、作为叙事结构或者描写人物的手段对形成这部巨著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再者,《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也是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对该小说中叙梦意象的深入探讨,有助于了解它对其它章回体长篇小说在这方面的影响,并对研究其它章回体长篇小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梦,虽然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这种迷信也是人类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也是人类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而小说中的涉梦情节则是这个部分或这个侧面的一种历史记录。如来自民间那些不成文的梦兆观念和各种占辞中梦见什么预兆什么,绝不是某个人随意的杜撰,而往往反映了一种极其古老的民俗。它还是我们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积淀的产物,梦意象可多方面将人的主观世界外现为神奇多彩的梦象,从中不仅可以窥见我们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可更深刻地了解到人物的心灵活动方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所蕴涵的深层文化意蕴。当然,这种迷信曾经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过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现在并未消声匿迹。对于小说中“关于入睡时入梦得来的景象,作为预兆,这样的情事,不宜轻信,也不可率然鄙弃”。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小说中的这些梦,才能有助于彻底破除占梦迷信。

再者,具备重要的心理研究价值。《三国演义》中加入了许多梦境,自然大多数梦是属于作者的文学描写,但这种文学现象不是毫无根据的,它们是作者根据古代人对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为小说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创造的白日梦,并将这种白日梦以小说中人物真实之梦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梦“反映人物的潜意识活动具有和真实之梦同样的心理学价值”。“梦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是一种“完全正常的”、“有价值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科学证明,梦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外在现实某种刺激而产生的精神现象。因此,梦意象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方式来展示人的情感流程,反映人的内心隐秘,正所谓“梦中见隐衷”。通过对梦内容的分析,解开梦的神秘外衣,可以发现人的潜意识活动,有助于揭示和弄清做梦人(人物)当时的深层心理。另一方面,《三国演义》中涉梦情节也为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思想资料。梦本来就是人在睡眠中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历代占梦家为求得“占而有验”,不能不注意梦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关羽为甘夫人梦刘备掉土坑解梦,庞统为刘备梦神人击右臂之释梦,实际上都是比较有意识地对梦者进行心理分析。即使对人事的占断,有些也是根据心理分析所得出结论。例如:小说中以梦见日、月、雀等入怀的感生梦,梦者的心理一定充满着对生活的乐观、希望、追求、向上的状态以及对子女的大吉大贵的渴望。而小说中刘禅梦锦屏山崩、王甫夜梦见关羽浑身血污、魏延头上生角、曹操梦三马同槽、病中夜梦伏皇后等二十余冤魂索命等,梦者心理则表现出对生活的悲观、失望、忧虑、恐惧的情绪。前一类,卜者一般都占之吉或大吉;后一类一般都占之为凶或不吉,只是释梦者有时为了减轻做梦者的心理压力不愿说出真相而已;由于这种占断符合一般人的心理,梦者对此也觉得合情合理。因此,小说为心理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和生动的范例。

最后,探索科学的参考价值。《三国演义》梦境研究对梦的科学探索,也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或借鉴。小说的作者和相关情节涉及的那些占梦家或解梦者,当然没有,也不可能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梦的秘密。然而,他们为了把梦说圆,以求“占而有验”,不得不注意发梦的原因及其心理机制。这就像占星家为了“占而有验”,不能不注意星象出没的时间、位置和轨道一样。譬如:对做梦者的心理分析,就已超出了迷信的界限;占梦采用的的各种方法,特别是转释和反说的方法,无论占梦家的动机、目的如何,客观上已经接触到梦的隐意和显象的区别。诸如象征法、连类法、类比法、解字法、谐音法等,在弗洛伊德的现代梦说中,都属于潜意识所进行的“梦的工作”。而“反说”的占法,我认为也接触到梦者的心理矛盾及两极变换。弗洛伊德自己曾公开承认,他所讲的梦象的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暗合古人和一般人释梦的意思的”。在古代迷信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绝不能抱以“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态度。而既要看到二者的原则对立,又要看到二者的交错渗透,这才是一种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三国演义》梦境的研究视角现状

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对《三国演义》中的“梦”进行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对《三国演义》中“梦”境和相关情节进行评点。从成书的元末明初至清代,托名钟伯敬批评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托名李贽批评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李渔评阅的《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毛纶、毛宗岗批评的《四大奇书第一种》(以下简称“毛评本”)为主要代表,尤以毛评本见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问世了三种,即:李国文评点本(漓江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沈伯俊评点本(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丘振声回评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评点者或为著名作家,或为《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各具功底,各有所长,为《三国演义》评点带来了新的风貌,新的见解。但总的来说,他们对叙梦情节的评点系只言片语,语言简练,多采用类比或以梦解梦的方式评点,缺乏系统性。二是在著作或论文中对《三国演义》中的“梦”进行评论或研究。这方面研究在古代较少。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文化热”和“三国热”兴起,人们开始开始对《三国演义》中的涉“梦”情节给予了更多关注,研究也引向深入。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在梦象研究上,主要是对《三国演义》中的梦象进行分类,探索其作用。人们根据中国古代关于梦的不同划分标准,对《三国演义》的梦境描写进行分类,并作了类型化和概略性的分析,但未对提到的梦逐一作具体意义阐释。当然,由于《三国演义》中非理性的梦象与我国古代具有神秘色彩的梦文化联系紧密,因此,国外目前对《三国演义》中的“梦”尚无专题研究。

在梦占研究上,人们从预测术的角度对《三国演义》的梦占进行分析,认为《三国演义》中充满“术数”现象,但在实际研究中充满了浓郁的迷信色彩的意味。

在做梦主体研究上,只有极少数研究者开始从潜意识或医学角度进行试验性探索,分析了做梦人当时的深层心理,然而这种分析也只是针对个别梦境而论。

三、《三国演义》梦境的研究新视野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三国演义》梦境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研究者尚处于对少数涉梦情节的浅尝辄止阶段,缺乏系统性和对《三国演义》涉梦情节的整体观照;人们只注重对梦象的占解和臆测,却对产生梦的背景、做梦主体、涉梦情节在整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触及显得相对不够,所以,造成了研究视域的某种偏狭。为此,我们可从从文化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去探寻《三国演义》中的梦境描写,在具体研究中获得弥补上述研究缺陷的某些可能性。

之所以主张从文化角度解释“梦”这一文学现象,是因为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社会、历史和人生;在文学与文化之间,古典文学的潜在蕴含和现代意义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掘;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我们容易变得深刻、深邃和深沉;同时,从心理学角度去阐释文学中人物的梦境,正如荣格所言:“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我们一方面可望用心理研究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形成,另一方面则可望以此揭示使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各种因素”。“在这些小说里,作者并没有对他的人物作过心理学的阐说,因此留下了分析解释的余地。不仅如此,这些作品的表现方式甚至呼吁心理学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解释。”这种双重视野的研究,意在通过传统学问与与现代知识互补、科学解释与迷信说法参证,在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中阐释潜藏在梦境中的文化意蕴和梦在文本中的艺术功用,在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中分析缺乏心理旁白之梦的精彩叙述和人物内心活动,将更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的思想构成及梦在文本中的结构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8jwsk220;重庆三峡学院青年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07-SXXYCHX-05。]

参考文献:

[1]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齐鲁书社出版,1990。

[2]亚里士多德著:《灵魂论及其他》,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9。

[3]冯立鳌:《三国风云人物正解》,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符传孝译,作家出版社,1973。

[5]荣 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1987。

宦书亮: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推荐访问:演义 视角 审美 梦境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