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品梦茶馆》中的文化冲突

摘 要:

当代英国作家贾斯汀•希尔的“中国三部曲”中的成名作小说《品梦茶馆》享誉世界,被翻译成十一国文字全球发行,先后获得多种文学奖项。西方评论界因此认为希尔对中国了解深入,谙熟中国社会与文化,把他称为“中国作家”。在西方评论界大加赞誉的同时,中国读者不难发现其小说中存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本文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大山和方太太的分析以及对葬礼、古尸等一些荒诞怪异细节的剖析来展现文本中暗含着的中西文化、中西意识形态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对抗。通过对各种冲突表象的集中分析,探究出《品梦茶馆》中各种冲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作者个人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偏见和东方主义影响的残存。

关键词:希尔; 文化冲突;意识形态;东方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0)12016508



作者简介:

张喜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教授 (北京 100024)

一、希尔及《品梦茶馆》的影响

贾斯汀•希尔1971出生在巴哈马,三岁后随父母回到英格兰约克郡,此后一直在英国生活学习,兰卡斯特大学硕士毕业。1993年和1997年作为志愿者先后两度来到中国,共约五年时间。希尔1997年出版游记《黄河》,2001年出版小说《品梦茶馆》①,2002年出版《再见,阿斯马拉》(Ciao Asmara),2004年小说《天堂过客》问世,2005年《天堂过客》获毛姆奖(the Somerset Maugham Award)。此外他还出版过诗集、散文、评论等作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2001年《星期天独立报》(Independent on Sunday)将他列入英国青年作家排行榜(Top Twenty Young British Writers)。2004年British Council Art将他收入当代作家名单。

2001年,Weidenfeld and Nicolson 出版公司在只看了《品梦茶馆》部分书稿的情况下就抢先付款150, 000 英镑预定出版,给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的书出价如此之高在出版界是十分罕见的。该小说于2001年和2003年两次提名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Booker Prize);2001年获贝蒂•特拉斯克奖(Betty Trask Award);2003年获杰弗里•费伯奖(the Geoffrey Faber Memorial Prize)。《泰晤士报》、《卫报》、《华盛顿邮报》、《华盛顿时报》、《观察家报》、《出版周刊》、《每日邮报》、《星期日电讯》、《独立报》、《芝加哥论坛》、《亚洲书评》、《爱尔兰独立报》、《时代文学增刊》等世界知名刊物对希尔的这本小说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品梦茶馆》先后被翻译成法语、德语、丹麦语、挪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匈牙利语、荷兰语, 加泰罗尼亚语、爱沙尼亚语和拉脱维亚语等11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发行,贾斯汀•希尔因此而举世闻名。即使在《天堂过客》获得毛姆奖后,希尔本人认为他成就最高的作品应该还是《品梦茶馆》。他说《品梦茶馆》于他就像是一场疯狂的风流韵事。“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即便是和朋友一起外出时,我的思绪仍停留在书上。它与我息息相关,如影随形。虽然是关于中国人民和社会生活,但与我的生活紧密相连,每每当我握卷在手时就倍感如噎在喉。它是我最满意的书,就像我的多年女友,深情永远。”

Elena Fysentzou,“Interview with Justin Hill”,.cy , 2005-06-11.

“一个英国人从中国内部去书写中国,听起来似乎不大可能成功。但希尔把这种忧虑一扫而空。任何到过中国的人对他笔下的地点和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熟悉和认同。《台北时报》把《品梦茶馆》称之为一本小型巨著,一本完美的书。”

Diana Mc Partlin,“The Drink and Dream Teahouse by Justin Hill”,https:// /arb/article.php?article=27 , 2002-02-09.

因为《品梦茶馆》不断攀升的国际影响,希尔由此被西方评论界认为是“中国作家”,他们认为只有中国作家才能如此深入细致地刻画中国社会,才能由里到外谙熟中国地方风土人情。希尔本人更是认为虚构的小说比游记更为真实地反应了中国社会面貌。然而,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读者对《品梦茶馆》的反响却各不相同,在中国读者眼里,《品梦茶馆》的故事里却充满了各种过于夸张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夸张的表现让中国读者反而觉得并不是中国故事,至少不是读者身边的故事,而是一种戏剧化了的,暗含着西方对东方根深蒂固的陈见或者臆想。

二、《品梦茶馆》中文化冲突的表现

邵阳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穿城而过,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南宋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极做皇帝后,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宝庆之名经明、清两朝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宝庆更名为邵阳。邵阳山河毓秀,民风淳朴。明代吴童有邵陵诗云:“南楚雄边百粤亲,山川无异土风淳,踏歌樵妇黄茅髻,负载征人百葛巾。”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化甚早,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如唐代著名诗人胡曾、竭力支持郑和出使西洋的明代都御史兼两广总督李敏、近代进步思想家魏源、音韵学家和汉学家邹汉勋、戊戌变法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樊锥、民主革命的先驱蔡锷、当代史学家吕振羽、音乐家贺绿汀、画家刘人岛等都是邵阳人的优秀代表。这样一座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在希尔的笔下却是另一番景象:苍白无力,凌乱不堪,文化缺失,人心浮躁,冲突丛生。作者的视角在三个中国家庭间穿梭来往,借助人物和荒诞怪异细节来表现各种文化冲突,展示充满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冲突的小城大事。

改革开放中移植了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却无法移植它们的文化内涵,抛却中国传统文化后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导致表层的浮华和深层的空虚。希尔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和世界对话,要走向世界,必须先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对话。希尔通过展现冲突的方式来表明对待传统的态度。《品梦茶馆》中充满了新旧文化差异、意识形态的矛盾。处于变革和市场经济冲击激流中的两代人从不同意识形态领域里追寻社会理想和人生意义,他们时而满怀希望,时而经受幻灭,他们在自我认识和相互理解的过程中表现出各种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探寻、焦虑和动荡。

《品梦茶馆》引领西方读者和中国读者走进了中国内部,走进了一片充满矛盾和冲突的领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的冲突在厂房内杂糅、变化。家庭和厂房成了冲突的战场和舞台。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很多人困惑不解,无所适从。处在新旧两种文化和中西两种意识形态中的“两代人的代沟比海还深”

Elsa Gaztambide, “Review on the Drink and Dream Teahouse”,Booklist,Sep.1, 2001, p.51.,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断裂潜伏在小说人物中,他们试图相互理解对方的同时也在寻求解读自我。在社会大变动中,历史成为过去,现代性和古老文化习俗交织在一起:现代酒吧、歌厅里提供传统小吃,服务生穿着传统服饰,米店和光碟店并肩而立,工厂变成了宾馆,农民进城开起了小店,西式餐馆和超市与中式茶馆和寺庙鳞次栉比,共处一镇。但在接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迷惑中,古典中国文化依然顽强生存。被束缚在方太太阳台上不绝于耳的京剧代表了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古典诗词、名言警句如今读来还叫人伤感落泪。新颖与陈旧,希望与失望,两幅画面,两种声音,两种文化竞显在小说中。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都源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火箭厂三代人恪守着三种意识形态:大山的祖父辈坚守“三民主义”,大山的父辈恪守共产主义,满心理想主义的大山在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由拼搏走向回归。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人们一时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难以找到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小说借助人物形象塑造和荒诞怪异细节来展现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冲突。

1、无所适从的人物形象蕴含着难以调适的文化冲突

希尔借助人物来展现市场经济转型阶段邵阳人内心的痛苦蜕变。对于当代中国生活的政治经济背景作者给予的是素描似的勾画,他的焦点聚集在人物上面,通过人物的浪漫故事或家庭生活来反映广泛的社会现象。作品的诸多人物形象中往往可以找到作者代言人的影子,作为一个西方作家笔下的中国人物形象,他们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化交融与冲突,所以作品中的中国人物或多或少被作者在本土上异域化了,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出跨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希尔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代表性,却又跳出了西方文本中老套的中国典型形象。大山、老朱、孙昂、桃子和方太太等人物都具有耐人寻味的代表意义。《品梦茶馆》中作者的身影不见了,但读者仍能感到他无处不在,他把自己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故事人物中。希尔说:“人物是《品梦茶馆》的中心所在,书中反映的既是故事人物的生活,也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故事结束了,他们的生活还在延续。写完《品梦茶馆》后我还没有再次来到邵阳,但是如果我再来的话,走在街上,碰到大山带着小龙,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我会停下来和他们聊一聊我的故事结束后这里发生的一切。”

Justin Hill, Old Zhu, /Old_Zhu.htm, 2006-10-09.在众多小说人物中,尤以大山和方太太最具文化冲突的代表性。

2、精神上无处皈依的大山

顺应改革与追寻传统的大山是《品梦茶馆》的中心人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山离开工厂去南方发展,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社会发展机遇,他富裕了。在优厚的物质享受生活中,大山总是有些失落感。他的富裕让不少人眼红,却不能为父母接受。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大山踏上了归乡之路。他和很多离开邵阳的年轻人一样,以为自己不会再回来。“去了南方的年轻人不愿再回来,哪怕是死也不回来”。(p.99)他坐在火车上不断目睹和思索着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变化。农民不愿意再守着土地一辈子,他们的梦想是离开农村到大城市里去,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数着清脆作响的钞票。邵阳古老的北塔和东塔曾经是那样清静地伫立在资水河畔,如今却落入了林立的烟囱和水泥高楼中,丝毫没有了昔日的古朴风姿。往日的村庄和竹林如今都被水泥和沥青覆盖了。

大山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从改革开放的南部回到邵阳,迎接他的工厂大门上悬挂着“We Welcome Your Investment”的牌子,西化的变体和不中不西的扭曲形态正是工厂的现状。大山成了火箭厂的富翁。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山拒绝接受父辈的信念,同时也否定自己过去理想化的反叛。发展和富足让大山沉静下来,深思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品梦茶馆》终篇富含着大山对未来的使命感,大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承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解放前的中国盛行祖宗崇拜,许多家族能够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几百上千年前去。而大山对自己的家史一无所知,多次向父母询问家谱,他们总是欲言又止,拒绝回答。大山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清明节的概念。因为他不知道过去,不知道家谱,不知道该去祭奠哪些祖先。不知道自己祖先的年轻一代人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将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祖先文化和祖先业绩呢?为了弥补历史的断层,大山开始根据父母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和回忆书写家谱。在寂静悠远的夜晚,听着向西飞去的夜莺低鸣,大山心海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他如同那夜飞的野鹰,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往哪飞去。没有历史就没有前进的方向。于是,他饱蘸笔墨,开始为自己的儿女谱写家史,延续不该忘却的历史。他根据母亲的讲述把母亲家的家史追溯到了清朝。再根据父亲临终前的回忆,完成了父亲的家史。大山将写好的家谱寄给远在深圳、即将前往新加坡的女儿,希望新生的一代在前行中不要忘记自己的文化之根。

谐贞寺的暮鼓晨钟曾经给大山带来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故地重游,却找不到昔日的感觉。寺内尼姑有口无心地念着莲花经,语言已经失去意义。塑料制作的观音菩萨满怀仁慈与宁静地看着尼姑们的争吵。在本应该饱含传统文化的地方却嗅不到丝毫古朴文化的气息。“这样的生活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p.110)走在大街上,大山满目是千篇一律的水泥盒子,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老房子被拆卸得无影无踪,这是革新对传统和历史的过度否定。与传统和历史断流而批量生产出来的水泥楼群显得苍白、单调和丑陋。走过历史漩涡的希尔借小说人物大山察觉出处于改革探索阶段的中国社会存在的微妙缺陷,并委婉地提出了批评和鞭策。大山对革新中弊端的批判和否定态度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追寻和留恋。

艾略特认为,传统与个人才能并非全然对立,因为传统本身不仅仅是过去的东西,它还“是一种更有广泛意义的东西。传统是继承不了的,如果你需要传统,就得花上巨大的劳动才能得到”

T.S. Eliot, “ T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ory: The Greeks to the Present,ed.Robert Con Davis and Laurie Finke, Longman, New York & London, 1989, p.588.

。充满历史责任感的大山试图在理性、信仰、道德和生活准则的危机与失落中寻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以拯救陷于物质世界的荒诞和人与人之间冷漠与孤独中迷惘的一代。在物质充沛而精神贫乏的当下,没有家庭、没有爱情的大山更加渴望雨露对心田的滋润。精神饥渴的大山追问家谱,寻访古董体现的是他对人文精神的广泛需求,拷问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大山思考关注的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对待传统文化与物质追求的理性态度。只有富有人文精神的物质文明才具有无可比拟的社会价值。

大山处于中西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处于传统的缺席与在场的窘境中,他或者找不到传统,或者又面临着面目全非的传统。在文化与意识形态冲击的漩涡中,大山是精神领域里的孤独寻觅者,他徘徊、困惑、艰难地在两种文化中挣扎。希尔借此也抒发了西方现代生活中人们内心的空虚与孤寂,希尔在《黄河》中的困惑,不安和反复追问在大山身上都一一再现。《品梦茶馆》在西方广受欢迎,引起巨大反响,大概是西方读者们在作品中既读到了自己的影子,又饱尝了异域情调的缘故吧。

3、痴迷沉醉于京剧的方太太

方太太身上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改革社会夹缝里生存的悲剧命运。她天天在阳台上唱京剧,却不曾有谁欣赏过她的演唱。没有知音的方太太只有独自抒怀,孤芳自赏。全书共16次提到方太太唱京剧,唱词应时而变,借以来体现方太太的内心世界和针砭时弊。楼下录音机播放着现代舞蹈音乐,方太太凄美的京腔与楼下的摇滚乐、推土机的轰鸣声、邻舍的麻将声混杂在一起,声声试比高低。

方太太是西方人眼里极具异域风情和东方韵味的人物。小说中其他人物都有具体的名字,唯独方太太被作者称为Madam Fan。“Madam”在英语中用来对女士敬称。作者为什么独独要把她尊称为Madam呢?这是因为方太太身上携带着国粹京剧,她曲高和寡,无人欣赏;她婚姻不幸,令人同情;她举止高雅,与周围的女人格格不入,乃至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她不属于闲谈老妇的群体,她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只有自家一方狭小的阳台。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喜怒哀乐,她都执著地唱着自己的京腔。流言蜚语使得她寝食不安,但是,清晨她依然唱着。她的声音与挖土机的轰鸣交织在一起,混合在倒闭的工厂里。听着掘地的轰鸣,闻着柴油的味道,方太太衣袖发抖,擒住眼泪,拳头捏紧又放松,放松又捏紧。她不愿意对着机器吟唱,气愤地走进屋里,关紧房门(p.225)。其实在传统文化日渐被人忽略的经济浪潮中,方太太一直的吟唱都如同对着机器在唱,对牛弹琴,没有人能听懂她的心声,更无法欣赏她的魅力。 没有生存空间的方太太看着《红楼梦》,陪着黛玉空垂泪,借酒浇愁愁更愁。她如同花瓶里一束日渐枯萎的野花,浪费着凄美的微笑。“呆在邵阳,昏昏欲睡,人很快就无声无息地变老了”( p.264)。可她“依然唱着,动听地唱着,雨也停下来在倾听。‘尽管我心破碎,我还是要唱着欢乐的歌’。她竭尽全力拉长最后一个音调,欲与远去火车的长鸣一比高低。她哀叹人们都在离去,都在离去……百川纳海,唯独这条黑不见底的邵水河死一般沉寂,哪也不去”(p.257)。《品梦茶馆》里势利的工业世界颠覆了诗性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和谐美感令人遗憾地被遗忘、被淹没。希尔借助社会场景和人物形象,佐以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文化落差,以批判西方工业文明和意识形态所带来的文化衰竭。

希尔在访谈中说:“《品梦茶馆》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负载着某种中国传统文化使命。方太太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我有意把京剧唱腔和脸谱的美集中在她身上。由于我对中国古典诗歌和音乐的痴迷,我愿意把方太太的唱腔安排得像希腊歌剧中的伴音一样,贯穿于故事,不绝于耳。”凝聚传统文化于一身的方太太看到了拯救传统文化的使者大山的前景和魅力。她心目中理想的女婿就应该是大山,既重传统,又富有现代思想,传统与革新顺应互动,共同维系着中国改革前进的方向。故事结尾耐人寻味:她从沉思中睁开眼睛,拭去腮边的清泪,对穿着戏服,走着台步,唱着京剧的女儿桃子意味深长地说了一个词“Beautiful”。代表东方传统文化神韵的方太太对女儿的承继感到非常满意。这表达了希尔对传统文化负载的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的殷切期待。

4、荒诞怪异细节象征着难以融合的文化矛盾

李先生葬礼的场面和骨灰的遭遇表明他徒劳地以死抗争阻碍不了变革的进程。死并没有给新生的一代带来多大影响,就连他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来吊唁。但是,这给工厂的老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困惑,苦苦思索。他们要给李先生一个最好的、最体面的葬礼来纪念这位工厂的元老。丧葬队在雨中搭建葬礼大棚,一群雇佣老妇来哭丧,适时地嚎啕几声后便开始说长道短。方太太称他们为驱之不去的吸血鬼。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拜金主义结合在一起。葬礼上,乐队中的女孩用稚嫩、温柔和充满爱抚的声音唱着情歌和港台流行歌曲,与葬礼的氛围格格不入。女孩深情的歌唱,老妇无心的嚎啕,回荡在火箭厂里。除了秋云和老朱,没有谁真正感到悲哀。传统意识形态的守护者的牺牲没有能够震撼平常百姓的心灵。

葬礼的早上卡车坏了,小号手不见了,亲戚迟到了,被邀请的官员睡过头了,老表亲拒绝坐出租车,坚持要步行送葬,铜管乐队和民族乐队交相吹奏,兴奋的孩子叫喊着,堵塞的汽车长鸣着,浩浩荡荡的人流和车流在大街上蹒跚拥挤着。火葬场的情形一点不比大街上好,同样是拥挤得水泄不通。来的太快,走的也太快;新生的太多,消亡的也太多,多得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晕头转向。如此喧嚣混杂的场面中哪怕是死者也没有片刻的安宁。希尔以夸张的笔调漫画似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冲击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混乱嘈杂和精神困惑。

希尔在小说中戏剧性地处理李先生的骨灰盒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在“亡者为尊”的中国文化里,李先生骨灰盒却无处安歇。老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冷漠的工作人员手中领回了李先生的骨灰盒,将骨灰盒绑在单车后座,载着它往回走。骨灰盒一路哐当作响,老朱哼着怀旧的老歌(p.36)。与改革开放弊端抗争的李先生发出的最后抗议却淹没在繁杂的现代车水马龙声中,激不起一丝回响。

秋云不在家,老朱领回李先生的骨灰盒却无处放置。他手捧着骨灰盒,站在两扇门之间,一时没有了方向(He stood between two doors and wondered which way to go.p.37)。惴惴不安的老朱不知把李先生放在何处,一会儿拿起,一会儿放下,一会儿放在阳台,一会儿又抱进屋里,为了不引起家人的惊慌,最后只好放在柜子不起眼的角落里,上面压着一双鞋子,这样骨灰盒看起来就好像正是装这双鞋的盒子(p.38)。无处安身、无所适从的李先生终于有了暂时的归属,压上一双鞋子,充当着鞋盒的身份。生与死就这样讽刺地陈列在一间房内。死去的是传统,无所适从,无所皈依,何去何从,难以取舍,只有任现代的革新踩踏,等待有人来接纳。可李先生的孩子们听说在回家的路上,却总也沒回来。代表传统的李先生的骨灰成了戈多的等待。唯有如此委屈、退避,方能暂获一方狭小的空间。传统与现代不和谐地并置在改革开放中的小镇。

李先生迅速被人遗忘,而火箭厂的古尸却余毒未消。在文化流失的同时,文化糟粕却仍在苟延残喘,发出的腐臭夹杂在空气中飘散。蒙尘忘却的精华与沉渣泛起的糟粕形成刺眼的对比。传统文化糟粕的阴魂不散,虽死犹生。希尔为了强化这一印象,安排了一个阴森恐怖的插曲。工厂破土改建,深挖地基时竟然掘出了一具棺材。由于土壤干燥,棺材里的女尸保存完好,带着戒指和金首饰,三寸金莲完好无损。虽然死了近百年,强烈的臭气仍然足以穿透厂区的所有门窗,搅得人心惶惶不安。有人说她是妓女,有人说她是贵妇。无论她是何种身份,早已逝去的她还是恶臭难消。她的影响比起李先生的死来要大得多。民政局的司机来拉走尸体,搬动尸体的过程中,她的黑指甲竟然还挂住了一个围观女孩的手。老朱夫妇和李先生夫妇当年努力改造妓女,努力废除传统文化的糟粕,但无论他们曾经多么忘我地工作,即便努力忘记自己的过去,努力销毁自己的家史,可他们无法彻底销毁残存的文化流毒。被埋葬了百十来年的文化垃圾余毒未消,预示着变化革新的中国面临着长期的挑战和矛盾。

三、《品梦茶馆》中文化冲突的原因

“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文本,也不是对文本进行审美评价,而是在于揭示文本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本所隐藏的文化―权力关系。”

陶东风:《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1期。

希尔的文本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文化信息呢?尽管希尔中国题材作品体现出比以往及同期西方作家同类作品更深程度的文化交融,但仍然难以消弥隐现其中的文化冲突,这正体现了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探寻这种文化冲突难以消弥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跨文化交流的特点和规律。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的交融。“就研究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中国形象而言,任何误读、误解、改造和虚构,都与真实准确的再现叙述一样有意义,因为它说明了两种文化类型相互交流中的主观性与价值创造,说明了文化选择与利用的真正涵义。”

周宁:《光来自东方》,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品梦茶馆》在微观和宏观上表现了文化冲突。故事中显在的人物间的冲突和矛盾表面上看来是中国文化内部的冲突,而实际上是与作者他者眼光的冲突,更高层次上就是中西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内外冲突皆源于文化差异。

“人是意识形态动物,统治者顽固地坚持其意识形态,被统治者并非完全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支持社会主义的人表现出意识形态,捍卫资本主义的人同样也不可能摆脱意识形态;女权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法西斯主义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苏联受到意识形态的牵制,美国也受到意识形态的左右。总之,如果有谁想特地摆脱意识形态的纠缠,那就无异于幻想拽着自己的鞋带腾飞起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阶级社会里的任何人都无法跳出社会性、阶级性和政治性存在之网。”

马海良:《文化政治美学: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生长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希尔浸染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染缸里,他无法摆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牵制,更无法跳出这个窠臼来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成长的一代人也具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希尔笔下的人物内心充满矛盾与困惑。李先生因为失望而自杀,老朱因为困惑而自闭,秋云因为恐惧而出家,大山因为困惑而追问,潘胖子因为诱惑而堕落,孙昂因为惶恐而回归乡下,桃子因为不安而迷上京剧,刘贝因为生计而沦落风尘……

“文本价值的标准不在于作者本人的世界观或伦理观,也不在于文本是否反应了进步的意识或是否塑造了先进阶级的主体,而在于文本生产表现的意识形态多重冲突的深度和复杂性”

马海良:《文化政治美学: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希尔作品以各种方式体现出现代中国社会中西意识形态的内外交错、新旧观念的盘根错节的复杂性。这正是作品的深度所在。希尔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接触过程不可避免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过程。作者本人对中国社会、文化了解和感悟的欠缺,心理危机的压抑、宣泄和转嫁,个人价值在西方社会的表现欲望交织在一起。小说中改写和误读的地方常常暗示着作者的意图、思想与文化背景。微观说来这是个人观点的差异,宏观或本源上说来,则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因此《品梦茶馆》中文化冲突根本上可归结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除了意识形态偏见,东方主义影响仍然渗透在文本中,左右着希尔的视角。本杰明•迪斯累里在《坦克雷德》

本杰明•迪斯累里(Benjamin Disraeli, 1804-1881),英国作家,保守党领袖,曾任英国首相。坦克雷德(Tancred)十字军首领之一。

中说“东方是一种谋生之道” 。 萨义德认为本杰明•迪斯累里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东方对西方人而言不过是一种谋生之道,而是想说“年轻聪明的西方人会发现,东方将会引发一种可以令人废寝忘食的激情”

[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3-4页。

。的确,东方成就了贾斯汀•希尔。他的东方书写使他在西方世界声名鹊起。东方主义影响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虽然有所减弱,但还远未消亡,它在文化实践中依然活跃。尽管东方主义不是一种完整话语,但它确实表现出了贯穿于历史的连续一致性特征。人们对东方主义的表述文本不同,观点各异,表述方式与强调的重点也变化万千。然而,不同历史时期东方主义不断重塑自己,将有关东方的传统表述保持在欧洲心智的最前沿。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模式难以摆脱西方中心主义,中国的他者形象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根据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东方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东方是与西方相对而言的,东方学的思维方式即以二者之间这一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有大量的作家,其中包括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以及帝国的行政官员,接受了这一东方/西方的,并将其作为建构与东方、东方的人民、习俗、心性和命运等有关的理论、诗歌、小说、社会分析和政治论说的出发点”④。东方作为欧洲的一种表述,建构或变构在对东方的理解和认识基础上。东方学家或欧洲作家向他自己的社会提供东方形象,东方知识和对东方的洞见。作为作家的希尔向西方所提供的中国形象打上了他自己的烙印。他笔下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体现了作家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表明了他对中国可以是什么样、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他有意识地与别人对东方的看法不一样,是在于他利用中国经验,抓住中国当代改革社会的发展现状,为东方学话语提供最需要的东西以适应东方主义在当代的特定文化、学术、民族、政治和经济要求。

《品梦茶馆》还没有完全摆脱西方对东方的权力话语控制。凭借西方文本的影响、难以证实的道听途说、短暂的生活经历所带来的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希尔作品中有些先入为主或夸张表述的成分。《品梦茶馆》表现出了作者、西方人对东方他者的模式化的观照。老朱夫妇,方太太和秋云都或多或少以回忆的方式零零散散地、欲言又止地提及“大跃进”、大炼钢铁和批斗牛鬼蛇神。所以,马格丽特•甘宁说希尔过分强调政治阴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这种取向导致了希尔文本视阈的狭隘(narrowness of scope)

Margaret Gunning:“Teahouse of Sorrow”,January Magazin./2001-12-19.

。

四、结 语

希尔的写作习惯与文化视野使得他不可能完全融入中国文化。误读和歧义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但误读中的张力和对抗推动事物前进,最终促进文化交融和理解。希尔不可能按中华民族的文化模式去理解中国文化。他对中国文化的简化、改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他者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过程,也是我们理解作者和西方文化的契机。大山对两种意识形态有选择地批判和接受,故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肯定和追寻反应出希尔试图走出东方主义阴影的努力,在他的中国三部曲中,可以看出《品梦茶馆》中他以一种逐渐开阔的心境在接纳中国文化,走向与中国文化的渐进融合。

(责任编辑:李亦婷)



评审意见:

贾斯汀•希尔是当代英国作家著名作家,以其“中国三部曲”著称文坛,其中又以《品梦茶馆》享誉世界,被翻译成十一国文字全球发行,先后获得多种文学奖项。由于作者的重要著作目前没有中译本,所以目前国内文学界对贾斯汀•希尔的研究非常有限。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贾斯汀•希尔谙熟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把希尔称为“中国作家”,但很少有学者体味其中的跨文化意义。

作者从跨文化研究的特殊视角出发,研究了贾斯汀•希尔小说中内在的文化冲突,并试图详解造成这些文化冲突的复杂原因。论文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大山和方太太的分析以及对葬礼、古尸等一些荒诞怪异细节的剖析来展现文本中暗含着的中西文化、中西意识形态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对抗,通过对各种冲突表象的集中分析,探究出《品梦茶馆》中各种冲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作者个人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偏见和东方主义影响的残存。通过分析研究,作者最终得出结论:希尔的写作习惯与文化视野使得他不可能完全融入中国文化。误读和歧义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但误读中的张力和对抗推动事物前进,最终促进文化交融和理解。这个结论是很有说服力的。

作者学术功底扎实,中英文表述俱佳,文章论证严谨,文献翔实,语言流畅,研究结论中肯,该文是近几年学术界少见的研究贾斯汀•希尔的力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建议刊用。

评审专家:张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推荐访问:希尔 茶馆 冲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