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题方式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打开文本图片集

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承载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多年来,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系统开发和有效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把课程转化为小课题进行序列化设计

结合学校“协调发展、个性发展、人格健全”的育人目标,学校确立了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自主合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据此,学校设计了“问题探究、劳动技术、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等4大课程主题以及“分学科小课题、跨学科综合课题、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职业体验课题、社区服务课题、家政课题、种植探究课题、电子电工课题、国际理解课题、中外合作共建课题、程序应用探究课题、程序设计课题、计算机辅助学习课题”等课程序列。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深广度,探究方法的难易度,体验过程的强弱度,使课程学段连贯、循序渐进,体现出序列化特征。

學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总课题组,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方案及目标,对课程进行界定和分类,指明课程资源及实施途径,提出课程设计、实施及成果总结的规范化要求和评价、奖惩机制。在总课题组下设立二级课题组,负责各类主题课程的实施方案研制以及三级序列课题的评价。三级序列课题开发与实施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完成。在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主题课程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课程规定的领域和提供的参考方向,指导教师发现并提出三级小课题。学生自愿结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三级小课题。

跨学科综合课题是强调学生面对真实问题(任务),学生自主(生生或师生合作)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验验证、分析资料数据和得出结论的探究性学习课程。例如,学校开发的跨学科综合一级课题《走进古镇黄龙溪》涉及《欣赏古镇的诗词楹联》《古镇营销调查》《黄龙溪发展旅游业的旅游资源调查》等16个二级课题,每个二级课题又提出5至6个三级课题,供学生小组选择。

分学科小课题是由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开发的具有一定学科背景、面向生活和应用的小型课题,由学科教师组织班级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学习。例如,语文组开发的小课题《成长话题—这就是我》,数学组开发的小课题《班徽设计》,物理组开发的小课题《水火箭制作与发射》,历史组开发的小课题《访家史、写家史、讲家史》等。

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从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并确定研究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题的深度和涉及范围的大小,研究周期最短是一学期,也可以是两学期,甚至两学年或延伸到九年级。有些课题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课题,几届学生持续研究。例如《双流白河生态系统调查与研究》课题,从2010年9月开题至今,学校已有7届学生参与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提出和分析问题、对结果进行猜想、确定探究方法、制订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过程、进行数据(材料)分析回答猜想等特征。用课题化管理方式开发、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课程教育目标明确,实施过程落实,培养了学生自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以教研与固定课时规范化、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规范课型。“综合实践活动课该怎么上?”一直困扰着习惯了学科课程教学的教师们,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为此,学校尝试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型及教学流程,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在反复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建构了“三阶段六课型”及其教学流程。“三阶段”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六课型”是根据“三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了“课题生成课”“方案交流课”“方法指导课”“中期诊断课”“成果整理课”“汇报展示课”等六种课型。

课题生成课的主要教学流程是:教师(学生)介绍课题背景和价值——师生讨论子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学生小组选择子课题——学生小组完成子课题研究方案——师生交流并修订子课题研究方案。方法指导课的主要教学流程是:教师展示某一研究方法的实施案例——学生讨论并提出该方法成功实施的要素——学生设计研究方法的应用——学生小组课堂内模拟实施——学生小组校内实践——总结研究方法正确使用的要点——展开子课题研究。

常态运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常态运行,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管理体制。从2010年起,在保证学生学习总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将每节课缩短为38分钟,课间压缩为8分钟,每天“挤”出一课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达到每周4-5节,并在课表中呈现。

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常规教研有机结合,在每周学科备课组研讨活动和间周开展的学科教研组研讨活动中,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以专题讲座、说课议课、听课评课、过程反思、经验总结、成果汇报、文献学习、案例交流、草根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课题实施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同时,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的态度、方式和效果等,对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并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方面给予优先和加分。

平台助推。学校每学年举行跨度均在两个月以上的科技节和人文艺术节,为师生在各类活动课中取得的成果提供展示平台。科技节涉及水火箭制作、发明创造、计算机组装等40多个活动项目,人文艺术节涉及模拟法庭、导游风采大赛、影视制作等数十个活动项目。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体验劳动的价值、学习果蔬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学校建立了30余亩“果蔬种植探究基地”。在校内建设“校园气象站”“汽车结构与系统实验室”“立体种植园”“太阳能小屋”“天象馆”“智慧教室”等十多个场馆,为课程常态实施提供实践平台。

同时,为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博物馆、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课程实施提供资源平台。

以表现性评价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评价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全面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包括起点评价、过程评价、成果汇报、学分量化、写实记录等。

起点评价主要用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研究方法的状况,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进行方法指导的依据。起点评价分为3个等级:A级一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稍加点拨;B级一在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时教师具体指导;C级一通过方法指导课等形式教师进行专项的重点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阶段,学校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表现性评价量表》(见表1),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

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资料并形成初步成果,进行现场展示或汇报。每个小组设有专用档案袋,从问题形成到成果完成,每一步都建立了完整的信息收集系统,如研究方案、每次活动的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以及访谈对象签名、实验原始记录、各种原始材料、结题PPT、学习体会等,提供给考评组教师现场考评。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评结果用学分进行量化,学生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例如,跨学科综合课题学分评价(见表2)。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形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写实记录,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写实记录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综合实践活动写实记录,为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撑。

推荐访问: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 方式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