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当代大学生求职、择业具有鲜明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将雷锋“职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进行对照,希望能给予新一批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雷锋精神;大学生;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156-02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雷锋,这个共和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字,代表着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在人们心中存在了近50年。继2007年一本名为《像雷锋那样》的著作对雷锋精神进行全新诠释之后,“雷锋同志”作为“经典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奠基人”,又被赋予了“成功者”和“励志榜样”的新称号。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其职业精神对在校大学生、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以及职场年轻人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雷锋“职业精神”为对照,对大学生的学习、求职及职业选择做出指导,希望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确立目标,为行动找准方向

1956年夏天,雷锋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在7月15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雷锋走上讲台向全体师生宣布,他人生的三大目标是:当个好农民、当个好工人、当个好士兵。“我小学毕业了,将来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当一名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同时我要当一名好工人,用工具来建设我的祖国,将来我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的英雄,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此后6年的时间里,雷锋始终围绕着自己的目标,不懈追求,而这些理想也逐一化作现实。为了实现当个新式农民的愿望,他小学毕业便响应政府的号召回到农村;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了县委书记的通讯员,又成为一名模范的公务员;当鞍钢到湖南招收青年工人时,他放弃舒适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成为一名学徒工人;当他成为一名技术熟练、深受领导和同事喜爱的推土机司机时,却再次转行,克服极为不利的因素,想尽一切办法实现了参军的梦想。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综观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远大的志向。雷锋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自己勾勒了一副生涯发展的规划蓝图。

反观当代大学生,有很多在进入大学后,缺失了自己的目标,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在无聊中恋爱,就在无聊中变态”,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教师也这样评价:“很多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考上大学,进入象牙塔。而一旦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生活,他们会显得不知所措。这就是所谓的目标缺失症。缺失了目标的人生,就好比缺失了舵盘的航船,最终只有随波逐流。

借鉴雷锋精神,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首先应该认真思考,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成为这样的人,大学这几年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掌握什么样的技能,考取什么样的证书,等等。回答了这些问题,再为自己列出一个清晰的计划目标书,这将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受益匪浅。

二、具有真情实感的好简历,能帮毕业生叩开企业之门

某一天,在乡政府当通讯员的雷锋遇到了县委组织部的女干事黄菊芳,她是来为县委书记物色通讯员的。两个人聊天时,雷锋拿出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苦难的家史”和“我的理想”。“苦难的家史”详细记述了旧社会如何夺去了他家5条人命,以及他成为孤儿以后所受的苦难;“我的理想”则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写自己在解放后终于得到了毛主席、共产党的关怀,不但过上了好日子,还免费上了学。所以,他今后的理想就是要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等英雄人物学习,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去工作,报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小册子打动了黄菊芳,雷锋的人生也因此出现了转折点,去县里当了县委书记的通讯员。

按现在来看,“苦难家史+我的理想”就是一份很有个性的“简历+求职信”,这种在当时看来标新立异的形式,给人留下了特别的印象,赢得了信任。

对毕业生来说,找工作离不开投简历,它是毕业生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的书面材料,能否吸引招聘者的眼球,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获得面试的机会,关系到择业的成功与否。因此,简历作为学子们找工作的“脸面”,又被普遍称为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虽然对此许多毕业生都引起了重视,也作了精心的设计,但有些言辞过于华丽、修饰语过多、内容空洞、缺乏感染力;有些平铺直叙,有如记流水帐;有些千篇一律,乏善可陈。这些都引不起用人单位的兴趣。

借鉴雷锋精神,制作一份好的简历,首先,语言要简练,应在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明扼要,不要陷入无关紧要的说明;其次,内容要真实,一份真情实感的简历,要远比一份满纸成就的简历更容易为用人单位所接受;再次,优势要突出,要抓准自己的亮点来布置材料,充分突出个性特点,突出自己与求职有关的技能;最后,简历一定要有针对性。一个毕业生往往要同时参加多个岗位的招聘,很多学生的求职信就像公文,千篇一律,送给哪家单位不过换个称呼,有些连称呼都不换,直接称“尊敬的贵单位”,让人感觉他对应聘的公司一无所知,毫无诚心,自然容易被拒之门外。

三、价值观指导的职业选择

1955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毛泽东发出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去的号召,雷锋成为唯一选择回农村务农的高小毕业生;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雷锋选择进工厂做学徒,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9年底部队来鞍钢征兵,国家号召保家卫国,他就选择参军入伍。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雷锋当农民时每月可以拿20多元钱,刚到工厂时只能拿较少的学徒工资,等到成为每月拿38元工薪的熟练工时,他又选择了成为每月拿6元津贴的战士。雷锋的每一次转换工作都不以“钱”来衡量,在进行职业方向选择的时候,雷锋选择的都是符合潮流的主渠道职业目标,他看到的是自己的目标、规划和今后的发展。从每次的“跳槽”的结果来看,也都异常成功。

很多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不清楚应该以怎样的标准去进行抉择。有的过份看重工作条件、工资待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有的盲目追求大城市、大公司,丝毫不考虑中小城市以及有发展前景的小公司;有的随波逐流,看同学到哪儿自己也到哪儿。借鉴雷锋精神,建议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首先可以考虑国家倡导的主流就业渠道。这几年,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国家出台了很多基层就业项目,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不妨加以考虑。其次,选择职业时目光要放长远,不要过分以眼前利益得失、尤其是以工资为重,可以先不要工资,去某个单位实习一段时间,这样虽然短期内没有经济收入,但可以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

四、刻苦锻炼,提升贡献主流的本领

雷锋定下的目标是“当个好农民、好工人、好士兵”。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做农民、还是当工人或士兵,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力求做到最好。1956年高小毕业,他在乡人民政府和中共望城县委会当通讯员和公务员,被评为模范工作者。以后参加根治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等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军后,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连队分配他为汽车驾驶员,他就整月整日地苦学汽车驾驶,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汽车驾驶员;因为力气不够而抛不出手榴弹,他又拼命地练习投弹,动作重复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得到了优秀成绩。

不少大学生喜欢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结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或是归结于教师教得不好等;不少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喜欢把对工作开展状况不满意的原因归结于领导、同事不支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等,而很少检讨自身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少。“雷锋精神”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抱着一种“钉子”精神去钻、去挤。没有困难,就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遇到困难,就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把事情做好,这才是正确的干事原则。

参考文献:

[1]吴红梅,王凯博.像雷锋那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祁金利,吴红梅.雷锋——中国式职业规划和成功励志大师[N].中国教育报,2008-3-5.

[3]朱海滔.让一纸简历打天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5).

推荐访问:借鉴 当代大学生 雷锋精神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