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广播剧创作手法的思考

摘要:广播剧是广播文艺节目中原创性最突出、最具用声音塑造艺术境界特点的艺术作品,是广播文艺大观园中的一枝奇葩。广播剧在前期构思、编剧、导演、录制、后期音效制作等方面要一丝不苟,特别是剧本创作水平,往往决定着广播剧的成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偏爱听快节奏的广播节目,但广播剧自身的魅力,因贴近生活,取材于现实,生动真实,粉丝群一直有增无减。本文通过对广播剧创作的手法分析,研究了新时期广播剧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广播剧;创新;方法

尽管广播剧成品制作流程比较繁琐,但它作为声音艺术的特种宣传方式,因为听众在收听时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备受青睐。2005年,荣获国际大奖麦鲁利奇奖的广播剧《深山信使》,就是取材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顺友的事迹。荣获全国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广播剧《呦呦青蒿》,就是宣传的我国诺贝尔医学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事迹。创作广播剧,笔者从当初的好奇,尝试到自觉,再到责任,对广播剧的创作手法在实践中进行了思考。

一、广播剧创作的创新性

广播剧表现形式要根据内容需要不拘一格。文无定法,剧无定式,创作时候要大胆拓展思路,多角度、多形式去构思,进而在作品中展现作者的创作思路,让听众在剧情中一步步领悟创作者的用心,才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边听边在眼前不由自主出现一幅幅生动完美的生活画面,这样才能越听越想听,越听越觉得有深意。无论是选题、策划、切入点、人物、音乐、音效、结构等哪个方面变化,不循规蹈矩,都会产生创新的效果:出乎意料,与众不同。比如我在创作广播剧《父亲的天空》时,是这样思考的:在一个家庭中,有人说父亲是舵手,是设计师,父亲是一个家庭脊梁的象征。虎父无犬子,可见父亲对孩子,特别是对儿子人生观、品德、言行、思维等方面的作用是多么的大。某种程度上说,父亲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格局。为人父母,且只有一个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听到许多亲戚朋友诉说自己孩子的事情,有骄傲,有苦恼,有欢乐,有困惑,有不解,有无奈……谁家的孩子提起来,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份刚柔相济的力量,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能用智慧、用激励、用坚韧支撑着我们,引领着我们用万分的耐心和长久的陪伴,让孩子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这股力量是来自父亲还是母亲呢?根据作者的切身体会,定格在父亲身上。作者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是:睿智、严厉又不失慈爱。但是在短短20多分钟的广播剧中,想凸现父亲在孩子长大成人道路上的巨大作用,必须用巧妙的方式来表达。

作者就将周围孩子的故事集中筛选,按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四个年龄段,作为父子动态关系的节点,用父亲启发性的引导,教育孩子扬长避短,学会思考。幼儿是孩子思维成长的起点,有时孩子是父母的老师,因为幼儿思维不受束缚和限制。比如对待天空的颜色,成人眼中天空是蓝色的,但儿童眼中的天空可以根据场景叙述出不同的色彩。在艺术创作中,儿童也可以是我们思维上的老师,教育我们考虑问题不能仅按常规,出现思考片面性。

还有我搜集到的朋友们在各自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青春期的多事之秋发生的让父母烦恼的事,以及高中时期出现的早恋现象,我都让我塑造的父亲亲自出面,用不同的解决办法,让孩子脱离了不良因素的干扰,最终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阳光青年。这个作品,没有使用一般广播剧的旁白形式,用四段音乐作为成长阶段的分割点,使作品听起来贴近生活,耳目一新。该作品荣获2014年河南省广播大赛剧创新奖。

二、广播剧选材的继承性

对文艺作品来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是经典的。挖掘经典名著背后的故事,探寻名著作者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对发扬名著的民族性、世界性、经典性,让名著和作者更好地植根于人民群众,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

为迎接2015年猴年到来,2014年年底,在中国猴艺之乡新野县,要举办一场宣传振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野猴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题为“大圣归来”。在活动前期撰写主持词时,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新野猴艺的资料,发现新野猴艺的起源,来自一个生动的民间传说故事:一名新野籍官员暴利长因犯律被贬至甘肃,他养了一群野猴加以驯养,以解寂寞懊丧之苦。后听说汉武帝酷爱宝马,便设计和群猴一起捉了一匹野马,献给了汉武帝,得以马上封侯。暴利长就把这群驯养过的野猴送回新野老家,并将驯猴技法教给了家乡人,这就是新野猴艺的渊源。

在《新野县志》中有明确记载,《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在新野任过知县,吴承恩对有关新野猴艺的一切都兴趣浓厚,经常骑着毛驴到处寻探线索,精心研究之时,兴致上来还会亲自指挥,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我又查阅了吴承恩的家史,其父曾是一名小官吏,后沦为小商贾。家庭命运的浮沉变迁,让他尝尽了世态炎凉。加上为官时的一些亲身体验,让他有说不出的压抑和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于是,在他将视线聚焦在新野猴艺上时,一股借猴抒情的灵感渐渐形成,借助一只天不怕地不怕、舒心自在的猴子形象,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愤懑痛痛快快地表现出来。懂得了这些,就明白《西游记》并非是一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而是吴承恩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内心呐喊声。理清了脉络,我就设置了三集古典广播剧《马上封侯》,主题分别为“承恩观猴”、“水帘洞畔”、“敦煌猴马”,用吴知县和杨主簿的对话行踪为线索,不断地变换时空,加上一个暴利长和朱槿姑娘的爱情故事,让广播剧悬念环环相扣,故事跌宕起伏。又请了制作高手进行了后期的音效配置,使广播剧听起来引人入胜,震撼心灵,发人深省。该作品荣获2015年河南省广播剧大赛一等奖。

三、广播剧创作的借鉴性

广播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时间跨度大、空间距离长的故事,只需借助旁白、音乐、音效和对话等,但如果规定的时间过短,就需要借鉴其它艺术形式,在瞬间表现信息量大、内容多的故事。比如梦境、回忆、内心独白等。有时,还要借鉴音乐、绘画中的创作手法。比如绘画中的写意,艺术家运用这种手法创作时通常虚化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详细性,而浓墨重彩突出表现内在精神实质。写意最初起源于绘画,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不着眼于详尽如实、细针密缕地摹写现实,而着重以简炼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画家主观的情致,讲究虚实结合。

笔者在创作一个规定时间为一分钟的广播剧时,就借鉴写意的手法。我先虚化庭审现场的内容,用一声惊堂木和女法官洪亮的一声“现在休庭”开始,让听众脑海中浮现庭审的丰富内容。庭审结束后,用写实的方法尽情展现女法官和女儿、丈夫在法院走廊聚在一起,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体贴,谈论生活、工作,然后全家出动,去福利院看望慰问孤儿们。最后小女儿稚嫩的声音:“噢,走了走了——”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音乐渐渐减弱,听众的脑海,又浮现其乐融融的一家,快乐地在蓝天白云下,走向远方的福利院,温暖的身影融入到一群孤儿之中……这一分钟内,虚实相间,涵盖了三个不同的大场景,详实的人物对话,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内涵,令人遐想无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广播剧的创作手法创新是必然的选择,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受众需求的提升,都要求广播剧要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受众对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坚持做好广播剧的初心不变,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先进的表现方式整合优势的资源,不断探索将更新的节目形式应用在广播剧中,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广播剧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时期,对于广播剧的创作要积极借鉴网络广播剧中有益的部分,不断拓展表现内容和传播路径,让更多的受众一方面享受声音带给大家体验式的魅力、另一方面又能引領大家都广播剧艺术的接受。作为广播剧创作者要深入生活探寻创作灵感,积极学习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和提升原创作品和精品广播剧制作本领,提升广播剧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张帆.广播剧创作中声音设计的艺术表现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8(22):61-62.

[2]范荔.新媒体背景下广播剧创作的发展方向[J].科技传播,2018(08):19-20.

[3]尹航.传统广播电台的转型之路:做互联网优质内容的生产者[J].中国广播,2017(02):66-68.

[4]宋祖荫.广播剧创作的前瞻意识[J].视听界,2018(06):112-113.

推荐访问:广播剧 新时期 手法 创作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