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思政专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新课改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评价观念与方法等各个方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高师院校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培养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中学教师,是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本文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模块为视角,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思政专业经济学教育教学策略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改;《经济生活》;经济学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7-0167-04

师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只能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师资,这是毋容置疑的。如果偏离、甚至脱离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要求,不是基于中小学改革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评价观念与方法等各个要素,展开对师范生的培养,那么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就没有了合理性、可行性与生命力,就会失去既定目标。围绕这一论题,本期选登了两篇相关文章,《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思政专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面临新课改挑战的大学物理教学》,都是以中学相关课程教学模块为视角,对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师范教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而论,师范课堂上运用各种教法,传授各科理论,组织各类实习,其目的都与其它类型院校仅仅为了使学生习得专业知识不同,更是为了让师范生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艺术,强化创新意识,将来成为创新型、研究型、综合型的优秀教师。中小学既是师范生实习、实训、互动的目的地,更是他们毕业以后的工作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正是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预演”和“导演”。

到2010年,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开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新课改的目的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任务,是“希望”的希望。新课改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新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培养适应新课改需要的中学教师,是每一位师范教育工作者急待回答的问题。

笔者长期从事高师院校思想政治专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过对高校教师、思政专业学生和中学教师及学生的大量调研,深感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教师对思政专业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诸多困惑。本文将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模块为视角,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思政专业经济学教学策略加以探讨。

一、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潜移默化”

新课改强调“案例型、研究型、体验型、自主型”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需要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高师思政专业学生提出了教学技能的新要求,思政专业学生不仅要努力掌握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更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践操作能力,才能适应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1.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是案例教学。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理论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升华。案例提供了经济生活的真实情况,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缩短课堂与现实的距离。通过案例教学,教师能更容易地做到深入浅出,学生能更容易、更感性地理解、掌握抽象、枯燥的理论,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经验,培养能力。要注意所选案例的典型性,紧扣理论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简洁、易懂。二是开放式讨论。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或章节后,结合当前社会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也可以以适当方式进行提问,最后进行总结。这种讨论不强调统一答案,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答案,通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讲授“需求弹性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列举“谷贱伤农”、“薄利多销”的实例。在学完市场理论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企业为什么要创造自有品牌,为什么我国电器和手机市场的价格战日趋激烈。三是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于“灌输式”而言的。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意识。①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理论(比如消费者行为),在课堂上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查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形成个人观点,并走上讲台当众发表观点。参与式教学法给了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思维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形成。

2.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

经济学的重要功能就是解释经济现象,《经济生活》也特别强调突出现实性和生活性,因此,必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传统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用生活实例来诠释抽象的理论,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某些情节的记忆,引起他们的共鸣,让抽象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通过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和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②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个中心,在引导学生把握教学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有关典型现象和重大问题,着重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经济生活变化的注意力、兴奋点和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如运用成本理论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我国GDP增长中能源和原材料高消耗成本问题、盲目引进产业和项目牺牲环境资源的成本问题、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城市化而使失地农民和失房居民增多的社会成本问题、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而付给外资企业高额技术转让费的成本问题,等等;运用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煤、电、油、运价格上涨、城镇失业人口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以及为什么又会发生“民工荒”的问题,等等。三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消费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中增强理性意识。经济学是一门致用之学、致富之学,许多经济理论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问题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这一点。

3.加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升经济学教学艺术

在经济学的教学活动中,演绎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兼容性和应用性是展现经济学的学科魅力、培养学科兴趣的有效方式。一是在应用性中感受经济学的实用之美。比如,在教学中穿插恰当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经济学就在身边,而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经济学解释社会现象的兴奋。二是在兼容性中感受经济学的科学之美。比如,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将经济学与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等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发现社会科学分工的强大,发现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让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社会科学之美。三是在逻辑思辨中体现经济学的思维之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课程内在的逻辑线索,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用“发散”式的讲课风格,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从而感受经济学独特的思维之美。因此,要培养思政专业学生运用语言、动作、音像、图像等教学手段来表达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尽早形成鲜明教学个性和风格,使教学活动充满美感。通过学科兴趣的培养,引领学生认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式,习惯运用经济学思考现实问题,这样,理论便不再空洞和枯燥。

二、培养“研究型”教师,自始至终注重师范生的创新性教育

“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一般而言,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新课改”为教师、教学、学生提供了三大弹性和张力空间:在课程管理与课程实施中赋予教师更多的开发空间;在教材知识与学生认知建构上赋予教学更多的新意生成空间;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探究空间。教师要想在这些空间中自由生存,游刃有余,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是师范教育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高校的经济学课上,一般都是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知识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得到的。学生很少接触第一手的资料,对经济理论始终有隔膜感,加之又缺乏查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缺少分析、梳理、辩论的能力,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更难养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学生最终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研究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强化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应对“新课改”的特殊要求

目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整体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培养目标上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排斥在教师培养系统之外。对师范生的科研经历与能力的调查显示,41.45%的学生未有任何形式的研究经历,44.27%的学生从来没有与教师探讨过学术问题。经常主动写论文的只占8.33%,51.04%的学生只是在教师布置时才写。①

(1)培养科学创新意识。这是创新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方法与创新的实践,三者缺一不可,其核心是创新意识。高师培养的学生必须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批评和挑战。科学研究活动是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活动,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开拓新视野。

(2)开展小课题研究。可以结合教学中的知识点,按照“选题——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撰写论文——汇报成果”的流程进行。通过开展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训练科研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成立研究共同体。可以大学生“科协”、“创新论坛”、“挑战杯”、“课题小组”等组织形式为载体。在共同体中,不同研究者在教育和专业问题激发下展示各自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研究知识、研究者人格水平,进而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探究交流中实现互鉴与共享。这既是研究共同体教育科研素质提升的过程,更是每一个研究者教育研究素质提升的过程。

(4)鼓励进行反思和批判。可以以课堂案例讨论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其结构形式是:从现实教育中剪取一个典型片段作为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先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再分析其内在矛盾性和不合理性,进而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对其提出改进意见,或重构一种教育实践范例。

三、开展实践性教学,注重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

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二是师范技能的实习实训。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可根据学生兴趣及教学内容要求,安排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经济问题(如环境、房价、社区发展、收入差距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采取制作活动、社会调查、市场调研、专题研究和课内模拟实践,等等。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课程具有现实意义。要大胆地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自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巩固,提升其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教育实训实习是促使师范生具备教育教学的实践技能、快速成长为一名“准教师”、为将来走上教育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高师院校要高度重视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以适应中学和在校大学生的需要,保证教育实训、实习的优越性充分发挥。一是做好试讲训练和考核,这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要求学生精益求精。二是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从目前的1到3月不等延长到半年。三是实行多元化的实习方式。如时间、地点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分散可以使高师师生及时了解高中教学及教改动态。只有大学师范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学动态,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学的需要。

此外,可以尝试让大学教师走进中学,把新知识和新理念带给中学,促进中学更新知识。还可以尝试让优秀中学教师走进大学,一方面可以“充电”提升自己的层次,另一方面可以给高师学生做一些关于中学教学法的讲座。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促进高师教育实践。①

四、重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新课改的宗旨是进行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研究、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济学说史表明,经济学发展是由其思维方式尤其是研究方法的创新、突破所推动的。经济学之所以成为经世济民的显学,关键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箱”。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头脑来分析问题,使他们养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思维方式具有以下内在规定性:①过程的抽象性。经济学研究对象非常复杂,而且不象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实验和重复检验,决定了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必须借助必要的假定和高度的抽象。②内涵的时代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与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和整个哲学、思维科学的演进密切相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③方法的多元性。经济现象的多样性、多变性、多维性,决定了经济学思维方式多元性。今天,经济学界已孕育、成长为学派林立、分支发达、工具多样的“经济学思维体系”。④学科的交叉性。由于经济学研究的艰巨性和困难性,需要借助多学科知识的力量。目前,经济学、数学、物理学、信息学、统计学等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经济学发展进入“大汇合时期”。在利用自然科学成就的同时,经济学也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社会科学诸学科广泛“嫁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俞歌春.优化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堂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4]靳淑梅.基础教育新课改挑战师范教育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5,(12).

[5]宋景堂.谈谈如何使用新的思想政治教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4).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经济学 新课改 院校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