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剪纸在傣族佛教节日——堆沙节中的应用

【摘要】堆沙节,也叫沙塔节,系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堆沙节是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地区傣族的传统佛教节日,傣语称“广姆赛”。在堆沙节期间,傣族在奘房外大量使用彩色剪纸进行装饰和祭祀,这些彩色纸幡的含义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人们希望剪纸上的图案能飞到佛祖的法界,心中的愿望能够得到实现。这种祈福保佑的形式,是傣族生活中重要的一方面。

【关键词】傣族剪纸;佛教;堆沙节;“喳”与“董”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傣族剪纸

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地区的傣族剪纸源远流长,据考证,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可以追溯到古代傣族在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中使用的纸幡,后来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祭祀、供佛、节日、丧葬、婚庆等方面。

南传佛教传入芒市傣族地区后,印度、缅甸等国的文化艺术也随之源源不断地传播进来,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自然地渗透。同时,还为傣族剪纸艺术带来了奇异而丰富的创作源泉。受到佛教的推动,傣族开始将剪纸应用到佛教祭祀仪式中。在古老的贝叶经中记载了傣族在树叶上剪制各式图案来供奉佛祖。

傣族民间丰厚灿烂的文化土壤,把剪纸这门古老艺术滋养得丰富多彩。如今傣族奘房内外皆有内涵丰富、形式各异的剪纸。在佛教祭祀、佛教节日中也能看到剪纸的踪影。当发生灾病殃痛时,傣族更要制作出各式剪纸进行祈福、祷告。

二、剪纸在傣族堆沙节 ——“广姆赛”中的应用

农历10月15日(傣历1月15日)是傣族的堆沙节,也叫沙塔节,系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傣语称“广姆赛”。节日期间,为了庆祝丰收,感谢风调雨顺,傣族都要上奘诵经、赶摆庆贺。

傣族认为江边的沙子是最纯洁的。每逢节日到来之前,每户人家都要到江边,选一个干净的地方,掏一箩洁净的细沙回来,然后搬运至奘房大院汇集,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将沙子堆砌成一尊较大的佛塔,其他老年妇女精心制作若干小塔,以表达对佛的崇敬。沙塔呈圆锥形,并敲打结实,小沙堆环绕大沙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村寨用真实的、小型化的佛塔来代替主塔(如图一)。然后傣族男子破竹剖篾,用篾条扎四面篱笆墙,将塔群围在正方形的篱笆墙内,并在外围悬挂五彩纸幡。篱笆墙的四角各竖一株芭蕉树和一根带叶的甘蔗,象征丰收和日子甜美。篱笆墙外围堆满了村民送来的各式水果和贡品。

在篱笆墙内,傣族以主塔为中点划分“十”字走道,将地面划为四块。每块地要摆放小沙塔250座,总共1000座。这些小沙塔呈圆锥形,围绕着主塔整整齐齐摆放。据说,沙塔是圣灵所在之地。在傣族信众心目中,沙塔和佛像一样神圣,有着等同的意义。每一座小沙塔上都插着一支彩色小纸幡——“喳”“董”(如图二)。这是傣族最传统的祭祀剪纸,村村寨寨都会剪,剪纸的内容与佛教有关。这些小纸幡的含义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它承载着祈福人的心愿,飞向天堂佛国。

每日早晚,佛寺僧侣为沙塔颂经,全村人也跟着诵经祈福。夜晚来临,傣族老年妇女点燃主塔佛龛里的四盏香油灯,篱墙外围也点燃香烛,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温馨的烛光之中,让人感到祥和与宁静,让心灵得到归属和寄托。此时,傣族男子敲起象脚鼓和铓锣,傣族女子围着场地翩翩起舞,传递浓浓的乡情和欢乐。三日内,全寨人一同在奘房大院用餐。第三日下午清理沙塔,小孩子们以取得塔心钱为吉祥。傣族用虔诚之心去剪制这些用于供佛的剪纸,可见他们崇拜佛、敬仰佛,把佛视为一生的精神支柱。

三、独具特色的艺术祭品——“喳”与“董”

堆沙节期间,傣族大量使用彩色剪纸进行装饰和祭祀。这种形式的剪纸傣语叫“喳”“董”。剪纸面积只有40~60平方厘米,内容多是傣族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奘房佛塔、植物花卉、珍禽异兽等等。图案精细传神、小巧别致,小小的纸上世界,方寸空间,包罗万象。傣族去奘房拜佛时,要带上 “喳”和“董”,一个“董”配两个“喳”,“董”放中间,“喳”放两边,用细绳绑在一起,与其他供品一起供奉于佛前。

横贴于竹签上的长三角形小剪纸条傣语叫“喳”(如图三),是一种用于供佛的小纸幡。大约30~35厘米长,最宽处5厘米左右。常见剪纸图案有花草藤蔓、几何图形等,竹签头上还裹着一些用彩纸剪的绒絮。相传,释迦牟尼在雪山经历了6年的苦行之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于是他放弃了苦行,来到尼连禅河里洗净身上6年的积垢,接受了河边一个牧羊女供养的乳糜,身体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一棵菩提树下盘腿而坐,冥思苦想,发誓“不获佛道,不起此座”,这惊天动地的誓言震得欲界第六天主波旬的宫殿摇晃起来。恶魔波旬非常恐慌,害怕释迦牟尼修行成佛后,他的魔宫就会倾覆。于是他率领80亿部下,来到佛盘坐的菩提树下,用水淹、火烧、刀砍等各种手段,妄图阻止佛觉悟成道,可是都失败了。恶魔波旬气急败坏地命令部下将千万株燃烧的毒箭一齐向佛祖射去。此时的佛已經断尽了贪、瞋、痴等烦恼,内心唯有无限慈悲、和平与包容。射出的利箭刚刚飞到佛祖身边,竟立即化做一枝枝色彩鲜艳的小旗,纷纷坠落在地。任凭魔王风浪再三,佛依然安静如初。恶魔波旬无法冲破佛周身的圣洁之光,无奈之下他只好率部众皈依了佛祖。在释迦牟尼静坐的第七天夜晚,他看见晴空之中的明星,获得了彻底的觉悟,立身成佛。傣族相信,慈悲能化解邪恶,和平能消弭冲突,真诚与包容可以融化冷漠与壁垒。毒箭幻化而成的小彩旗象征着慈悲、和平与包容,它就是剪纸“喳”的来历。

“董”是一支支呈圆头鱼尾状的长方形小剪纸条,也是一种用于供佛的有竹柄的小纸幡。汉族对佛幡的定义是“用竹竿挑起来直挂的长条形旗子”,和傣族“董”的形状十分吻合。“董”的尺寸大约30~35厘米长,6~8厘米宽。剪好后,将其挂在一根事先制作好的弯、细而长的竹签上,恰似渔人用钓杆钩住鱼儿一般。“董”的下半部分最精彩,是傣族发挥才艺的地方。人们以长方形的外框为边界,内部细心挖剪各式图案,例如佛像、佛塔、奘房、菩提树、莲花、牡丹、孔雀、大象、马鹿、凤凰等等。最后,尾巴剪成流苏状,一只精巧的“董”就做好了。

相传,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在鹿野苑度化了第一批弟子,从那以后开始了长达49年传教讲经的活动。一天,佛祖遇见一个正在钓鱼的穷苦渔夫,内心突然产生强烈的怜悯之情。为了挽救这个因造了杀孽,即将召致惨痛恶果的渔夫,佛祖向他讲解因缘果报的真谛。渔夫听后如梦初醒,接受了佛祖慈悲的劝导,发誓永不再造杀生的恶孽。为了表示他皈依佛门的决心,渔夫把谋生的工具——钓鱼竿献给了佛祖,并按照佛祖的教导,刻苦修行,最终证得阿罗汉的果位。渔夫向佛贡献的釣鱼竿就是傣族剪纸“董”的前身,如今它成了傣族敬献给佛的最好礼物。

如今,每逢节日庆典、婚丧礼仪,傣族都会用彩纸剪成“喳”和“董”来敬献给佛祖和各种神灵。剪纸渲染了佛教神圣吉祥的氛围,传达了傣族对佛的崇拜和敬畏之心,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傣族以这种朴素的艺术形式,祈祷幸福之神永远眷顾这一方百姓富裕吉祥,岁岁平安。

四、结语

傣族剪纸披着神圣的宗教色彩,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就像一个地区特有的方言和母语,折射出独特的民族气质和审美情趣。傣族群众用虔诚之心去制作这些剪纸,表达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崇敬和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潞西县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

[2]蚌小云.与傣家如影随形的艺术——芒市傣族剪纸艺术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3]郝云华.德宏傣族剪纸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5).

作者简介:蚌小云(1985-),女,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人,主要从事美术理论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外美术史论及民族民间艺术。

推荐访问:傣族 佛教 剪纸 节日 堆沙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