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思想渊源

摘 要:婆罗门教和早期佛教是古代印度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宗教。早期佛教产生于婆罗门教兴起之后,早期佛教中的一些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婆罗门教的影响,两教教义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重点分析婆罗门教和早期佛教在创世理论和轮回解脱思想上的异同,对加深佛教思想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婆罗门教;早期佛教;十二因缘;轮回解脱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74-02

印度自古以来就是宗教繁盛之地。公元前三千八百年左右雅利安人由中亚西亚移往印度五河流域,通过战争逐渐征服原有土著人,其宗教思想与当地宗教思想融合而成印度宗教。之后雅利安人又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并逐渐东移扩张,到公元前五六纪时,其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在恒河和朱木拿河汇流的地方形成了婆罗门教文化中心。佛教产生前,印度宗教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婆罗门教。

一、早期佛教与印度早期宗教

婆罗门教思想源自《吠陀》教典,该教典涵盖歌颂、梵书、奥义书等。吠陀文化以祭祀为主,所祭之神多为女性神■,有天神、雨神、火神、智慧神等。其祭祀多以自然力为崇拜对象,并用神话和赞歌的方式感恩谢神、祈求多福、供奉祖先、忏悔赎罪、解脱灭苦。早期印度的社会现状、人种和政治等因素,决定了婆罗门教作为民族=国家宗教的性质,也导致了社会阶级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姓的产生。古印度普遍认为四种姓是神造不可改变的,其中婆罗门种姓是“人中之神”。婆罗门教利用其特权地位,力图维持社会稳定与其种姓的神圣性、天意性和不可侵犯性。释迦牟尼降生前百余年间,即公元前五六世纪,婆罗门教之隆盛达到顶点。

当时的印度社会除了传统的种姓制度文化外,各种思潮也风起云涌。释迦牟尼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释迦牟尼太子走出宫门看到人世间生老病死等痛苦,从而激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为寻求人生宇宙真理,他抛下世间的荣华富贵、父母妻儿,最终走上出家修行之路。后来他从反对婆罗门教的过程中发展创立了佛教,在发展自己教义的同时也汲取了婆罗门教的一些理论基础。

奥义书(Upanisad)是印度古代哲学典籍,书中含有“梵我同一”和“轮回解脱”等大量婆罗门思想,是婆罗门教及印度教哲学论证和理论的基础。佛教很多理论都可以在奥义书中找到源头,日本学者宇井伯寿认为“佛教的教说中采取了印度原有的特殊学说,为了方便解释佛陀的根本思想也就遵照了一些原有的学说,并且根据佛陀思想的正确诱导,再透过常识的思考,渐次演进,建立了佛陀的思想立场”[1]26。

二、婆罗门教“梵我同一”与佛教“十二因缘”理论

婆罗门教认为“梵”是“全世界之主”“天地的护持者”[2]55,即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最高实在。世界一切现象,上至梵天的世界支配神,下及各种有情物以及天、空、地三界世界,皆为本体之梵的显现[3]463。世界及一切生命的形式都是从唯一实在流溢出来。《他氏奥义》说“这就是梵,这就是因陀罗,这就是生主,一切诸天神,地水火风空五大,一切细微者、混合者,所有这或那的种子,卵生、胎生、湿生、热生、芽生,马牛人象。无论是有气息者、能走者,能飞者和不动者,都安立在识之上,为识所指引;世界安立在识之上,为识所指引。识就是梵。”[2]57另一基本概念称为“阿特曼”(Atman),即“我”的意思,主张“梵我同一”,他不会变化亦不会消亡,渗入于一切事物之中。该理论顺应了印度种姓下“婆罗门”的统治需要。由于“梵”“我”两词互用,两者实质是一体的。

而早期佛教则颠覆了婆罗门统治的理论基础,否定创世说,主张四性在宗教上的平等,人人都可解脱,缓和了阶级的矛盾,并提出了自己独有的宇宙生成论——缘起论。佛教否定“梵”的存在,认为事物的产生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神■主宰。以此推理必然导致否定我或神的存在,也就是“诸法无我”。在原始佛教中,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这两者意义实则相通,在缘起层层叠叠的条件关系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所以展现出来的是不断生灭变化,就是无常。一切现象总是在升起、变化、消失的相似相续中,没有恒常的存在。《杂阿含经》二六二经说:“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4]67又《中阿含经》卷21长寿王品说:“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生彼,若灭此则灭彼。”[5]23对此梁启超解释为:“他是表示宇宙一切现象都没有绝对的存在,都是以相对的依存关系而存在。依存关系有两种:一同时的,二异时的。异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此为因而彼为果。同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没有绝對的存在,而且没有绝对的因果主从,一切都是相对的。”[6]74故佛教不承认任何形式的神创世论,认为宇宙中没有神的主宰,无论是“上帝”“梵天”都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是婆罗门思想和佛教思想的根本差异。

缘起论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义理,关于人生的探讨有著名的十二因缘说。十二因缘的基础是“苦”,根源是“无明”。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形成,绝非无端而来,人生之苦痛亦然。佛教把人的感受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但根本来讲人的一切感受都是“苦”,这一教义成为佛教全部的出发点。《增一阿含经·四谛品》把苦谛再细分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生老病死四苦是人生自然过程,后四苦为人的主观愿望无法满足之苦。这八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阴”即“五蕴”,佛教所讲的种种“苦”,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苦的真相,并且进一步寻求解决的方法,如何能够离苦得乐,获得解脱,才是最终目的。造成和形成人痛苦的原因是“集谛”,内容可以用“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来概括。苦的根本原因是烦恼,最大的烦恼即“贪嗔痴三毒”,遂导致“身口意”的不善业进入轮回漩涡。因“业力”不同,感得五蕴聚合的形体也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果报差别,如是业报轮回,受诸苦恼。

“因缘”为佛对宇宙人生之认识,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而成。宇宙中的一切皆为因缘关系而存在,又有一切关系而显现。十二因缘中无明是可灭的,而不是婆罗门教所说的事物根本因或主体。“缘起”说是佛教标志性理论,以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之所以发生和变化以及流转过程,后称“业感缘起”,有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称作“十二支缘起”,可由因推果,称“顺观”,也可由果追因,称“逆观”。其中流转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是生、爱、痴。有生就有苦,贪爱是苦最大的根源,痴是人世和世俗世界的最后本原。爱及其先后的触受取等诸支,构成相当完整的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理论体系。《长阿含经〈大本经〉》中解释其中的因缘关系为“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7]7另外《杂阿含经》以譬喻方式说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譬大树根干、枝条、柯叶、苹果,下根深固,壅以粪土,溉灌以水,彼树坚固……生缘老、病、死、忧、悲、恼”[8]79。

以上十二因缘,为佛教一切原理所从出。

佛教以十二因缘解释生命轮回流转,可以视其为对奥义书思想的继承发展。婆罗门教认为宇宙的本体“梵”和人的灵魂“我”本体上是统一的,但也需要消除无明才能达到其目的;佛教的“无明”主要是不明了“缘起”思想,不能够理解事物在本质上就是最高的实体,原始佛教主张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否定了自我实体的存在,其实质和所有理论全部都是围绕缘起理论而展开的。佛陀继承了这一思想,十二因缘思想基本都可以在吠陀经典中找到他们的原形。既然是缘起,也就是迁流变化。自然是不存在轮回主体的,业惑缘起,有了意念和行为就等于有了生死相续的问题及现象——轮回。

三、佛教和婆罗门教的“轮回解脱”思想

“生死轮回”(avrttacakram)观念并非佛教本源,印度古代宗派都有轮回观念。轮回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吠陀和奥义书文献记载,早期奥义书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阿闼婆吠陀》开始提及“业”的思想,“例如当时梵天主张无贪、无嗔,人人希望升天”[1]26。在此基础上便有了善恶业,遂产生轮回之说。奥义书否定了世俗意义,视生命是无限反复的一个过程,并无一个实质性的终点,因而解脱轮回就成为其教义的最高目标。婆罗门教在其教义中强调善恶因果以及生死轮回的思想,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魂,躯体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可以转移到另一个躯体,使之复活。婆罗门教典籍如《梨俱吠陀》《广林奥义书》和《歌者奥义书》等典籍中均有“善恶报应”“轮回转世”及“業力”的记载,本文不再赘述。总体来说,婆罗门教承认轮回这一事实,有趋善避恶的理论基础。除善恶业报外,人也会不停地转生,皆有恒常不变之自我,即所谓灵魂,往来三界五趣。但如能与梵合一,则一切业就会永久消失。

佛教的“业报轮回说”是早期佛教的核心思想,十二因缘是其哲学基础,又涉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链条,现在的果必然由于过去的因,现在的因必将引出未来的果。佛教的创立虽然提出新的理论,但轮回解脱的问题实际上是婆罗门教提出的。宇宙万事万物之生成变化,无不受因果法则支配,《大般涅■经后分》中的《遗教品》说:“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9]901如果认为有因果律,那么即可承认有轮回。佛教“无我论”是不承认有恒常不变自我的,强调“依业而转”的生死轮回。《杂阿含经》中说“众生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众生转五趣轮,或堕地狱、畜生、饿鬼及人、天趣,常转不息。”[10]243《长阿含经》中《弊宿经》卷七说:“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寿命长短,颜色好丑,随行受报”[11]44。由此可见佛教所讲善恶行为可以导致三世轮回的善恶果报,佛教轮回理论在于众生肉体死后,有不灭自体,随轮回而转。“所以佛陀说远离贪爱、说轮回、业报、善业得善果而生天堂,引导身、口、意与正行中。这些离贪嗔、克制身口意三业成了佛陀的基本思想。”[1]26早期佛教和婆罗门教在善恶报应观念上还是大体一致的,但最明显的不同则在于:佛教不承认有实在的我作为轮回的主题,但思想渊源显然吸收了婆罗门思想,另佛教最初提到的十二因缘实际上也是轮回的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佛教虽然从本体上否定了婆罗门教的世界观,但沿用和发展了婆罗门教教义的很多观点与概念,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婆罗门教随后发展成为印度教,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各自的理论体系,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日]宇井伯寿.中印佛教思想史[M].释印海,译.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

[2]黄心川.印度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宋]杂阿含经卷十[M]//大正藏:第2册.求那跋陀罗,译.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07.

[5][东晋]中阿含经长寿王品[M]//大正藏:第1册.僧伽提婆,译.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07.

[6]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3.

[7][后秦]长阿含经卷第1[M]//大正藏:第1册.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07.

[8][宋]杂阿含经284经卷12[M]//大正藏:第2册.求那跋陀罗,译.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07.

[9][唐]大般涅■经遗教品[M]//大正藏:第2册.若那跋陀罗,译.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07.

[10][宋]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955经[M]//大正藏:第2册.求那跋陀罗,译.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07.

[11][后秦]长阿含经弊宿经卷7[M]//大正藏:第1册.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婆罗门教 佛教 渊源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