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分类及部分成语释义

摘 要: 东汉之后,随着佛教的流传,佛语、佛典、佛偈的大量渗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成语逐渐传入中国,让汉语中的成语更加丰富,更加五彩斑斓。在这些成语系统中,根据出处,细分下来,共有七种。本文将按照这七个类别,结合具体例子逐一阐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佛教成语的意思,并从其变迁中感受文化交流的意义。

关键词: 佛教成语 分类 释义

成语是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和普遍流传的固定的语言形式,它具有音节整齐、结构严密、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等特点。汉语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之一,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随着佛教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汉语中的成语也极大地丰富起来。这些成语,有的来自汉译佛经,有的来自我国佛学家著述的禅宗典籍,根据出处分类,有以下七种:

一、含有普及佛教词语,比如“佛”、“法”、“僧”、“和尚”、“菩萨”、“世界”、“众生”、“三昧”、“魔鬼,”、“地狱”等字的成语

比如,“佛”字,佛教中的佛指佛陀,意译为觉悟的人,专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有时也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过去七佛、燃灯佛、阿弥陀佛、当来弥勒佛等,同时又可以引申为佛像、佛号、佛门、佛经、佛典沸土、佛祖、佛事、佛身、佛法、佛骨等。

含有“佛”字的成语有:佛口心蛇、成佛作祖、一佛出世,二佛涅架、佛头着粪、佛眼相看、佛是金妆,人是衣装、泥多佛大、求神拜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拣佛烧香、纶音佛语、急时抱佛脚、无佛处称尊、佛头加秽、不看僧面看佛面、万家生佛、即心是佛、佛面贴金、求佛求一尊、佛面括金、佛眼佛心、长斋绣佛、千佛名经、不看金面看佛面、呵佛骂祖、见性成佛、多口阿佛、借花献佛、无量寿佛、即心即佛等等。例如:

【佛头着粪】

这是禅林用语,指佛像头上附着粪便。这个典故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七》如会禅师(744一823)章所载:故事说,一日,崔相公前往湖南东寺,见鸟雀于佛像头顶上拉屎,便问如会说:“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即问鸟类是否有佛性。如会答道:“有。”崔相国又问:“既然有佛性,那么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如会回答说:“是伊为什么不向鹤子头上放?”即如会反问,那你为什么不向鹤子头上放粪?意思是说,生态的自然平衡是大自然真如佛性表现的一种情况。其后,禅林中多用“佛头着粪”一语来形容本质善而附着不善的事物。现在这个成语也形容类似情况,表示被轻慢,亵读。

二、来源于佛教教义理论的成语

这类的成语有:生老病死、一尘不染、想入非非、打开眼界、因果报应、无上菩提、六道轮回、生死轮回、爱别离苦、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等。例如:

【一尘不染】

语出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干土山中经行,土不着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着佛身。”宋代的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尘,新译作境、境界;指依六根感觉而缘虑之对象、对境。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六根之尘,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根识若皆清净无垢,称为一尘不染。“一尘不染”指修道人六根清净,不受尘俗干扰。《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在皋亭山显孝寺住持。”《红楼梦·第一一三回》:“我想他一尘不染,是保得住的了,岂知风波顿起,比林妹妹死的更奇。”后世援用此一佛家语,转以形容东西之洁净、行为境地之清净、为官之清廉等。十分清洁,谓之“一尘不染”。

三、来源于佛教修行实践的成语

这类的成语有:老僧入定、当头一棒、苦行头陀、面壁功深、本来面目、破颜微笑、当头棒喝、心心相印、面壁九年、面面相觑、拈花微笑、以心传心。例如: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昔时,佛陀于灵山会上,手拈一花,于八万大众之中,唯有摩诃迦叶一人独会其意,乃破颜微笑。此一“拈花微笑”之故事乃成为师徒之间两相契合之典型代表;于禅宗,历代祖师之相传亦多强调超越语言文字之教外别传,此种师徒相契、以心传心之情形,称为传心印、心印,后亦称心心相印。《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编·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代的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五五首:“路隔千里,不约而同,真可谓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会意,如《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它的近义词有: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心领神会。

四、来源于佛教故事传说的成语

这类的成语有:降龙伏虎、一蛇首尾、顽石点头、三生有行、寒号鸟、九色鹿、入乡随俗、女大十八变、飞蛾扑火、如入宝山空手回、门外汉、鸿雁传书、惟我独尊、猿猴捞月、天花乱坠、磨砖成镜、虎溪三笑、舍身饲虎、雪岭白牛等。例如:

【天花乱坠】

传说佛祖讲经说法,感动了天神,天上各色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典出《大乘本生心地觀经.卷一序品第一》。后用以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而不切实际。《二刻拍案惊奇垫·卷一一》:“凭那哥哥说得天花乱坠,只是不肯回去”。《红楼梦》第六四回:“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亦作天花坠地、乱坠天花。

五、来源于佛机仪式、礼节的成语

这类成语有:醒酬灌顶、五体投地、一瓣心香、顶礼膜拜、一灶心香等等。例如:

【顶礼膜拜】

对人尊崇,敬畏直至,谓之顶礼膜拜。如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一时轰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顶礼是佛家最虔敬的礼拜仪式。其法,五体投地,以顶额触地(或尊者之足),翻双掌(表示承尊者之足)。《归敬仪》下释道:“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例如清·张岱《陶庵梦忆·阿育王寺舍利》:“余初见三珠连络如牟尼串,煜煜有光。余复下顶礼,求见形相。再视之,见一白衣观音小像,眉目分明。”顶礼亦作朝拜解释。如《花月痕》第八回:“发愿朝山,航南海,涉峨嵋,前年顶礼五台。”置于“膜拜”,当为我国古代西北部族对敬畏者的礼仪,谓合掌加额,伏地跪拜。见于古书《穆天子传》二:“吾乃膜拜而受。”后连用为顶礼膜拜。

六、直接取自佛教三藏经典的成语

这类成语有:皆大欢喜、昙花一现、梦幻泡影、作如是观、不即不离、不可思议、大慈大悲、认贼为子、空中楼阁、蒸沙做饭、香象度河、盲人摸象、作茧自缚、怨家债主、灰飞湮灭、一弹指倾等。例如:

【不即不离】

出自《圆觉经》:“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百千万亿阿僧恒河沙劫诸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意思是说,行事要合于中道的真如佛性之理,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而不能走向两个极端,这样才能既不会走向做作(即、缚),也不会走向放任(离、脱)。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这个成语现用来指对人的关系或态度,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又用于对事物的描述,既不太露骨,也不过于含蓄。近义词:若即若离。

七、来自中国佛界各种著作的成语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语汇通过书面语流传下来的,在文学艺术作品里面有最突出的表现,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学己经开始影响中国的文学。诸著名作品如《理惑论》、《高僧传》、《大唐西域记》、《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三国演义》等都由各位前辈著名禅师、学者、诗人等创作的,来源于这途径的成语数量比较多而又常用如下:对牛弹琴、打成一片、回光返照、泥牛入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一知半解、百尺竿头、见怪不怪、见兔放鹰、执迷不悟、单刀直入、隔鞋搔痒、骑驴觅驴、众口难调、未足为道、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哑子得梦、一刀两断、头上安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等。

【单刀直入】

禅林用语。提单刀而直入敌阵之意。指禅林师家指导学人,不用智谋策略,舍除一切缓冲之言语,而直接论及问题之核心,以开其心眼。人天眼目卷二(大四八·三一一下):‘大用天旋,赤手杀人,单刀直入,人境俱夺,照用并行。’即为其例。意谓不用任何方法而截断妄想之根源,说破事理,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蚀》:“事情是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也没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单刀直入,我就用话冒她一冒。(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二十一、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卷六。)

综上,佛教成语主要有以下特征:从来源看,有些是出自佛教的教义理论,如三灾八难、生老病死,是佛教对宇宙、人生的解释;有些源于佛教的修持实践,如老僧入定、面壁功深,反映了僧人修习禅定的情况;有些是佛教经典中的名词术语,如梦幻泡影、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有的是汉地佛书的典故,如对牛弹琴、少见多怪,来自我国最早的佛教论著《牟子理惑论》;有些反映了印度佛教的状貌,如沿门托钵(比丘生活方式)、醍醐灌顶(密教仪式);有的是古印度的日常用语,如一箭之地是长度单位,一弹指间为时间单位等等。从构成方式看,主要有三种:佛教词语与漢语传统词汇的结合,如凡夫俗子(“凡夫”是佛教词语;“俗子”也叫俗士,是魏晋时代的一个称谓,指世俗之人)、逍遥自在(中国传统词语“逍遥”与佛语“自在”组合而成);梵文音译为主的佛教词语,如深得三昧、混世魔王;汉地僧人的禅语,如顽石点头、立雪求道、对牛弹琴、少见多怪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这些特征折射出佛教梵语文化对汉文化的渗透与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瑞玟.佛教成语[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2]辞典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中、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3]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三)[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9.

推荐访问:成语 佛教 释义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