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源流考辨六则

内容摘要:一些大型辞书在佛教成语的收录过程中,往往以中土文献为源,结果导致误释成语本义、义项设立不全等问题。文章以《汉语大词典》等四部大型辞书收录情况为基础,结合中土、佛教文献,对“半路出家”等六条成语进行源流演变、释义及义项设立等方面的考释。

关键词:佛教成语 源流 考辨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110-115

汉语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佛教文献。朱瑞玟先生在《佛教成语》中指出:“在璀璨夺目的汉语成语群中,有500余条与佛教有关。”[1]p3足见佛教文献对汉语成语的影响。经笔者考查,源自佛教的成语数量还不止于此。这些源于佛教文献的成语,如果不明语源,甚至以流为源,就可能导致误释成语本义,不能反映汉语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等大型辞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汉语成语数量大、牵涉广,顾此失彼之蔽在所难免,这些辞书仍存在一些语不及源、释义未周等问题。结合佛教文献来追溯佛教成语的源头,能够为辞书的编撰或修订提供最早的成语来源,对于辞书义项的设立尤其是本义的设立及释义提供可靠的语料佐证,为理清成语意义的源流演变奠定基础。文章基于《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等大型辞书的收录情况,结合佛教文献及中土文献,对“半路出家”等六条成语进行语义源流考辨。

【半路出家】

《汉语大词典》“半路出家”条释义作“谓成年后才去做和尚、尼姑。比喻中途改业,不是科班出身。”最早书证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2]《辞源》最早书证同《汉语大词典》[3]p0415。《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释义作“年纪比较大了才去当和尚和尼姑”。书证引《警世通言》——140:“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又“后多用来比喻中途改行从事某种工作,表示不是本行出生”,引例最早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5]p0032

按:此语《辞海》未录,上述诸辞书所引最早项书证均为《京本通俗小说》①,较迟。考佛教文献,东晋时代有“外道出家”一语,亦作“异道出家”。“外道出家”指本非佛教信徒后改信佛教之义,义即“半路出家”,当为“半路出家”的较早来源,“半路出家”是“外道出家”之汉化形式。如: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2:“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有诸外道出家来问汝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如是问者,云何答乎?”’”(02,12b)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2《明咒品》:“释提桓因作是念:‘是诸外道出家百人,欲求佛短,来向佛所。我从佛所受般若波罗蜜,今当诵念。是诸外道来至佛所,或能断说般若波罗蜜。’”(08,543c)

后秦释僧肇《注维摩诘经》卷1《佛国品水》:“一五欲爱,二法爱。外道出家能断欲爱不断法爱,故情有所执。”(38,328a)

东晋法显译《佛说大般泥洹经》卷5《月喻品》:“又作异想,或谓声闻或谓缘觉,或谓种种异道出家,或谓如来为我兴世,然其如来法身真实无有变异,为众生故以方便身,现种种相如良药树。”(12,890c)

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21:“佛在王舍城,有比丘与异道出家,有小因缘与师鬪诤,不舍戒还本异道。”(23,153c)

上所引书证中“外道”或“异道”均指“于佛教外立道者”而言,佛教称佛教以外的教派(如儒家、道教)为“外道”,故“外道出家”指本非佛教信徒后改信佛教之义,含义即“半路出家”。据上辞书所释,成语“半路出家”指“中途改行,另谋他途(即放弃现所从事的行业,改做其他)”之义,与“外道出家(异道出家)”语义相通,可见“外道(异道)”与“半路”义亦相似。

此外,《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对““半路出家””之释义亦值商榷。可以其引例来分析: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警世通言》:“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

上例意谓因读书难成气候而改做生意,很明显“半路上出家”指“中途改业”之义,怎么也看不出成年或年纪大之义来。至于下例,我们可以通过原文来分析,原文如下:

那老尼姑道:“奶奶暂住几日不妨,却不敢久留,恐怕强人访知,彼此有损。”说犹未毕,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问道:“奶奶这痛阵,到像要分娩一般?”郑夫人道:“实不相瞒,奴家怀九个月孕,因昨夜走急了路,肚疼,只怕是分娩了。”老尼道:“奶奶莫怪我说,这里是佛地,不可污秽。奶奶可在别处去,不敢相留。”

从上下文来看,“半路出家”是指老尼原来也许婚嫁并怀孕过,只是后来因某种原因而出家罢了。所以对郑夫人之腹痛深有体会和了解,一看便知是分娩之兆。也无所谓年纪大小之问题。《辞源》该条单列义项释作“比喻中途改行”是很准确的。[3]p0415

需要说明的是,该成语虽源于佛教,但佛教文献未见定型用例。考佛教文献,“外道出家”自东晋始,各个时期均较常用,在《大正藏》共见289例,但始终未见“半路出家”,可见“半路出家”乃是“外道出家”之汉化形式。大致在元明时期,才在中土文献出现“半路出家”这一定型形式。此外,从词义发展的角度来看,“半路出家”是“外道出家”语义的泛化。后来,凡中途改行者,均可称“半路出家”,表义上几乎没有佛教文化色彩了,其语源则可上溯至东晋时代佛教文献。

【辩才无碍】

《汉语大词典》“辩才无碍”条义项有二:1.佛教语。指佛、菩萨等讲解佛法道理圆通,言词流畅,毫无障碍。《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2.泛指能言善辩。《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口似悬河,辩才无碍。”[2]《辞海》“辩才无碍”释义同《汉语大词典》,唯义项第一所引书证为《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4]p5616《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释义、最早书证同《辞海》。[5]p0059

按:该成语《辞源》未录。上述诸辞书释义无别,无误。考所引书证,以《辞海》等所引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为最早,然均过迟。今考,西晋竺法护译经中已经常见该成语之定型式,下略引数例:

西晋竺法护译《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卷1《大感动品》:“菩萨生行,修诸无量,广德净行,等越无量,辩才无碍。以大悲于诸无厌,以诸愿于际无扰。咸当共请此彼,当说诸定正受卓变之行。”(10,575c)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门品经》卷1:“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百,菩萨四万二千——得诸总持,神通已达,圣智弘畅,辩才无碍,三昧已定,无所不博。”(11,770c)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如幻三昧经》卷1:“文殊师利复更兴念:‘善住意天子,于过去佛已造立行殖众德本,入深法忍,辩才无碍,今当与此在世尊前难问讲谈。’”(12,138c)

西晋竺法护译《阿差末菩萨经》卷1:“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辩才无碍,神智妙达不可攀喻。”(13,583a)

西晋竺法护译《顺权方便经》卷1《沙门法品》:“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已逮总持辩才无碍,获无所畏得不起忍,奉无数佛殖众德本,皆志大乘至不退转,弘无盖哀救济十方。”(14,921c)

西晋竺法护译《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1:“唯除一人贤者阿难,菩萨七万二千人①一切大圣②神通已达。逮得总持辩才无碍。”(17,787b)

亦作“无碍辩才”,始见于竺法护译经。如:

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8《御福事品》:“二千江河沙菩萨大士,皆得总持。如一佛世界尘数菩萨大士,逮得无碍辩才总持。”(09,115b)

西晋竺法护译《度世品经》卷3:“于诸文字所演音辞次第如流,承如来威,无碍辩才所度无极。”(10,635b)

故该成语之源头至迟可追溯至西晋竺法护译经,较《华严经》早。

【不即不离】

《汉语大词典》“不即不离”条:1.佛教语。谓诸法相状虽异而性体则一。《圆觉经》卷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盘犹如昨梦。”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七:“但法生时,缘起力大,即一体上,有二影生,更互相望,不即不离。”2.形容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到了夫妻之间便合他论房帏资格,自己居右,处得来天然合拍,不即不离。”黄远庸《政海之一勺》之一:“国民党之对袁,内部不知如何,而表面确止在不即不离之间。”[2]《辞源》、《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等辞书释义、最早书证均同此。又《辞源》义项第二未引书证。《辞海》该条略有不同,原文为:“本佛教用语。《圆觉经》卷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后多指对人的关系或态度,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处得来天然合拍,不即不离。’或用于文学艺术上,指既不着迹,又不离题。”[4]p3779

按:上述诸辞书所录,《辞源》义项二未见书证,当补。依《辞海》之收录情况,此语似有三义,但又有两个问题。第一义项未释,可参其余辞书;义项第三未见书证,当补。如:

清佚名《麟儿报》第四回:“幸尚书细细看完,不禁大喜道:‘此诗引喻精工,不即不离,大得风人遗意。不意孩儿具此灵颖之才,虽道蕴、班姬不多让矣。’”

清黄氏《蓼园词评》:“妙在结二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尚含住。”

另外,考上述辞书之书证,均以唐佛陀多罗译《圆觉经》为最早,未及源。北凉汉译佛经已见此语之定型式。如:

北凉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卷2:“文殊师利言:‘不即不离即是如性。’舍利弗言:‘即是如乎?不即如乎?’文殊师利言:‘即亦是如,不即亦如,不即不离是名如性。’尔时舍利弗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默而还去,诣本坐处。”(21,650a)

故此语之源至迟可追溯至东晋时代,隋唐时期佛教文献此语已经较常见了。如:

隋慧远《大般涅盘经义记》卷9《师子吼菩萨品》:“前中有四,一破佛性住众生中,二如四大下破众生中定有佛性,三如王告下对前第一广明佛性不即不离,四如来常住即①名我下对前第二广明众生不有不无。”(37,855a)

隋吉藏《中观论疏》卷9《成坏品》:“然中道难识,犊子亦说不即不离,方广亦说不生不灭。”(42,138b)

隋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9:“若识此喻,不即不离,宗义明矣。”(33,794c)

【不知不觉】

《汉语大词典》“不知不觉”条释义作“不经意,无意之间。”最早书证引《朱子语类》卷一二○:“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2]《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释义作“没有感觉,没有意识到。”最早书证引《妙法莲华经》四:“令发一切智心,而寻费忘,不知不觉。”[3]p0120

按:该成语《辞源》、《辞海》未录。考上两辞书所引书证,以《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所引为最早,以及此语之源。该成语在东晋十六国时代定型式已经很常见了,下略举数例: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3《化城喻品》:“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盘。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09,25c)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十地品》:“凡夫可愍,不知不觉而受苦恼;菩萨于此,见诸众生不免诸苦,即生大悲智慧,是诸众生我应救护,令住毕竟佛道之乐,即生大慈智慧。”(09,546b)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4《宝王如来性起品》:“彼诸众生,不知不觉,以何因缘、何威神力来生此间?”(09,617a)

元魏菩提留支译《入楞伽经》卷6《涅盘品》:“复次,大慧!有余外道言,诸众生迭共因生非余因作,如彼外道执着于因不知不觉,愚痴闇钝虚妄分别,名为涅盘。”(16,549b)

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35《观天品》:“众生愚痴,不知不觉,以身因缘,多作众恶。身虽破坏,业缚不亡。”(17,208c)

姚秦筏提摩多译《释摩诃衍论》卷3:“于此时中具起四相,不知不觉一切诸法真实之性周遍,建立过于恒沙无量烦恼,而能隐覆自性净心还原无日,是故名为俱有四相。”(32,616c)

另,上辞书之释义不够准确。此语源于佛教,当具佛教文化自身之特色。综合所引诸例,“不知不觉”之本义当指因悟性低或修业不勤等因而导致不能或难以掌握、理解微妙的佛法。后世佛教文献大多亦作此解。如:

随吉藏《胜鬘宝窟》卷2:“于彼彼法不知不觉,是无治也。”(37,55b)

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1:“但诸凡愚不知不觉,不得利益。”(09,470c)

可见该义不仅是该成语之本义,还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中土文献未见此义用例。此外,该成语之定型式唐代才被中土文献吸收。如唐李荃《黄帝阴符经疏·卷中·富国安人演法章》:“缘己之先无,知彼之先有,暗设计谋而动其机数,不知不觉,窃盗将来,以润其己,名曰盗机。”

【明知故犯】

《汉语大词典》“明知故犯”条释义作“明明知道不对,还故意去做。”最早书证引明李贽《与周友山书》:“然弟之改过实出本心,盖一向以贪佛之故,不自知其陷于左道,非明知故犯者比也。”[2]其余辞书释义同此,但所引最早书证时代不同。《辞源》引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十六《律诗失粘》:“如陆放翁字务观,观本读去声,而当时卽有押入平声为放翁所讥者。朱锡鬯(彝尊)诗‘石湖居士范成大,鉴曲诗人陆务观’,下用此事,所谓明知故犯,欲自矜奥博也。”[3]1413《辞海》引郑若庸《玉玦记?改名》:“正是明知故犯,也因业在其中。”[4]3937《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引《五灯会元一五鼎州德山志先禅师》(二0卷本):“(僧)问:‘为什么如此?’师曰:‘知而故犯。’”[5]p0807

按:诸辞书所引书证以《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为最早,但仍未及源。今考,此语当出自佛教文献,疑汉代译经已见此语之雏形,早期往往作“知而故犯”。如:

旧题后汉安世高译《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卷1:“教人杀者,知而故犯,阴怀愚恶,趣手害生,无有慈心。”(14,755a)(又见乞伏秦法坚译《佛说阿难分别经》卷一)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27《乐品》:“世多有行行有轻重举操不同,或有冥契运至不造结使,或有知而故犯以兴尘劳,是以圣人布诫后生。”(04,757c)

梁僧伽婆罗译《解脱道论》卷1《分别戒品》:“云何退分?不除道障碍,离精进人,知而故犯,犯已覆藏,此谓退分。”(32,402a)

唐道世《法苑珠林》卷76:“曹司答云:‘是猛火地狱,拟著持戒不全人,或修善中休人,知而故犯,死入此处。”(53,857b)

中土文献自唐代就有“知而故犯”这一形式:

《尚书注疏·卷十》孔颖达疏:“若有人习于奸究凶恶,败五常之理,乱风俗之教,三犯其事者,虽细小勿得宥之,以其知而故犯,当杀之,以绝恶源也。”

上引书证中,“知而故犯”与“明知故犯”形近而义同,故该成语之源可上溯至东汉译经。但直到宋代才出现定型式。如:

宋黄震《黄氏日钞?卷八十四·回王府佥》:“便为利害所动,明知故犯,错了路头。”

宋妙源编《虚堂和尚语录》卷1:“僧问:‘安居禁足,西天令严,和尚为甚明知故犯?’师云:‘不因樵子径,争到葛洪家。’”(47,992b)

【神通广大】

《汉语大词典》释义作“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强”。最早书证引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贫僧神通广大,法力高强。”[2]《辞源》释义作“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最早书证引《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时眞人四圣锁白猿》二:“倚仗他神通广大,欺负我软弱囊揣。”《古今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般,小圣难以和他斗胜也。”又“今指人办法多,含贬义。”[3]p2276《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释义作“佛教用语,指所具备的法力无所不能。”最早书证为《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五:“伏以维摩居士,具四般之辩才,告以难谐;现广大之神通,卤莽不易。”[5]p1057

按:此语《辞海》未录。田忠侠《辞源考订》:“两书证皆明人无名氏之作,时代过迟,宋元时代早有此语。宋?无名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入王母池之处》:‘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6]p216今考,上辞书所引书证以《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所引为最早,但仍未及源,东晋汉译佛经已见该成语之定型式。如: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6《十地品》:“欲入如来深密法藏,欲观察不可思议大智慧,欲观察诸陀罗尼三昧重令清净,欲令神通广大,欲分别世界差别,欲修诸佛力无所畏、不共法、无能坏者,欲顺行诸佛转法轮力,欲不舍所受大悲大愿,菩萨如是思惟,得入第九地。”(09,568a)

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住经》卷4《妙善地》:“欲令诸神通广大,欲随顺世间差别行,欲修诸力无畏佛不共法,无能坏者。”(10,524c)

此外,东汉译经中已有接近定型式的说法,义同。如:

后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卷2《授决品》:“其心清净行无秽,神通无极大变化。已过诸碍超众智,光明除冥去垢尘。”(13,911a)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2《5出家品》“:诸天奉甘露……无分散意,神通妙达,弃欲恶法……意以清净,成三禅行。”(03,469c)

上两例中“神通无极”、“神通妙达”均形容佛之法力无边、本领高强,形与“神通广大”亦近,疑当为该成语之远源。

参考文献:

[1]朱瑞玟.佛教成语[M].上海:汉语人词典出版社,2003.

[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3]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等编撰.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

[6]田忠侠.辞源考订[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Analyze i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ix Buddhism Idioms

TANG Shi-pu

(School of Lterature and Art,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Guizhou, China)

Abstract:As buddhist idioms were collected in Some large-scale dictionaries, which were always on the basis of Middle-earth literature, as a result, many problems were produced such as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meanings, incompletion of the semantic item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four large-scale dictionaries as The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middle-earth literature and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essay analyze six buddhist idioms in these aspects like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explanation.

Keywords:Buddhist Idioms;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nalyze

责任编辑 何 萍

推荐访问:佛教 源流 成语 考辨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