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知识图谱计量分析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学界公认的权威知识图谱解析工具CiteSpace,从发文量分布、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及合作学者群6个方面全面考察近40年来国内CSSCI期刊与国际SSCI、A&HCI期刊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客观状况。文章认为,首先,尽管国内学界的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依然受到国际学界一定程度的忽视。其次,国内学者的明显优势在于选题眼光和跨学科意识,国际学者在于研究经验与理论建构意识。再次,与国际期刊相比,国内期刊在共被引方面需要加强改进。最后,国内与国际学界均需要加强学术协作。文章进而提出,国内外学界在今后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要从深入理论提炼、加强跨学科研究以及继承和拓展研究方法3个维度继续努力。文章为未来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国内核心期刊;国际核心期刊;CSSCI;SSCI;A&HCI;知识图谱分析

【作 者】陈风华,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香港,999077;赖小春,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2-0081-009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人数达1亿多,聚集区域主要为西部和边疆地区。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也是我国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1 ]中国少数民族在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有重要的地位,为维护国家稳定、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学界公认的权威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结合国内CSSCI期刊和国际SSCI、A&HCI期刊上刊发的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历时近40年(1979-2017)文献,全面考察国内与国际学界研究的客观状况,为今后中国少数民族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和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计量分析回顾

国内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进行了系统研究。杨圣敏认为,近20年来国内民族学研究体现为译介国外新作、基础理论与方法本土化、应用性与对策性(小民族调研,民族发展问题,民族冲突域民族关系)和其他方面(学科史,世界民族,历史学与民族学,民族艺术与宗教,体质人类学)。[2 ]万明钢等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历时研究(2000-2005)领域广泛,研究模式以少数民族与汉族比较为主,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模范较多、原创性少和人员不稳等问题。[3 ]华涛、徐莉分析中国民族学历时研究(2005-2006)影响力指出,民族学影响力显著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4 ]罗鸣春等对中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历时研究(1978-2008)进行文献计量分析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以在校学生为主,研究群体分布在大专院校和医学机构,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5 ]

辛宏伟回顾近2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研究指出,研究以中小学教育阶段为主体,存在主题较为分散和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6 ]严明统计我国民族学历时研究(2000-2008)关键词提出,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教育、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民俗和民族主义。[7 ]赵荔认为,近现代海外中国民族学研究分为3个时期:奠基和形成时期,强调蒙古族和满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研究,注重藏族研究,奠定藏学基础,关注东北边疆地区民族研究;稳固发展时期,敦煌学和西夏学兴起;扩展和深化时期,重视西南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研究。[8 ]陆春萍归纳过去31年(1980-2010)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指出,研究范式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民族认同、民族地区教育不均衡发展和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5种类型,折射中国不断改进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更好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9 ]

Blake等提出,美国的中国民族研究经历从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向功能主义理论的嬗变,未来研究方向转为商业化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全球化、专业术语和边界制造。[10 ]王佳欣、杨志娟梳理近30年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认为,我国学者既从宏观视角研究整个朝代,又从微观视野考察各朝具体人物,但缺少对元明清时期尤其是元朝民族关系思想的探索。[11 ]李龙、支庭荣运用CiteSpace考察我国媒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历时研究(2001-2016)指出,文献作者较为分散,科研机构孤军作战,勇于突破学科藩篱,研究对象以西南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民工和留守儿童为核心,研究方法交叉运用。[12 ]1-11

综上所述,可以作出判断,首先,国内民族学关注的是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学大多是国内学者,国际学者寥寥无几。其次,学界研究少数民族路径的时间往往固定在某一时间段,如历时30年、20年、6年乃至2年,从肇始至今的全局性研究尚未出现。再次,研究遴选的期刊以国内期刊为主,以国际核心期刊如SSCI和A&HCI为研究对象的凤毛麟角。然后,研究方式以人工统计为主,缺乏权威、客观和科学的解析工具如CiteSpace的有力支撑,消释了其研究结果应有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最后,使用CiteSpace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文献目前检索到的只有一条,其使用的CiteSpace版本由于过于陈旧导致其解码功能不够完善,因此其研究结论缺乏足够的完整性和预测性。基于此,本研究能够弥补学界在中国少数民族领域探索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二、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可视化计量分析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学者陈超美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计量分析科技软件。其工作原理是对特定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共引分析与寻径计算,以期呈现该领域知识演化的知识图谱路径,包括对演化动力机制的解析、知识单元之间的共现和领域发展前沿的探测。该软件致力于解析学术文献中蕴含的潜在知识以及在科学计量学数据与信息可视化时代背景中快速发展起来的多元、分时与动态的引文可视化分析。[13 ]2通过CiteSpace分析获取的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知识发展进程及结构关系的图像称之为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CiteSpace用户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用户数量十分庞大。[13 ]7本研究使用的版本为CiteSpace 5.1 R8(官网http://cluster.ischool.drexel.edu/~cchen/citespace)。

推荐访问:图谱 少数民族 中国 计量 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