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展开飞动的诗歌时空

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他们创造出的民间故事里,都把一个个湖泊以诗性的思维比喻为“大地的眼睛”。而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湖,在土著民族口口相传的称呼里,却保留下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们称呼这座湖泊的时候,不是叫做湖,而是唤作青色之海。这个久远的信息,事实上是跟远古时候的造山运动遥相关联。茫泱无垠的蔚蓝色海水在漫长的海陆升沉之后,一部分和古黄河揖别,一部分留在崛起的高原。大海的精血,大海的魂魄,就这样融入这座年轻的大陆,与其他秘密的支流,构造成一座奇异的高原湖泊。

同样,在西方,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人们都说美丽的维纳斯就诞生在海上。

海,于是成为缔造万物的生命本源。

为此有着海一样性情的青海湖,一直以来都在不停地涌动着它的波流。

从来都是这样。

然而,当我们在今天把几个和青海湖相关的时间节点定格下来的时候,我们发现,青海湖涌动的波流里,有了新的力量;青海湖的色彩,有了更丰富的元素。青海湖开始被赋予从未有过的人文魅力。

2007年8月9日这个日子,对于青海这么一个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一个地处偏远的省份来说,充满了沉甸甸的意味。因为在这一天,青海省以这座闻名世界的蔚蓝色湖泊所命名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中国西部高原的青海湖畔诞生。这个活动为此集结起来自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余位杰出的当代诗人。在活动当天,诗人们还联名向世界发布了由诗歌节发起人,时任青海省政府副省长的吉狄马加起草的《青海湖诗歌宣言》。这份宣言以它宽广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具有全球视野的洞察力,把诗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推进到“人类精神世界的前沿”这一高度,优美、简洁、深邃的文字,传递出一个回荡于世界的声音:“我们在这里,面对圣洁的青海湖承诺:我们将以诗的名义,把敬畏还给自然,把自由还给生命,把尊严还给文明,把爱与美还给世界,让诗歌重返人类生活!”

这样的声音,是以往的青海所不能发出的。因为那时候,青海还没有这样的底气,没有这样的自信,没有这样的创意,没有这样的眼光!

在那一刻,青海有声有色地给世界传递出一份惊喜和诱惑。这大大超出了许多人的意料和想象。这个无论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位置上都一直处于边缘状态的省份,怎么会在仿佛是一眨眼之际,就开始发力,加速了她前行的速度?

答案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千载难逢的机缘促成了这一切。中国古老的智慧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古代哲学家还进一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具体来说,青海的天时,就是遇上了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青海的地利,是指她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青海的人和,是指这里的人民,不管有着多么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不同的价值观,总是能够和谐地相处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因为发展和经济、文化上的滞后,青海人身上积蓄着一种穷则思变、穷则思富的强烈渴望!正是这几种元素的联合、集结,让青海开始以崭新的形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其中在精神领域的变化,就是青海在新时期屡屡以她的文化姿态,引起世人的瞩目,一时间,青海在全国乃至国际文化领域,创造出一项又一项轰动事件,打造出一个个立足世界的民族文化品牌。

青海何以能够创造这样一张文化品牌呢?吉狄马加是这样回答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创意,立足于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思考。目前世界上几个重要的国际诗歌节几乎都在欧美,而中国作为一个诗的国度,作为一个立于世界诗歌艺术史并且影响世界文化的国度,创办一个具有世界地位和国际品质的现代诗歌节,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需要,更是新世纪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拥有神奇的自然造化、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充满魅力的人类生活,这是诗歌的基础,也是诗歌的生命之源。青海是人类最为宏大的、而且仍然是活形态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的诞生地和传播地。可以说,青海就是一部辉煌的诗篇,这诗篇,用中国的语言、东方的韵律,讲述人类与自然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理由和目的。通过这个平台,诗歌再次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交流对话的语言。”

刚刚创办的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凭借着“人与自然——多元文化的共享与传承”的时代主题,凭借着它特殊的地域载体和独特、新颖的时代创意组合、闻名遐迩的《青海湖诗歌宣言》,很快就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它不仅被载入当代国际诗歌节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史册,更是成为继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诗歌节。波兰国家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马雷克·瓦夫凯维奇为此评价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东方的一个创举。”

这仅仅是令世人惊喜和翘首企盼的一个开始。

就在首届诗歌节成功举办后不久,无论是青海人还是策划诗歌节的副省长吉狄马加,都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里。青海不是要让世人仅仅看到一个瞬间的精彩,青海人想让世人看到一个不断创造精彩的青海,一个精彩纷呈的青海。

于是,一个越来越成熟的想法在吉狄马加的心中呼之欲出:在青海湖畔,修建一座与当地民俗风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歌纪念墙。很快,一个以吉狄马加为总策划,以青海地方史著名学者蒲文成为艺术顾问,以著名雕塑家张得蒂、舒勇先生为创作设计的一个班底搭建而成。

2008年年底,舒勇先生在接到设计制作诗歌墙的重任后,便一头扎进了这项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文化工作当中。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论证,他遵照吉狄马加副省长的提示,诗歌墙的主体部分采用了藏族石经墙的形式。为了让这一重要的文化工程始终贯穿吉狄马加副省长所要求的质朴、庄重、简洁、大方,他还亲自去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决定用不规则的片石砌筑墙体。这种砌筑的技艺在藏区的石墙、石楼上随处可见,因为这种高超的技艺保持了原始的石味,不做修凿的石块,经过错落有致的搭配,形成一种极其质朴的、不规则的抽象图案。这种形式,最容易与周围的群山草地、石崖河流融为一体,显示出与大自然最大的和谐、相宜的程度。应当说,这个建筑上的创意,让世人在津津乐道秦砖汉瓦的古雅韵味,盛赞唐宋木构建筑的辉煌精巧,惊叹半坡遗址文化意蕴的深厚之余,惊诧地发现了青藏高原上藏族人民创造的这一堪称一绝的建筑艺术。诗歌墙就是把这一古朴、自然的藏族砌墙艺术形式,创造性地移植到了青海省的王牌旅游风景区。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诗歌墙的内涵,诗歌墙在正面的主要位置分别用汉、藏、英三种文字,镌刻上了青海湖诗歌宣言。背面则雕刻着首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获得者胡安·赫尔曼的肖像及简历,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诗人签名……

在诗歌墙四周,还请来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民间艺人,精心雕刻了一些刻有藏族吉祥图案的雕刻石片,这些石片围绕着诗歌墙随意散放,给诗歌墙平添了藏民族民间文化的气息。诗歌墙之后,还树立起三个高大的彩色经幡。一切看上去就像它们原本就属于这里,就像草地上的青草、野葱那样生长在这里。

两年后的2009年8月7日-10日,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青海湖畔如期举行。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中外诗人,在诗歌墙揭幕仪式之后,大家都被眼前崭新的景致所震撼:长40米、高4米的青海湖诗歌墙上,用精妙的影雕法雕刻在庄重、典雅的黑色花岗岩上的世界著名诗人但丁、歌德、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普希金、阿赫玛托娃、惠特曼、聂鲁达,以及中国诗人李白、苏东坡、郭沫若、艾青等,个个栩栩如生,神采兼备。来自国外的一位女嘉宾,看到这独特的样式,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绘画工具,用水彩在画纸上描绘着用神圣的嘛呢石经墙形式砌筑的诗歌墙,描绘着随风颤动的彩色的经幡。

在这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首次评选颁发了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作为第一个荣获这一殊荣的阿根廷著名诗人胡安·赫尔曼,当他在参加活动中看到自己的肖像镶嵌在诗歌墙上,那么逼真传神,他十分满意,并且主动邀请和雕像的设计者舒勇先生合影留念。在合影时,他还把他的手臂搭在雕塑家的肩膀上,涌动在他们各自心灵里的那份跨越了文化的亲密感,艺术家之间彼此的惺惺相惜,化作两个老者脸上灿烂而深沉的微笑。

从那一天起,诗歌墙成为每一个莅临此处的人们必然要摄入镜头的一个景观。关于诗歌节,关于青海的记忆,在这面诗歌墙面前,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从这届诗歌节上,人们获悉:这座诗歌纪念墙将持续记录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和当代世界诗坛的重大事件,因此它是一座动态的、不断生长的诗歌纪念碑,是诗的长城。

这意味着围绕诗歌墙,还要持续延伸出令世人惊叹的一个个文化创意来。

为了2011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盛典,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吉狄马加,再次别出心裁。这一次的创意,是在诗歌墙的东西两侧辟出一块诗歌广场,广场上将雕塑12座史诗雕像,对称地坐落于诗歌墙前方的两边。雕像的材料全部采用庄重、典雅的铸铜雕塑。

为了体现雕塑内容的权威性、代表性和地域性、民族性,外国文学部分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著名翻译家高兴来负责,青海省文联主席班果协调联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专家巴布、彝族著名学者巴莫曲布嫫,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彝族诗人的罗庆春,《民族文学》的副主编李霄明等。专家、学者们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学典籍中,仔细斟酌,既考虑到史诗本身的地位,又要考虑它的世界性、地域性和代表性。就这样,经过有关专家充分的酝酿、讨论选定的题材,分别是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彝族的《勒俄》、古印度的《罗摩衍那》、中国蒙古族的《江格尔》、非洲古马里的《松迪亚塔》、中国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芬兰埃利亚斯·伦洛特的《卡勒瓦拉》、中国傣族的《相勐》、阿根廷诗人何塞·埃尔南德斯的《马丁·菲耶罗》,中国苗族的《苗族古歌》。每个雕像的花岗岩基座上,还将镶嵌上史诗的名称以及精选出来的精彩诗句。诗句除了用汉字表述,还要用与原典相对应的各民族文字。

选择史诗雕塑作为诗歌广场的主体,再一次体现出诗人吉狄马加不同凡响的创意。美学家黑格尔说过:史诗是把民族精神的整体及其各种实际现象都纳入到同一部作品中,它是包罗万象的。而抒情诗,则闪烁着作为个体的诗人或悲或喜或沉静或哀婉的情感,稍纵即逝的情调,内心的欢呼。如果说,诗歌墙上镌刻的精彩诗句,都是个体的吟唱,是独唱,那么诗歌广场上史诗,则是群体的吟唱。而这两种形式,就这样相得益彰地组合在一起,就像一部恢弘的乐曲,把各种声音,不论远的,近的和鸣的,独响的全都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2012年8月12日上午,诗歌广场落成。

从青海湖诗歌节到诗歌墙,再到诗歌广场,我们看到了青海在文化创意上的日臻成熟。这是青海文化开放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成果,是青海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显示综合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象征。

青海湖面积为4500平方公里,绕湖一周是360余公里。古代诗人过去描摹“青海长云暗雪山”也好,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好,都是对青海地理空间的表述。现在因为有了诗歌墙,有了诗歌广场,它的精神的空间陡然之间就变得无法丈量了,这正如法国作家雨果在《九三年》中写下的名句:“世界上最广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推荐访问:青海湖 飞动 诗歌 展开 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