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打样色彩管理效果的密度学分析

长久以来,色彩管理作为实现色彩一致性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本文将以爱普生9880C彩色数码打样机的色彩管理为例,尝试从密度学的角度分析色彩管理的效果。

数码打样机的色彩管理

本次实验的材料与设备:爱普生9880C数码打样机,宽720mm的卷筒纸,打样软件柯达Proofer Viewer,分光光度计爱色丽Eye-One,分光密度计爱色丽528。

色彩管理的三大步骤:校准、特性化、转换。也就是将设备调整到标准状态,以确保其能达到或精确到生产厂商的规范;建立设备的特性文件,以确立设备或材料的色彩表现范围;将设备的颜色由一个设备的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设备的色空间。具体来说,本次实验的色

彩管理过程如下:启动爱普生9880C彩色数码打样机,打开打样软件柯达Proofer Viewer,插上分光光度计爱色丽Eye-One,利用打样软件柯达Proofer Viewer中的设备校正模块进行色彩管理,依次完成最大总墨量设置、单通道最大墨量设置、灰平衡、特性化描述、校准,从而完成数码打样机的色彩管理。

在色彩管理前后,笔者分别打印了本次实验的测试样张IT8.7-3 CMYK i1 (A4)。

色彩管理前后对实地密度的分析与结论

实地密度影响着图像的色彩再现质量。通过测量实地密度值,可以判断出印刷品的阶调再现能力、色彩再现能力和均匀性。因此,本文选取测试样张IT8.7-3 CMYK i1 (A4)中的A列各色块(均为实地色块,如图1所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色丽528分光密度计测定这些色块在色彩管理前后的密度值,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色彩管理前,黑、青、品、黄4个颜色的密度值分别记作V1、C1、M1、Y1;色彩管理后,黑、青、品、黄4个颜色的密度值分别记作V2、C2、M2、Y2。由此可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结论1:色彩管理能校正各颜色的最大密度值

观察各色块的青密度值C1和C2,色彩管理前,黑色块的青密度值最大,而色彩管理后,青色块的青密度最大。同样,这一规律在品红色块和黄色块中也得到验证。

这表明色彩管理使得各色块的最大密度值得到校正,在实际印刷生产中,色彩管理有助于优化印刷墨层厚度。

结论2:色彩管理使得各色块的密度值趋于稳定

比较A4、A8、A12、A16四个黄色块,色彩管理前Y1值分别为0.97、0.98、1.00、1.03;色彩管理后Y2值分别为1.19、1.19、1.21、1.20,密度值趋于稳定。同样,这一规律也体现在其他颜色的色块中。

这表明,色彩管理使得同一色块的密度更加稳定,有利于印刷过程中的墨量控制。

结论3:色彩管理使得印刷阶调再现能力增强

观察色彩管理前后各实地色块的密度值不难发现,色彩管理后,各实地色块的主密度值均有明显增加,而副密度值却变化不大。

这表明,色彩管理后,各颜色的密度再现范围增大,有助于印刷阶调再现。

通过实验,笔者发现色彩管理不仅能实现印刷色度学上的“所见即所得”,在印刷品密度方面,还能完成各色油墨最大密度值的校正,使色块密度值趋于稳定,增大彩色印刷的颜色再现范围。

推荐访问:打样 密度 色彩 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