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可实现经济多样化增长


打开文本图片集

应大力引导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发展,如产品研发、信息支持等,

促进我国经济转型。

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刚把“推动新兴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列入下半年经济工作,次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便就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公开征集政策建议。同一天,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半年度会议上表示,今年银行贷款将向包括新兴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内的多个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行业倾斜。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服务业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之后,释放出来的国家将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信号。

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份额,也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中国近期公布的行业数据凸显出经济发展的异速格局,其中资本密集型的旧经济行业饱受低效之苦,而众多现代服务业则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发展服务业可以实现多样化经济增长来源,支持制造业结构升级,避免出现“中等收入陷阱”,创造就业,增加高端就业机会,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污染等,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通过投资和出口拉动,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虽然一枝独秀,但是外需不足,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今年也逐步进入下行通道。从GDP贡献率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长期是投资排在首位,消费第二位,而贸易(尤其是服务业贸易)仅居第三。20世纪80年代,消费曾经一度领先,2012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再次超过投资,但现在消费拉动开始出现颓势。

仅就所谓的“三驾马车”看,外需下降虽然由一部分内需顶了上去,但这部分内需是政府主导而非民间投资所产生,而政府投资比重过大,原本就是中国经济结构的一大失衡。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用一种失衡取代了另一种失衡。就民众消费而言,虽然近期略有增长,但并没有大幅度提升,而且要让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即使改革得法,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为此,有经济学家提出,中国经济转型三大支柱之一是从制造型的出口发展走向发展服务经济。现在中国一般工业产品供应充足,一些行业还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现象,而服务业许多领域却供不应求。服务业需借助新一轮城镇化和对外开放的契机,打破各种限制服务业发展障碍,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提高GDP中的服务业权重,真正实现投资、消费、贸易三驾马车协调共进的发展道路。

现代服务业包含着众多子行业,如环保行业、传媒行业、医疗服务、软件服务业等。当前行业大部分细分领域正处在导入期或成长期,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未来将享受巨大的成长。

其中,新兴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新兴服务业指的是原本基本空白或规模较小,而目前需求潜力大、发展较快的服务性行业或业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产生。最典型的是随着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价值链的分解,原来在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测试等环节开始剥离和独立,形成新的业态,催生了部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和崛起。如IT服务公司、消费电子设计公司、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等大量从传统产业价值链上分解出来的专业研发、设计公司,成为新兴服务产业发展的亮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新兴服务业发展战略》显示,新兴服务业既是资本主要追逐的投资对象,也是消费者热捧的需求对象,有较大的价值增值空间。比如:通信增值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产业、新媒体资讯、高端旅游、高端养生等新兴服务业。

以现代服务业最具时代标志的电子商务贸易活动为例。电商之间白热化竞争近年来愈演愈烈,在其背后,70%以上的网购业务需依靠快递来完成,网络零售产生的包裹量已占到快递服务业务总量的近六成。快递和电子商务的同步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典型模式,即“捆绑式进步”。

打破服务业供给瓶颈

事实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工业化末期,各国往往会经历服务业就业占比逐渐超越第二产业的过程,而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提到的“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未来服务业理应成为决策层实现保就业目标的突破点。而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理清存在的问题,破除瓶颈、把握机遇。

当前,发展服务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在于供给不足。例如在家政、物流等多个行业中,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且不说万元难求的月嫂,就算是普通的家政服务人员,想要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也并非易事。而每逢节假日,保姆荒、快递荒更是让许多人叫苦不迭。因此,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是当前政策的当务之急。

要打破供给瓶颈,一方面需要提升服务业的劳动薪酬和保障,虽然近几年服务业整体薪酬有所提高,但与制造业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要让服务业的劳动者更有尊严地劳动。目前,在某些服务行业,不仅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不完善,同时社会认可度也偏低,这些因素都使得劳动力不愿意进入相关行业。但这些改变都不是靠服务业自身发展就能改变的,需要有更多政策倾斜和制度变革。

此外,在过去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多涌向了餐饮、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虽然传统服务业能够为就业提供大量岗位,但从长期的角度看,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增长空间更为广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占比还处于偏低水平。因此,未来决策层应该花更大力气引导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发展,如产品研发、信息支持等,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

展望未来,服务外包将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预计2015年,服务外包产业可为中国贡献14%的GDP增长,形成“制造经济+服务经济”的双轮驱动型经济发展格局。依据联合国贸发会估计,未来5年~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保守估计将达到1.65万亿~1.8万亿美元。然而,目前中国服务外包尚处于发展阶段,未来中国服务将无法避免与国外服务贸易的优势国家竞争,而中国服务外包水平赶超优势国家尚需时间。

要增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强化服务市场竞争,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要打造服务出口基地,要按照不同类型服务的特点,积极探索与打造服务出口基地,形成服务出口产业集群。

与时俱进永远都是最强商机。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这个时代特有的脉搏和商业旋律。互联网时代的服务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每一行的创新都是一种鲜活,每一处的商机都是转瞬即逝,永远无法纸上谈兵。未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努力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给力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专职研究员)

推荐访问:多样化 服务业 增长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