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方法论在新闻传播学的运用

【摘 要】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西方学术界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本文探讨了后殖民主义的概念、理论由来、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在新闻传播学的运用以及在中国的运用。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方法论;新闻传播学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西方学术界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一种广泛的学术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新问题。这一思潮是在对殖民主义的长期反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葛兰西、法农、福柯、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莫汉蒂和汤林森等等。

一、后殖民主义概念

后殖民主义可说是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就时间问题而言,不确切年代的划分是后殖民主义的特点之一,因为确切的年代划分恰恰是后殖民主义所抵制的本质主义的方法;就地域而言,后殖民主义把移民殖民地、非移民殖民地以及包括美国国内的有色人种全都囊括了进来,这样,被殖民者占领过的国家和未被殖民者占领过的国家之间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就被忽略掉了;从论题而言,后殖民主义广泛涉及文化与帝国主义、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再现、第三世界的文化抵抗、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种族、阶级、性别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总之,后殖民主义是指已经结束了从前的殖民统治,但是跨国资本主义对这些国家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仍然在经济上进行资本垄断,在社会文化上进行“西化”渗透,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习俗。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者“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各种后果”。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由来

二战后,亚、非、拉大批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在殖民主义时期,殖民统治者把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进行扭曲性解释,使殖民地国家的人们失去代表自己发言的权利并被迫接受这种扭曲性解释,以至于在独立后这种扭曲性解释的流毒还依然存在。因此,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进行文化建设,把殖民主义扭曲了的文化传统重新确立起来,并创造新的文化形态,便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自我身份认定、建立民族国家等问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民族国家内部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这些都要求深入研究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民族主义文化与前殖民时期的传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的差异主要通过其文化表现出来,而且西方国家在向全世界传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输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上这些都促成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形成。

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非洲大陆,此时的非洲在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形成了一股殖民主义批评话语。代表人物有法农和阿契比等人。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都研究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对他们影响很大。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被认为是迄今对帝国主义阐释的最为透彻的经典著作。

葛兰西文化霸权思想: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思想影响也很大。文化霸权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福柯在《知识考古学》等著作中提出,不存在绝对客观知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始终与权力纠葛在一起。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分。这些思想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前提。

三、代表人物及主张

在后殖民主义批判者中,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无疑有着最大影响,他的理论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其批判的锋芒直指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的著名理论就是对“东方主义”的建构和对西方自十八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东方学”的批判。其1978年出版的《东方主义》一书则被公认为后殖民主义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论著”,直接开创了后殖民主义研究领域。在书中通过将文化和政治两个知识领域联系起来,对福柯的“话语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认为东方主义是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形式,通过使东方成为西方属下的他者,东方主义服务于西方对东方的霸权统治。“东方主义”作为一个“被建构的”概念,实际上与地理意义上的东方和东方人毫无关系,它体现了东西方关系中实际上存在着的某种不平等的关系,是西方人出于对东方或第三世界的无知、偏见和猎奇而虚构出来的某种“东方神话”。

在1993年出版的《文化和帝国主义》一书中,赛义德的批判直指以美国为代表的新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在他看来,“‘帝国主义’指统治着远方领土的居主宰地位的宗主国中心的实践、理论和态度;作为帝国主义的直接结果的‘殖民主义’则是在远方的土地上从事殖民实践……直截了当的殖民主义业已完结;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帝国主义仍然滞留在老地方,留在某种一般的文化领域里,同时也从事着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但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却从来没有间断过,单凭大规模的武装入侵在当今时代已很难达到其效果,因而他们便变换手法,“通过文化刊物、旅行以及学术讲演等方式逐步地赢得后殖民地人民”。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作为后殖民理论的另一位颇有影响的代表,以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著述的翻译者和阐释者而著称,她对西方主流文化的挑战和批判仍然局限于西方文化语境之内部,尽管她不时地指涉印度的非殖民化进程和反霸权斗争,并试图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声张正义。但是正如她自己所表明的,她的“灵活”的立场和态度致使她常常扮演多重角色,“我想为后殖民地知识分子对西方模式的依赖性辩护:我所做的工作是要搞清楚我所属的学科的困境。我本人的位置是灵活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我太代码化了,女权主义者认为我太男性化了,本土理论家认为我过于专注西方理论”。

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后殖民批评策略是以一种介于游戏性和模拟性之间的独特方式来削弱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也即表面上在模仿西方话语,实则通过这种戏拟削弱并破坏了西方的思维和写作方式的整体性和一贯性。这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不同的场合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予以抨击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总是通过对帝国话语的模拟来产生出一种相对于前者的权威的杂体,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解构和削弱权威的力量。

四、后殖民主义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由殖民主义和西方统治者所造成的知识形式和社会本质理论来观察问题,分析自己民族的文化,从而在精神深处被殖民化了。(1)反对主人叙事,主张特化研究;(2)反对文化帝国主义,主张文化多元主义;(3)否定当今流行的现代化叙事,主张社会发展的多元化;(4)由强调民族性进而发展到强调主体性,受西方文化侵略的广大人民,包括国内资本主义,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尤其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强调主体性是要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自觉维护自己民族文化的尊严,不做西方文化帝国主义之奴隶;(5)否定基础主义,主张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的方法论,认为基础主义是一种独断主义,是一切文化霸权主义的哲学基础,

五、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后殖民理论的全球影响主要包含西方与非西方两方面。在西方,就是如何真实地去认识非西方世界,更清楚地说,如何在知识与权力这一矛盾统一的动态系统中去认识非西方的真谛。由于后殖民理论本是西方思想逻辑的发展结果,它带来的思想反思和思维跃进既显震憾又属正常。在非西方,它带来的是各非西方文化对自身进入统一世界史以来的现代化历程的反思,由于后殖民理论强调非西方文化自我的被遮蔽,被西方按西方的方式所书写,为西方它者的话语所主宰,它激起的理论震憾和实践浪花是多样复杂的。

对作为全球主流文化的西方理论来说,如何在真实地认识世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构筑一个面向未来的新的全球化理论结构,后殖民理论有利于西方去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层层种种表面包裹着的各文化的特殊性,揭示出一种现代景观下面的民族深层性格(民族无意识),在这一方面,亨廷顿有关世界的冲突是三大文化(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教文化)冲突的理论可以说在内在理路上与后殖民理论异曲同工和殊途同归。当然与亨廷顿的理论一样,在这一意义上,后殖民主义是全球化理论更新前的理论阵痛。

对非西方文化的理论来说,提出尖锐的问题,非西方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断裂,非西方文化自身的进程在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扩张中被突然打断,而卷入全球进程。他们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很大的距离,从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总是造成不同程度的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另外,又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现代化,传统的东西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现代化形式上不断涌出。比如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五四全盘否定传统和新儒学高唱宏扬传统的二元对立。传统与现代的纠缠,在非西方文化完成现代化之前,将一直是一种未愈的心病。

六、后殖民主义对新闻传播学的意义和启示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很强意识形态色彩的文化批判理论,也是一种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国家传播中,了解国际传播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以及国际传播和国际关系的确立意义十分重大。后殖民主义对新闻传播学有深远影响。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于1960年的《关于理解新媒介的报告》中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整个地球的时空已经缩小成一个村庄,“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人们如何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如何保持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后殖民主义倡导非西方新闻话语的建立。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传播新秩序尤为重要。而首先就要求话语权的建立。非西方国家的劣势地位源于话语权的缺失。媒介应利用话语形式建构基于事实的国家声音,而不是利用话语权制约事实或定义事实形成霸权。非西方国家要利用有利条件充分实现自己的话语权。

另外,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对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的讨论。由于它关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不平等结构以及由此形成、扩大和加强了的跨国支配,避免文化帝国主义,倡导非西方国家的话语权至关重要。媒介帝国主义指任何国家媒介的所有权、结构、发行、传播、内容、单独或总体的受制于其他国家的媒介利益的强大压力,而未有相当比例的相对影响力。西方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对新闻的获取、采访权来影响新闻传播,通过议程设置来塑造西方政府的良好形象。了解这一基本事实有助于我们透过信息传播的现象看到其真实本质,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七、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当前,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学批评家十分关注中国文化和文学语言中出现的“殖民化”现象,甚至认为我们的文学批评患有一种“失语症”(曹顺庆语)。所谓“第三世界文化”(Third World culture)这一术语之所以在中国的语境下广为人们谈论,主要是由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影响以及他基于西方的视角对作为一种民族寓言的第三世界文本的阅读,同时也因为就后殖民主义问题在学术界展开的讨论。

众所周知,自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仅西方文化思潮和文学思想蜂拥进入中国,而且这些思潮几乎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消费文化、大众传播媒介和广告事业。尤其至关重要的是,中国的文学语言一直有着简洁、典雅、畅达等特征,充满了蕴含丰富的典故和优美的意象,读来颇有节奏和韵味,而现在却已经不可避免地含有了杂质甚至被“欧化”了。中国文学语言的这种“殖民化”实际上也正是文学话语的革新,它并不带有任何贬义,而被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有助于中国当代文学接近世界文学的主流,因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在那些恪守传统文学教义的人看来,这无非是一种“文化殖民化”的现象,究其本源,应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革新。因为在那场运动中,传统中国文化竟然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精髓荡然失却了。因而我们不得不面临这个问题:难道中国文化果真“被殖民化”了吗?这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化界和文学界辩论得很热火的一个论题。

在当代中国存在着后殖民主义研究的误区。诸如:强调后现代与后殖民两种“后”之不同,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强调西方权力中心,而后殖民主义则是反对西方中心霸权,再就是,认为后现代与后殖民是西方人的东西,中国人应该拒之门外而扛起民族主义大旗。如果不弄清楚后殖民主义的前提是对现代性的深刻反省,简单地将之看成为东西方之间的对抗性意识形态,则可能会出现一种过时的冷战意识,这样的后殖民研究恰好是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继续,甚至是新殖民文化研究,而并非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我们在民族主义现象背后往往会触及到更多的问题,诸如:后殖民后现代是否真正能够给中国提供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新支撑点或新价值选择?用后现代性去反现代性,是否可以使中国获得一种超越西方权力模式的正当形象,挪用后殖民主义的颠覆、反中心与反权力的解放性话语,在文化多元主义中消解文化身份的焦虑并获得国际性地位。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2][美]爱德华·W2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美]麦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美]杜赞奇《后殖民史学》,载《中国学术》2002 1/总第九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杨乃乔等译《后殖民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著、陈仲丹译《后殖民理论——语境 实践 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童庆炳主编,王一川、曹卫东副主编《文化与诗学》第一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访问:方法论 殖民主义 传播学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