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略论

摘要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修辞批评,是当代西方修辞批评关注的焦点,它的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修辞学领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对修辞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的含义、流派、理论基础以及其批评模式,进而阐明,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修辞批评是21世纪修辞学界的一大景观。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修辞批评 理论基础 批评模式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1925年,美国著名的修辞学家Herbert A.Wichelns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Oratory”的文章。在文中,作者界定了文学批评和修辞批评,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修辞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标志西方修辞批评的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来,修辞批评(Rhetorical Criticism)已由一种模式演化成了多种,诸如戏剧主义修辞批评、心理修辞批评、女权主义修辞批评、体裁修辞批评、社会运动修辞批评等。其中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Postmodern Criticism)在美国修辞批评法范式的家族中属于新生力量,它的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修辞学领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对修辞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当代修辞批评关注的焦点。(王旭东,2008)

二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

在解释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的含义之前,首先看一下什么是修辞批评。修辞批评是一个系统地探讨和阐释修辞行为的过程。它基于新修辞学的定义,解读社会生活。因为今天的修辞已不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修辞,即不是“修辞手法”意义上的“修辞”,而是界定在运用一切符号行为(也即象征行为)去劝说听/读者或在他人身上诱发合作。这就是当今西方流行的修辞观。修辞的研究对象可谓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我们的生活环境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象征环境,也就是一个修辞环境。(常昌富,1998)按照这样的修辞观,修辞批评顾名思义是指对人们用符号尤其是语言去影响他人或诱发他人合作而进行的评论;修辞批评可以涉及一切话语(语言的和非语言的)。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又是如何定义的呢?简而言之,就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修辞批评。它的主要特征是研究修辞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作用。关注的焦点是言语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反对文化统一观,维护文化多样性,其目的是论证权力文本如何构架社会现实,又如何被解构。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兴盛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常被称作 “批评修辞学”,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探究修辞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作用,因而包括两个主要流派:意识形态批评和权力批评。(温科学,2006)

三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和哲学思潮,它的产生源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潮发展至今,所涉及的理论派别繁多,其内部也是学派林立、观点纷呈,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福柯、利奥塔,德国的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美国的奎因、杰姆逊等。作为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流行思潮,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各个领域进行了反思和重构。

20世纪初以来的新修辞学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它以理查兹(I.A.Richards)和伯克(Kenneth Burke)等人的修辞学理论为代表,运用话语和象征来解读社会生活。从其发生的思想背景来看,新修辞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对语言、符号、意义、知识、真理等概念的重新思考分不开。当代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本质的重新认识为新修辞学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语言远不是经典的结构主义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稳定不变,它并不是一个包括一系列对称的能指与所指的含义明确、界限分明的结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的工具。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的表达与交流。新修辞学所要研究的是如何使符号使用者的感知和见解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和传达技巧表现出来,而被符号接受者认同、理解进而采取行动相应、相合。(鞠玉梅,2008:17)

后现代批评修辞理论注意分析修辞话语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认为从话语中可透视出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权力是无处不在的,而话语作为语言被构型为一种权力形式;修辞是一种政治行为。这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以福柯为代表,后现代主义认为一切被认为是理性的话语都是权力的产物,因而都体现着权力关系。(鞠玉梅,2008:18)

四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的两个流派简述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是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修辞批评。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兴盛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探究修辞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作用,它包括两个主要流派:意识形态批评和权力批评。

1 意识形态批评

1980年,Michael Calvin McGee发表了题为“The Ideograph:A Link Between Rhetoric and Ideology”的文章,为修辞批评的意识形态范式奠定了理论基础。两年后,Philip Wander相继发表了“The Ideological Turn in Modern Criticism”,标志着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的正式成立。

所谓意识形态修辞批评是指对修辞话语中那些决定人们对社会各方面阐释的信念体系进行的评论,或者说对决定某一群体行为的基本社会、经济、政治或文化兴趣的信念体系进行的评论。用修辞三角来解释:传统修辞学研究个体的修辞者用修辞话语去劝说听读者,使其像修辞者那样所思、所行。如果把修辞三角的一角——修辞者——替换为意识形态,这时的修辞三角可解读为某种意识形态通过修辞话语影响或者“劝说”听、读者(或社会上的人),使其以某种方式行事。这样,修辞的意识形态批评就是阐释这种修辞三角的关系,即意识形态、修辞话语和听读者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批评范式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任何文化都有多种意识形态存在,并都有可能出现在修辞话语中,这些意识形态中有的在某种文化中支配另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就会出现一种居主导地位的世界观。需要提及的是,在后现代,修辞话语可以指一切形式的人类意志的产物。(邓志勇,2007:24-30)

意识形态批评范式受益于诸多理论。符号学无疑对意识形态批评范式影响巨大,符号是替代其他事物的单位,因此具有意义。事实上,一切事物都可看作是符号。作为对符号及其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的符号学,对意识形态批评的贡献体现在它提供了探讨意义载体的符号和意识形态之关系的方法。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批评影响很大。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思想的反叛,利奥塔在其著名的《后现代状况》中曾将“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姚大志,2000:4)。这里所谓的“元叙事”就是指启蒙关于“永恒真理”和“人类解放”的故事。后现代主义否认有客观的、普遍的真理,否认有客观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人生活在带有偏见的语言之中,知识是通过这种远非客观的语言建构的。后现代主义对修辞批评的意识形态范式表现在它促使批评者寻找在由语言建构的意识形态笼罩下的知识。意识形态批评主要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而来,从某些批评范文来看,还未形成明显的批评模式。

2 权力批评

“权力”,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大师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将其定义为:散布于整个话语构成中的各种因素关系的总的体系、过程或网络。而权力批评就是基于福柯权力理论而提出的一个修辞批评模式。福柯在其代表作《知识的考古学》中提出了“话语构成”(Discursive formation)这一概念。福斯和吉尔将福柯这一概念中所含的五种理论成分:话语行为、规则、角色、权力和知识组合起来构筑了一个权力修辞批评模式,并以此对迪斯尼乐园进行了详细分析。(袁影,2008)

福柯的权力观相当广泛,权力与知识和话语不可分,权力产生和话语但又受其诱导,而“系谱学”的核心是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正统政治学认为,权力与知识是不同的东西,权力追求利益,知识追求真理。与正统政治学相比,福柯主张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是内在的,两者密不可分。一方面,权力在知识层面同在利益层面一样会产生出后果,即权力产生出知识;另一方面,知识以权力的形式发挥其功能,并且传播权力的影响。(姚大志,2000:394)

五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操作的一般方法

一般来说,修辞批评有三个目的:(1)准确有力地描写话语,以便使读者清楚地了解独特的个体话语的品质或话语类型;(2)分析话语的内在因素及技巧,描写话语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以及劝说力量对它的影响;(3)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话语进行评价,让读者了解评价的依据。(温科学,2006:105)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模式是福斯等人从福柯的话语理论中归纳出来的一个话语分析模式。福柯在《知识的考古学》、《事物的秩序》及《性史导论》等著作中表达了他的话语理论。他指出,“话语不仅来源于某个作家某部作品的思想,代表超常的精神,也不仅仅是阅读、写作的过程,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反复无常、难以捉摸的但能展示某种物质内容的活动”(温科学,2006:284)。在此,他将话语看作是活动,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大大拓宽了传统话语的范围,而福柯主要通过话语行为、规则、角色、权力和知识这五个概念来阐明其话语构成理论。“话语行为”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那种因遵循特定规则或通过了适当的检验而在某一文化中被认为是对的话语;“规则”是支配话语构成的原则或程序;“角色”为话语构成所创造,并且受其制约,即修辞者在哪一种话语构成中处于某种角色时有发言权,而在其他角色中则没有;“权力”,福柯将其定义为:散布于整个话语构成中的各种因素关系的总的体系、过程或网络;而“知识”是因个人充当某种角色而产生的话语,是遵循具体规则的话语,是涉及话语构成中某些权力关系的话语。

然而,后现代修辞批评的一个普遍特点是批评者不但关注修辞策略,而且更加关注修辞目的;福斯在新版《修辞批评:探索与实践》中甚至认为意识形态批评者的首要目标是发现和揭示深藏于文本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以及那些在文本中被失声的意识。(袁影,2008)

六 结语

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在今天的西方影响深远,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修辞批评是21世纪修辞学界的一大景观。做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一定要紧紧把握意识形态在修辞运作的渗透,否则难于清楚地揭示修辞与意识形态、修辞与知识、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Black,Edwin.Rhetorical Criticism:A Study in Method[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2] McGee,Michael Calvin.The Ideograph:A Link Between Rhetoric and Ideology[J].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1980(66),pp.1-16.

[3] Wander,Philip.The Ideological Turn in Modern Criticism[J].Southern States Speech Journal,1983(35),pp.1-18.

[4] 邓志勇:《美国修辞批评:范式与理论》,《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 常昌富:《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三联书店,2004年版。

[7] 鞠玉梅:《新修辞学的后现代特征》,《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8] 姚大志:《现代之后》,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9] 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 王旭东:《意识形态修辞批评略论》,《时代文学》,2008年第12期。

[11]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版。

作者简介:王旭东,男,1977—,河南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方修辞学、语篇分析、英语写作,工作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访问:略论 后现代主义 修辞 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