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考古

2000年2月,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发现了一座西汉时期的墓葬,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墓葬至少有8米深,从墓室的规模和大量精美的随葬品看出,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墓葬,考古学家初步判定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一座王侯级墓葬。

随着老山汉墓“重见天日”,一个个历史谜团随之而来。墓棺开启之后空无一物,而在前墓室却发现了一具尸骨,它是不是墓主人呢(图1)?

⑴棺椁外凌乱的尸骨证明盗墓者的光临

经鉴定这是一具女性尸骨,年龄30岁左右。但关于尸骨的种族、身份却出现了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潘其风教授判定女尸是中原汉族人。而另一个单位在对尸骨进行了颅骨面貌复原后,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是一位来自西域美女的古尸。

朱泓(吉林大学考古DNA实验室教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我们吉林大学边境考古研究中心联系,委托我们和他们合作,共同对老山汉墓的人骨进一步研究(图2)。

⑵朱泓将为我们解开古尸之谜

朱泓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他多年来致力于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种学、古病理学的教学和研究。1998年在他的倡导下,建立了我国考古学界第一个从事古DNA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吉林大学考古DNA实验室。

朱泓:21世纪世界考古学,有几个前沿领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领域。其中一个就是“分子考古学”,是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考古学的问题,主要就是提取DNA。

古DNA就是从考古发掘出的古代人类和动物遗骸,以及古生物化石中提取的古代生物分子。人们把古代DNA数据与现代基因库中的数据资料相比对,可以探讨人类的演化与迁移等重大问题(图3)。

⑶DNA是打开古尸之谜的一把钥匙

发掘清理墓室填土时,发现了大量木头垒起的木墙。考古工作者非常惊喜,因为这种墓室结构就是历史记载的西汉时期,皇室成员才可享用的,被称为“黄肠题凑”的厚葬形式。墓主的皇族身份确定了(图4)。

⑷墓葬的形制证明墓主人的身份

继续挖掘时,古墓越往下越小。而且墓葬的上面比较精细,下面却越来越粗糙,这奇怪的现象似乎也预示着墓主人身份的变化。当把墓棺徐徐打开时,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棺内居然空无一物。

朱泓:通过发掘发现,这个墓很有可能在古代就被盗了。

在墓葬前室西南侧,考古工作者意外发现了一具尸骨,头向东南方向,身体呈俯卧状,一只手臂放在背后,有明显的被拖拽的痕迹,有人猜测是盗墓者的尸体。

朱泓:因为盗墓贼之间为了争夺财富,互相残杀。有的人先上来,一旦把东西拿到手,他就把盗洞封死了,少一个跟他分赃的,这种情况也是可能的。

但是接下来的考证,却让所有人吃惊。专家们发现,在尸骨右侧的肋骨部位有株珍珠花,玉带钩小巧玲珑。而漆案下已经压碎的漆器残片有些也是首饰盒上的饰物。综合显示,这具尸骨应该是一位女性,而且很可能是一位西汉王妃(图5)。

⑸残落的随葬品碎片是墓主人的名片

2002年10月23日,这具尸骨被运送到了朱泓的考古DNA实验室。

这项工作交给朱泓来做,并非偶然。小学时的朱泓就对医学、生物学等很感兴趣。中学毕业后,曾在吉林卫生学校当了四年的解剖学教师,直到1978年考上大学。

朱泓:小的时候,我就对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非常感兴趣。我想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是从猿变来的,那么从猿到人的中间环节究竟是什么样?为什么从猿能够发展成人?对这些问题我非常感兴趣。

由于当时学校缺少能够讲授骨骼鉴定等相关专业的老师,而朱泓在高考前曾当过卫校老师的经历,使他同时具有了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

吉林大学考古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朱泓,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还给大三、大四的师哥师姐讲体质人类学的课程。朱泓毕业后留校,成为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的老师。

尸骨运到实验室后,朱泓和工作人员就着手进行古DNA检测和颅骨三维图象复原,但刚开始就遇到了问题。

朱泓: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把老山汉墓的所有人骨,送到吉林大学以后,我们就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很快就发现问题了,送到我们手里的这个头骨是一个破碎的头骨。

尸骨历经近2000年的腐蚀和盗墓时的损毁,出土后,对颅骨雕塑复原时,又有一些损坏。所以当老山汉墓女主人的颅骨交到朱泓手里时,已经面目全非。

朱泓把那些粘接部分去掉,把颅骨小心地拆开,编号,然后重新粘接。无数次的对比重组,研究人员整整一个月都沉浸在这幅“拼图”里(图6)。

⑹摆弄尸骨是人类考古学的基本功课

这位“西汉王妃”真的是一位高鼻梁、深眼窝的西域美女吗?这一切还要耐心等待三维颅骨复原图象,才能找到答案。

朱泓:我们根据他的人种成份分析,根据他的身份,根据他的年龄和性别来做判断。这个方法是由前苏联的一位科学院院士格拉西莫夫教授发明的,这种方法已经应用到法医学的领域(图7)。

⑺现代的与古老的“合作”

颅骨复原的同时,古DNA检测的实验也紧张地展开了。但是老山汉墓人骨样本中DNA降解严重,含量很少。所以提取DNA的工作很不顺利,但是朱泓当时却很有信心。

朱泓:因为DNA检测技术已经很成熟,在法律上呈堂证供都被承认。所以我们首先选取了几段四肢的长骨。

但是这些尸骨在挖掘初期,是在去除表面淤土后发现的。尸骨肢体不全,缺少右腿小腿骨,左腿的小腿上也少了一节腓骨。而墓主人的所有谜底,都集中在了这些尸骨上。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次DNA提取试验,都没有成功。随后决定选取该墓主人的一颗前臼齿来进行研究。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牙齿中的DNA保存得比较好,而且受到外界的污染也最小。所以研究人员对牙齿提取都寄予了很大希望,可是,结果让朱泓大失所望!

提取实验做了将近一个月,一无所获。在大家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位研究人员意外地提取出了一个清晰完整的DNA序列,但检测后却发现这个序列并不是尸骨的。

朱泓:检测过程中稍不注意,检测人员的头皮屑落在这个样本上,就把他的DNA就带到这里面去了。或者有人在检测样本前打了一个喷嚏,喷嚏中的脱落细胞也能粘在样本中,再提取出来可能就是现代人的DNA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说运来的尸骨堆中还有一块“干泥巴”没用过。那么,这块从颅腔里掉下来的“干泥巴”究竟是什么?它又能为老山汉墓女主人身份的鉴定起到什么作用呢?

2000年8月,在老山汉墓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搬运尸骨的时候,从尸骸的颅腔里掉下来一块“干泥巴”。当时大家也不知道这块“干泥巴”是什么,但本着“一块也不丢”的原则,收集回来了(图8)。

⑻“干泥巴”似的脑组织仍记忆着主人的秘密

朱泓:我给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所长打了电话,说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结果已经出来了,没有问题。但是古DNA的检测没有结果,我们把肢骨,牙齿都做完了,十分遗憾,提取不出来。

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要求下,朱泓决定从这块干泥巴似的脑组织入手。但国内没有做过古人类脑组织的DNA研究,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只有西方科学家从埃及木乃伊的脑组织中提取出过DNA,成功的几率非常低。

朱泓:那时我国没有一个实验室做过古代人脑的DNA检测,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我们按照理论实验科学的方法,首先尽量排除污染。因为脑组织是很容易污染的。不像牙齿,如果牙齿污染了,我们放在稀盐酸中一泡就能够提取出了,而脑组织不能泡在那里面。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脑组织外围污染严重,无法进行DNA提取。工作人员把脑组织的外层去掉,取第二层作为标本。当这块脑组织切割到只有黄豆大小的一块时,终于从这个“黄豆”的中心提取出了DNA样本。老山汉墓主人的DNA数据终于被解读了,DNA检测结果,和颅像三维复原的结果正相吻合。

西汉王妃的形象缓缓地出现在大屏幕上,这个2000年前的诸侯王妃相貌端庄,面部扁平略呈长方,鼻梁较高但鼻根低平,颧骨比较突出,下颌较宽。她和中国北方汉族属同一类型(图9)。

⑼看着这古代女子的复原像并不感到陌生

朱泓带领着他的研究小组终于通过人种分析,颅像复原和DNA检验结果,证明了老山汉墓女主人的种族身份,有关墓主人的人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推荐访问:法医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