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服饰形态纹样的发掘整理与数字化应用

摘要:本文从唐服饰形态纹样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和价值意义三方面出发,以唐服饰形态纹样的再研究再利用为切入点,探讨唐代服饰形态和纹样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唐代服饰形态纹样的发掘整理与数字化应用措施,即建立原始服饰形态与纹样的资料数据库,开发快速查询系统,设计具有唐代特色的服饰图形语言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唐代 服饰 形态纹样 数字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037-02

西安是我国十三朝古都,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量唐代的历史遗存和珍贵古迹在世界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西安建设具有东方人文特色国际化大都市的宝贵资源。唐文化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博大、恢宏、开放、创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开放、纺织印染技术发达以及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使唐代服饰文化空前繁荣。在唐代,长安不仅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灿烂的中华服饰文化通过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唐服饰形态纹样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和价值意义三方面出发,以唐服饰形态纹样的再研究再利用为切入点,探讨唐代服饰形态和纹样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唐代服饰形态纹样的发掘整理与数字化应用措施,即建立原始服饰形态与纹样的资料数据库,开发快速查询系统,设计具有唐代特色的服饰图形语言并推广应用等。

一、唐服饰形态纹样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唐代时期的文化就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对于服饰方面的研究更是如此,20世纪初就涌现了大批研究学者和研究作品。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不仅第一次专门从历史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国服饰发展演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于后来研究者在方法论上的启迪:即开启了在服饰史研究领域中的图像与文献,绘画作品、文物与历史文献印证结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为后来学者所效仿,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基础上开枝散叶,在历史学、考古学研究领域形成了断代史、专门史的研究格局。文化学者、艺术学研究学者也从不同专业角度进行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服饰史料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各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是从各自学科角度和学科规范出发研究问题,研究的深度、广度不一。如历史学者、考古学者从历史学、考古学的学科方法和规范出发研究问题,基础深厚,对文献和文物资料的甄别科学规范,但常常不能兼顾艺术造型、装饰纹样等方面信息的系统化解析。而同其他学科的服饰史研究相比,艺术设计专业角度服饰史的研究水平相对较弱,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所关注的造型信息又不为其他学科所重视。虽然唐代服饰文化有大量应用于设计领域、文化宣传以及影视作品当中的需求,但艺术造型研究工作者往往在服饰基础资料收集、分类、系统化等方面研究严重不足。可见,在艺术应用和文化推广领域中,对唐服饰造型纹样等系统化、精细化的研究迫在眉睫。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服饰研究与应用的水平,就必须要从基础资料工作做起,建立基础的造型资料库,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服饰史理论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

其次,很多艺术设计应用领域、经济文化领域对唐服饰形态纹样等造型语言有很大的需求,如旅游开发、电影电视作品拍摄、造型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但相关艺术设计工作者或史料研究工作者无法方便、快捷地找到准确而全面的设计信息,有些地方甚至会将错误的服饰设计信息进行误用。这就需要建立便捷的查询系统和应用研究规范。

第三,唐服饰形态纹样等特点,以前多半以文字形式描述,现有的绘画、雕塑、文物等以视觉形象出现的物品都难以长期保存和广泛交流。因而迫切需要数字化、永久性的保护与传承,最终通过借助数字化图形图像艺术与技术,来服务于社会大众。

二、唐服饰形态纹样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唐代服飾形态纹样的研究一直都是不断深入的,目前大多从纹样的类型特点、在服饰中的应用手法等角度出发。如何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保护与开发?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进行多领域的实践性应用?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目前具体的方式措施,研究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法和文献查阅,广泛收集唐服饰造型中形态与纹样的原始史料,包括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料,如绘画、文物、文献等,同时注重资料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互补性。资料的主要类型包括文字数据、绘画数据、雕塑数据以及真品数据。在此基础上,选取有理论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借鉴。

第二,使用系统化的科学分类方法,将唐服饰形态与纹样资料数据进行分析与分类整理,分类工作主要从阶层地位、性别年龄、使用功能、使用场所等方面综合考虑。

第三,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即二维图形、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进行唐服饰的二维、三维展现。通过使用CorelDraw、3DMAX等平面、三维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呈现唐服饰原始的形态与纹样。同时,建立数据库,开发针对不同使用者的唐服饰形态与纹样的快速查询体系,以形象、便捷的服务手段开发出系统的实际操作应用工具。在科学、规范的资料整理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理性的应用研究规范。

第四,开发具有唐代特色的服饰图形语言,并进行服装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文化宣传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三、唐服饰形态纹样再研究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价值意义

唐服饰形态纹样的发掘整理与数字化应用,是对唐服饰造型纹样精细化、分类化、系统化的研究。建立基础的造型资料数据库,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服饰研究与应用的水平,为服饰史理论研究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本课题采用考古学、文学、艺术、计算机学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取长补短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在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建立科学、理性的研究特色,实现艺术设计感性与理性的良好结合,为服饰史乃至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方向提供一种新思路。有利于促进理论研究方向、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提升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实践价值意义

通过建立唐服饰基础资料数据库,不但能够实现信息数字化永久性保存,实现在艺术设计和文化推广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影视工作、旅游开发以及相关历史文化领域;还为艺术设计工作者、史料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准确、全面的信息,为西安旅游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切实的资料与帮助。此外,本课题以唐代服饰形态和纹样为研究切入点,还可开发具有唐代特色的服饰图形语言,并进行具体的设计开发应用,使其既具有文化意义,又具有实用的商业价值。

四、结语

唐服饰形态和纹样的开发与保护研究契合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思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普及与应用、对西安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西安经济文化产业的开发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但也应看到,课题研究前期资料数据收集整理的工作量大,包括文献、绘画、雕塑以及文物真品等,很多还需要进行考证、辨别真伪。后期唐服饰形态与纹样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二维、三维成像展现工作的完成,除了需要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融入科学分类方法、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这些都是对研究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邹宁馨.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赵斌,吕卓民.唐代宫廷服饰[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3.

[4]李怡.唐代文官服饰文化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推荐访问:纹样 数字化 发掘 形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