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把甲骨文“玩”成表情包

3600年前的甲骨文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如果脑洞大开,在这个全民皆用表情包的时代,把它和表情包“玩”到一块儿,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清华大学美院教授陈楠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8年1月29日,陈楠在清华大学接受记者采访。

研究甲骨文字体19年的陈楠,在2017年9月与汉仪字库推出了国内外第一套“甲骨文设计字库”,在此基础上,他设计的《甲骨文十二生肖》和《甲骨有表情》两套甲骨文表情包在网上意外蹿红。这套表情包将甲骨文拟人拟物,配合色彩、动画,让原本晦涩难解、拒人千里之外的甲骨文瞬间活泼可爱起来,其生动的形象也让甲骨文的圖案意义跃然眼前,方便了读者的阅读理解。“白富美”“单身狗”“有木有”这些流行的网络用语,纷纷用甲骨文呈现出来,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拉近了人与字的距离,也让“3600年”两端的时空更加贴近。

采访前,陈楠将《环球人物》记者携带的杂志顺手拿起,前后翻看,随后他指着一个紫砂壶广告对记者说:“‘仅有九把’的‘九’字特意做成棕色,因为那是紫砂的色彩;做成宋体而不是黑体,因为宋体更加传统,能表现紫砂壶的历史感。”当记者笑称他“职业病不轻”时,他笑道:“这些在教学中都可以作为设计符号加以分析。”

鹿晗为甲骨文打“Call”

对于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陈楠始料未及,他的甲骨文视频被偶像明星鹿晗转发后,立马引发了3400万的阅读量,转发超14万次。“我从1999年开始做甲骨文的传播,直到前阵子才突然引起广泛关注。我想是因为表情包是年轻人愿意接受的东西,他们的审美跟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说教式的教学他们一定会排斥。”陈楠说,“鹿晗、周杰伦这些年轻人的偶像关注了传统文化,他们的歌迷也会顺势接受;《三国演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读过,但通过各种三国游戏漫画,他们也会重燃对传统经典的兴趣。甲骨文表情包走红大概也是这个原因。”

陈楠和他在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秀我家乡”设计大赛上设计的“福娃”创意产品。

“醉”字的部首“酉”本身具有酒的意思,在表情包中,酉字上方冒出几滴酒后,醉字突然“倒下”,以示“醉了”;甲骨文里,“有”是一只手,陈楠在两只手中间加入一个“木”字,又分别在左右手上标记“Yes”和“No”,便形成了时下的网络用语“有木有”;而“上天”的表情,则是一个“人”字跳进“上”字后升至画面外。网友纷纷表示“我已经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我的惊讶了”“我去瞧瞧甲骨文的‘爱’怎么写”“寓教于乐,传承文化,赞”……网友的反应让陈楠感到欣慰,传承文化正是他所期待的。“甲骨文不应该被束之高阁,想焕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就要将它与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相结合。”陈楠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脉络不断的保证。我希望我所做的事情能对汉字的传承起到助益作用。”

在陈楠心目中,汉字是神圣的。在中国古代,写过字的纸不能乱扔,要扔在纸篓里。许多村庄都会有一个“惜字塔”,专门用来焚烧写过字的纸……“其实这些纸还能利用,比如擦拭脏物。但古人觉得这是对字的玷污,不能坐在上面,更不能踩在脚下,必须焚毁。”陈楠说,“我们不能只看到汉字记录语言的价值,还应该关注它的文化价值。旧时过年,家境不宽裕的人家,不会铺张浪费张灯结彩,只需几张红纸请村里长者或有学识的人写上几个墨笔汉字,对联、福字、斗方、春条,往门上一贴,喜庆气氛立马就出来了。人几乎是生活在汉字世界里的,结婚贴喜字、拜寿贴百寿图,在商号牌幌、军旗令箭等上面,汉字文化无处不在。”

十多年前,陈楠刚创意具有现代感的甲骨文字体时,曾设计过一套“甲骨文个性化电脑图标”,也就是今天的UI设计:IE用象形的“网”字、搜索引擎是“鸟”字(意为寻觅食物);杀毒软件是“盾”字、文件夹是“册”字、音频是“耳”字……“我做表情包的初衷是对文字做创意图形解读,这样的话,传播传统文化的途径更多样也更接地气。”

陈楠设计的甲骨文表情包。

陈楠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一个好时代。“搁30年前,表情包这事儿肯定做不成,技术是其次,关键是人们不会理解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甲骨文。”他感慨道,“百年来,西方文明是世界的主角,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刚刚打开国门的人们对西方文化充满好奇,出国潮、现代艺术、西方文学、现代诗歌等都很兴盛,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反而不够关注。现在不同了,中国经济文化迅速崛起,已经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主角,民族自信也大大提升,所以大家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关注,许多年轻人开始学习古琴、穿汉服、研习书法。我这个热衷研究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人,真是备受时代的恩惠。”

为故宫搞文创设计

陈楠制作甲骨文表情包后,很多人误认为他是甲骨文专家,事实上,他是视觉传达设计专家。“每个行业都有它的基础技艺,搞服装的要懂面料,搞平面设计的基本功之一就是文字设计,无论是标志、海报还是网页设计都离不开文字。”他说。

陈楠设计的“甲骨文不锈钢镂空模板”,可以让儿童在描摹的同时,认识甲骨文。

身为清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的陈楠,曾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者之一,与韩美林等共同完成了福娃的设计工作,以“北京欢迎你”作为5个福娃的名字便是他的创意。其间有个小插曲,代表北方的吉祥物角色迟迟不能通过:虚构的“龙”与其他几个真实的动物不搭;“仙鹤”脖子又太瘦长,难以设计成卡通Q版。最终,陈楠想到了北京胖乎乎的沙燕风筝,获得通过。同年,陈楠受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邀请参与可口可乐弧形瓶“秀我家乡”设计大赛的策划与评审工作,并设计了两枚不同的高70厘米的立体弧形瓶作品,一枚选用 “福娃”形象,另一枚则用了甲骨文创意,用“日、月、山、水、鸟、鱼、人、子”等甲骨文字组成文字画,以此作为可口可乐(中国)赠送给北京奥组委的官方礼品,传达对绿色奥运的诠释和支持。

后来,陈楠将这些成功经验也运用到故宫文创的研发中。“6年前,故宫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特许设计与授权管理系统,卖着像小商品市场一样的低端纪念品,销量完全不是台北故宫的对手。我有幸接受故宫委托,从纪念品商店的形象与文创产品的包装系统着手,塑造故宫的特许授权体系。”这些设计沿用至今,故宫文创已经远远把那些曾经的对手丢到了身后,这让陈楠备感欣慰。

对“童心”情有独钟

完成过国家形象级的任务,出席过高大上的论坛,从事着为人师表的严肃工作,但陈楠骨子里仍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令人误以为闯入了玩具商店,“我想让工作变得有趣,如果无趣的话,这件事一定有问题。”

在陈楠看来,他们那一代与长辈最大的不同就是,长辈们在年轻时就非常主动地想脱离儿童状态,尽快成为大人,看新闻联播与报纸,在房间里摆放属于成人的家具、名画、书籍并且不再看动画片;而他们则不同,无论是在二三十岁的年纪还是将来成为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愿意保留一部分儿童的气象与心理。“其实简单一句话,我的理想状态就是将工作与娱乐合二为一。我们有权利,也愿意把童年的生活延续,这并不是长不大,而是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必然。”

陈楠设计的“卷轴手绘本”,颠覆了本子平整的传统形式。

“爱玩”赋予了陈楠浪漫与开阔的心境,他是那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人。他会在晚上11点突然来了兴致开車去天津,第二天清早逛两个小时旧货市场再返回北京继续工作;他会在旅行中找一家咖啡馆,喝着热咖啡画风景速写;他会一边手绘动画片一边给女儿讲画中内容;他会在广州玩具城逛一整天淘货……

在北京这个快节奏的城市,工作占据了陈楠的大部分时间,但让他欣慰的是,在白天忙完工作后,晚上回到家,自己依然可以像个孩子似的仔细地涂装、拼组心爱的玩具,打磨雕刻一块小木雕。他的童心与玩心给他带来了快乐,而当他把这种快乐通过自己的设计传递给他人时,独乐乐便成了众乐乐。这堆满一屋子的“玩物”,也许便隐藏着陈楠作为一位设计师那充满奇趣与惊喜的思想世界。

推荐访问:甲骨文 表情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