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一项研究框架

摘 要 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受到“现代化”、“民族—国家”以及“主体性”等思维的制约,导致研究出现诸多困境,需引入诸如全球治理之类的新视角。全球治理与当代边疆治理之间存在着三重关系:当代边疆治理可以成为实现全球治理目标的重要场所;全球治理可以为当代边疆治理提供新思路;全球治理与当代边疆治理间也存在着张力。从全球治理的视角来看,可以从“多元中心治理”、“国家认同重构”、“边界内涵变迁”三种研究路径切入,从而实现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重构与转型。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当代中国 边疆治理

近年来,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逐步深入,同时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关系正变得日益紧密。一方面,全球治理已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全球治理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使得中国势必要通过加大参与全球治理事务、与全球治理规则接轨等行动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也正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全球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中国独特的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着全球治理的内涵与模式,推动着全球治理向更加合理、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边疆治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动下,边疆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中国边疆治理研究随之出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边疆政治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之初,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边疆政治研究”已被称为“第三次研究高潮”。与此不同,“中国边疆治理研究”起于何时则尚不明确,一些学者通过将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与传统意义上的治理相等同,从而将其回溯到西方的罗马帝国时期、中国的秦汉时期;另一些学者通过将“边疆政治”和“边疆治理”等同,进而将其确定为二十世纪初期;还有一些学者虽然认为“中国边疆治理研究”肇始于二十一世纪,但对此既没有详细论述原因,同时在一些情况下又将“边疆政治”和“边疆治理”交替使用。在笔者看来,若仅从理论上来讲,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应是受到治理理论、全球化理论、边疆政治理论复兴等因素影响而开始兴起的,最多只能有十余年的历史。笔者以“边疆治理”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共获得161篇文章。其中2000年以前6篇,2001—2005年11篇,2005年至2014年146篇。总体来说,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程度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理念的影响,使其在面临新问题时往往出现诸种不适应,因之,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亟需全面转型与重构。认识到边疆治理研究亟需改变的必然性之后,如何进行重构等问题便开始凸显。在诸多探索中,笔者认为一条值得关注的重构思路是: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背景出发,以全球治理的视域来观照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使其与全球治理研究保持互动,进而为保障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与开展边疆治理活动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支持。

一、 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简评

中国的边疆有着面积广大、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人口结构复杂、战略地位重要、生态问题严峻等特征。因之,边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关切问题之一。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凸现。由于中国边疆的上述特性,使得边疆地区受到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在此背景下,为分析和应对已有的“老问题”以及全球化所造成的“新问题”,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开始兴起。

有学者认为,吴楚克教授于2005年出版的《中国边疆政治学》一书是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开创性成果。可参周平:《论中国的边疆政治及边疆政治研究》,载《思想战线》2014年第1期,第7页。总体来看,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以自秦王朝至今历代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实践为历史借鉴,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边疆社会稳定、促进边疆发展等目标为核心导向,通过借鉴和运用政治学、民族学、国际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概念体系来分析诸种边疆问题,进而为国家边疆治理实践的完善提供政策性建议。尽管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具体问题非常广泛,但概括来讲,这些研究大都围绕边疆发展问题、边疆稳定问题、边疆安全问题等三个核心性主题展开。

1. 边疆发展问题。中国边疆地区大都较为落后,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后进者”。该属性使得许多研究着力关注边疆地区的现代化状况,即边疆发展问题。“后进者”角色导致研究者将边疆发展问题锁定为:通过何种方式缩小与发达中心地区的差距,并最终与这些地区实现同步化发展。研究者大致以边疆地区资源开发、国家经济建设项目援建、边疆地区政治文化发展、边疆政治制度完善、发达地区向边疆移民等具体问题出发,探讨边疆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对于这些研究成果积极作用的评述已有很多,不再赘述。此处想要指出的一点是,在笔者看来这些关于边疆发展问题的研究大都遵循可以之称为“现代化”的思维方式,而由此导致许多研究在一些问题上陷入盲区。

“现代化”思维方式大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在一些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学者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学者们以“现代性”的视角看待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即是将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性”逐渐解除的过程,通过彻底剔除“传统性”,从而为获得“现代性”铺平道路。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用“同质化”的视角看待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目标,认为现代化的目标即是向已有发达国家的标准靠拢,将实现自身与发达国家的同质化看作现代化目标的达成。

若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当代中国边疆发展问题的研究正受着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将边疆地区定义为“落后”,而将发达的中心地区定义为“先进”,从而得出边疆地区的发展就是向先进地区靠拢,就是将自身落后属性剔除,最终达到边疆与中心的同质化。显然,“现代化思维”忽视了边疆地区社会和环境结构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韧性、经济发展的多样性等现实状况,以及这些状况对边疆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而用断裂性眼光看待连续性现实,用单一性眼光看待多样性现实。事实上,边疆地区除了落后这一属性之外,还有着社会机制和环境状况特殊、远离国家政治中心、跨文化交流频繁等诸多特征。例如在分析中国陆地边疆地带的总体布局时,有学者就将其作为四个独立的部分来分析。通过将每一地区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等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探究每一地区内部的机制特征及其与中心地区的关系。应该来说,这种思维较符合边疆现实状况,是值得借鉴的。

推荐访问:治理 视域 研究 边疆 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