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摘要: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之举,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针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概念以及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途径。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信息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当中,习总书记明确的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说明了新型工业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想要确保新型工业化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作为理论先导。本文将针对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概念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的针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表述。新型工业化便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力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1]。想要切实的促进我国工业化科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践行新型工业化之路,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大的前进动力。

2 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意义

建设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首先,相比传统工业化内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传统的工业化设计指标体系无法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趋势,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2]。其次,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可以切实有效的针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动态化分析,及时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并结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我国政府的未来发展决策提供部分依据。最后,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紧密的与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各个环节相关联的,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可以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因素内容,全面的把控我国当前社会的资源、环境、经济,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稳步的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

3 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设计途径

3.1“工业化进程”统计指标体系

3.1.1 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是衡量社會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均生产总值在我国工业化进程指标设计中具有极大的地位,并且按照人均收入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这一手段,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3.1.2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世界城市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没有工业化便没有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也反作用于工业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以,在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中,城市化进程内容,是衡量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准内容。

3.1.3 三产比例

想要有效的分析工业化发展进程,就必须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如果单纯的以工业增长的速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度发展水平,这是非常片面的[3]。所以,在衡量工业化发展标准的过程中,必须要紧密的结合我国经济社会三产结构的设计情况,客观、准确的针对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进行详细的分析,必须要详细的分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我国总产值的比重,保障工业发展评价的科学性。

3.1.4 进出口结构指标

进出口结构指标中包含了初级产品、制成品、进出口总额所占据的比重。客观来说,初级产品的出口量低、制成品的出口量高,此种现象说明社会工业化程度较高。若相反,初级产品出口量高、制成品的出口量低,那么则说明社会工业化的程度较低。所以,在针对工业化进程系统指标评价的过程中,进出口结构的评价机制是不可或缺的。

3.2“工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

3.2.1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直接反应当前社会劳动成果的重要指标,是从劳动消耗的角度,客观反应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内容。在实际开展工业经济效益系统指标体系评价当中,劳动生产率广泛运用。

3.2.2 总资产贡献率

所谓的总资产贡献率,便是以经济投入为工业经济活动的基础前提,对于提升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总资产贡献率是将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之和作为产出成果,与同期资金占用总量进行详细的对比。充分的分析出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之和与平均出资额的比例,以便于切实的反映资金占用的实际经济效益。

3.2.3 工业增加值率

所谓的工业增加值率便是工业生产值的增加率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实际比重,工业增加值率不仅可以直接的反映出工业经济活动附加值的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针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消耗情况进行直观的反应,从两方面展现了工业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

3.3“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3.3.1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自然能源是确保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环节的基础原料保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主要是针对我国能源消费量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测定我国国内总生产值每年增长的百分比,深入的结合我国能源的消费量进行宏观、动态化的反映。将眼光放长远,切实有效的从宏观角度严格的结合宏观的角度,动态化的针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趋势与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切实的增长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实际数量关系。

3.3.2 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直接反映出了单位实际的能源消耗水平,更是单位能源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缩影,所以在实际开展“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工作中,必须要针对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3.3.3 污染管理治理水平

污染管理治理是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作必须要注重的重要内容,污染治理的实际水平直接决定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治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为了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实际发展水平,必须要严格的针对以上三个指标进行管控。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治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的权数应该分别为0.5:0.3:0.2。

3.4“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

3.4.1 工业领域计算机量增长率

工业领域的信息化增长直接决定着工业领域的先进性,由于不同工业领域所涉及到信息化内容相对复杂,所以从简洁、可行的角度开展分析,利用计算机量的实际增长率来计算工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4]。利用计算机量增长率进行测算,还可以切实的反映出工业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管理等各个层面的硬件设备实际发展情况,全面的针对工业发展情况开展了客观的分析。

3.4.2 信息产业GDP比例

信息产业GDP比例作为“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目标,是衡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最为主要的标杆。信息产业GDP比例不仅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信息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还可以通过信息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地位。

3.4.3 信息技术投资产出弹性系数

想要明确的展现出工业领域信息技术固定资产投资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便可以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投资产出弹性系数,及时的把握工业领域信息技术实际带来的经济效益,將信息技术投资产出的增长率与工业总产出率进行百分比,及时的把控信息化技术为工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效率,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切实的从工业经济效益、城市化进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各个层面制定出完善的新型工业化统计指标体系,时刻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我国社会的长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烨军,宋马林,廖信林.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129-132.

[2]杨世箐.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3(22).

[3]唐方红,李龙根,毛锋.“互联网+”思维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新型工业化,2017(7).

[4]李艳,陈盛伟.十六大以来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综述[J].新型工业化,2017(8).

推荐访问:指标体系 工业化 统计 分析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