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摘要:坚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校内涵式发展,从工作现任、考评体系的建立,推进实施体系构建,形成“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三全育人;一体化;就业竞争力

高校培养毕业生最终要走向就业市场,要想从根本上符合就业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就要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学生即具有职业首岗胜任力又具有职业发展潜能。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探索凝聚校内外育人力量、整合课内外育人资源,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三全育人”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三体育人”工作责任和考评体系

建立统一的目标管理体系,细化目标、拆分任务、阶段考核,编织学校、院部及全体教职工队伍责任主体网络,实现三级机构育人协同,建立全员全岗育人责任体系,准确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级行为主体的责、权、义。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建立“分级、分类、分岗”三级评价体系,坚持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分数评定与等级评定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表现在各级各类重要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作用。

(二)构建“三体育人”一体化实践措施

全员育人。队伍建设和协作机制是全员育人的保障。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管理干部团队、学工团队、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后勤服务团队等,明确全员育人导向,制定育人分工职责,运行协作机制。职责既要有全员职责又要有分工职责,既要有主要职责又要有次要职责,既要有德育职责又要有智育职责,既要有合作职责又要有协作职责。

全过程育人。将入学前引导和毕业后服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中,精心规划不同阶段的育人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对学生而言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是育人的内容,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规律注入育人的内容,建立入学前、各年级分級教育纲要和育人职责。“全程育人无死角,做事育人为任务,处事育人为根本”应是每一位高校教育者的时刻把握的思想观念,才能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每时每刻都受到教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全方位育人。全方位有二层含义,一是目标的全方位,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二是环境的全方位,学校、社会、家庭的大环境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形成高度统一的育人环境。培养青年人的目标,这要求在育人标准和教育内容上要支持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环境全方位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在育人中的作用协作,学校是主体,善于利用社会大环境培养锻炼学生和吸收教育资源、帮扶资源,善于家长的德育引导作用和励志的鼓励作用,相互配合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二、用“三全育人”一体化体系服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信息时代的数据大爆炸,快速发展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形式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就业竞争力不能仅局限于积极态度和掌握单一的技能上,而是如何德才兼备以适应发展,如何同时具有职业首岗胜任力和职业发展潜能适当变化。“三全育人”体系服务立德树人使命,为社会发展培养适合的人才,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有力的落脚点。

就业竞争力着眼于全面发展,全方位育人是办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1]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全方位育人不仅指导了全面素质学生培养,倡导学校、社会、家庭等学生生活的大环境的协作,坚持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统一、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主体教育与协作互补的统一,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具有快速适应社会环境以胜任工作要求。

就业竞争力让每位学生具有不断进步和发展素养,全程育人是手段。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全程育人为学生适应性发展、个性发展都提供了空间,努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生活、公平教育和深入学习的需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使学生具有职业发展潜能需要。

参考文献:

[1]田胜龙,谭盈春.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4 (14):17.

推荐访问:育人 大学生就业 构建 竞争力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