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在基督教教堂装饰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从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研究中国元素在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具体的元素有着不同的寓意,在被用到教堂装饰后所代表的精神等。通过对梅兰竹菊建筑装饰所使用的图案,来剖析每个对应的精神追求,并与基督教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融合,达到宣传基督教的目的,为基督教的本色化进程起到加速作用。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说早已有之。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存在的景教是基督教的雏形,在之后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变迁,到了清朝发展比较快。而基督教在中国的本色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默默地进行中,其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装饰风格,有传统意识,无论是从历史看还是现实看,基督教的本色化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从建国开始,本色化、三自运动和自立运动一脉相承,并将爱国与爱教紧密结合的精神宗旨,初步完成了中国各教会的自治、自养、自传,这使得中国基督教变成中国自己的基督教。

关键词:梅;兰;竹;菊;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

中国的基督教堂建筑装饰也随着宣传的需要融合了中国的各种吉祥元素,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中的“自传”必将融合中国人熟知的元素进行宣传这就势必找到中国各种吉祥元素。梅、兰、竹、菊在中国被誉为四君子,其正面含义不言而喻,在当时中国大众看来,就能代表了一定美好的寓意,再加上口传等方式,其宣传效果将大增。基督教的中国化是让基督教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

梅、兰、竹、菊自古以来都为中国人所喜爱,已达到雅俗共赏。之前文人诗句从梅兰竹菊方面着手的可谓之不计其数。梅兰竹菊在中国画中的使用尤为多见。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一直被我国古今文人所推崇。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四君子”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是不可动摇的思想代表。梅的孤傲、兰的幽静、竹的坚韧、菊的恬淡,均是中国古人的人生观表现。

关于梅的诗句流传下来的中达到“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的孤傲气质,是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傲气,迎合了国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基督教在其中国化过程中使用了梅花这个中国人认为高人格代表物的元素作为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中的图案进行使用,以拉近基督教与中国人的距离,使之有种无形的亲切感,使得在内心排斥感减弱,再加上传教人员的传教,结合当事人的思想波动,为其能进一步加入基督教做了推动作用。被传播人在看到梅花后有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清逸”不单是古代隐士的品格,且是文人传统的文化品格。梅所能代表的正是中国相当一部分人的品质,因而在基督教中国化过程中修建教堂不可缺少的建筑装饰元素。梅的气质还包括“高标独秀”,倜傥超拔的形象,使中国文人有着无限企慕和一往情深的想象与倾心。

兰,同样为中国人所喜爱,空谷生幽兰,兰最让人敬佩便是“幽”了,因兰花其生长在深山野谷里面,这种“幽”的气质不仅仅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同时他又是一种文化的通性,是一种的君子风范,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为自己的志向做努力,有种远离政治,实现完美自我的优秀人格品质。兰花被誉为“空谷佳人”、“君子美人”等,不取媚于人,远离繁华市井。兰花只适宜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幽深之处,只开于人们的理想境界中。有着如此人生境界代表的兰花自然为基督教宣传所看中,将其植入基督教教堂的装饰中就不足为奇了。在基督教教堂的装饰面上制作兰花的代表纹样,为传教士传播教义过程,以兰花做代表,自然与中国人的距离大大拉近了,减少了对基督教的排斥心理,及其有力的为宣传做着符号作用的功能宣传。

竹,在风霜凌厉中依然高贵的品格,更让人隐喻为高尚品格的代表,所以中国文人的居所大多都种有竹子。苏东坡曾提到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几句话显示竹子在中国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思想,有种不可替代的代表作用。教堂装饰中使用竹子也就不难理解了,竹子的高尚品格能代表基督教的美好,让追求竹子高尚品格的人同样认可基督教,在对教徒的宣传中,最重要的还是精神方面的宣传,这种精神的宣传往往寄托于具体的物象,基督教教徒活动的场所往往就是教堂,所以在教堂的装饰中必须考虑到对教徒的影响,最核心的就是精神影响。先前的高耸、通天的感觉难以拉近不同文化境遇的中国人,然而竹子的出现,让他们感觉这不陌生,思想上也拉近了和基督教的距离加上有力的教义宣传,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

菊,具有烈士和高士两种品性。菊花能在严霜中傲然开发,不畏惧严霜,不惧怕寂寞,足够显示其可贵的品质。中国两千年来,儒道两种思想一直左右着影响着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中国的文人多怀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教堂使用菊花的想法其实源自于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此类思想追求,菊花足够体现这种人格的追求,是完美人格的象征符号。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品格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其图案的使用也是充满生活周边,也正是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与追求。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以此类题材作画的数不胜数。使用传统寓意纹样,为基督教教堂做装饰不仅在宣传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本色化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一个“细微”的修改也是一个“重大”的修改,他承载着一个国度的文化与另外一种外来文化的融合,这种高境界的融合是精神内在的融合,是升华的精神品格是永恒的无限的。中国的教会活动在历史特定时期被中断。根据西安出土大秦景教碑的记载可以知道早在公元635年,基督教就已经由波斯传到中国。问题在于没有跟中国的文化社会结合以至于在后期没有得到发展而几乎消失。再后来19世纪,重新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才真正与中国本土的文化扎根,结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融合在一起后,扩大了其精神影响,精神的影响远超乎其他方面的宣传。在这宣传中,是各方面的力量的作用。在先进的农村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中还大量使用梅兰竹菊的图案进行装饰宣传。这种装饰一般是采用浮雕形式的,更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诸多视觉因素形成一种精神的追求,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图案元素。

推荐访问:基督教 教堂 作用 装饰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