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课文中有关基督教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从教学实际看,似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在某些时候具体落实起来有一定麻烦,这主要是由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例如,对于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基督教文化,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大于基督教本身,也可以说,基督教通过塑造人类文明而广泛影响人类社会。而目前的语文教学,我们似乎不愿讲也不知道怎样去讲这方面内容,从而客观上形成对人类优秀文化的源流的不尊重,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割裂。

在教授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时,我们一般都要引领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不是“戈多”而是“等待”,而且也会按照《教师用书》的处理模式,让学生理解“在剧中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但他却一直没有出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精神上迷惑不安的‘流浪汉’们对未来、对精神的一种期许。等待只能是无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等待。因为戈多根本不存在,戈多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而编造出来的幻想”。

可是这样处理有时候不一定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往往会引出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学生还是自然就会由“西方人的精神寄托”联想到西方人信仰的上帝以及基督教。

与《等待戈多》同一个单元的其它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也涉及到了这样的基督教问题。在高中课本中,涉及到基督教问题的作品比比皆是,例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里多次提到上帝并充满激情地呼吁“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有“看在圣母面上,看在十字架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的一段话。而且,教材选取的两个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作者马丁·路德金和艾伯特·史怀哲均为神职人员,这也是教师有时候实在回避不过去的。至于语文读本,就更多地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标准化,特别是网络普及化的今天,世界各地已经前所未有地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文教学要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达到“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课程目标,对基督教等宗教问题总是采取批判态度或回避态度是行不通了。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具体教学中涉及到基督教问题,我们以为语文应该比政治宽容,比历史感性。

直面基督教问题,首先要把握的是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环境和改善生活方式所做努力的总成绩。基督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与文化难解难分,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创造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切宗教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文化过程,究竟是宗教源于文化抑或文化源于宗教,均不是简单几句话说得清楚的。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文化给人类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应该客观对待其反映出来的宗教信仰。这样,对《等待戈多》,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对学生说明“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以及作为反基督的作者为什么会不时地在作品中提到《圣经》、“福音”和救世主,这还是因为作者身处于以基督教信仰为主要文化背景的国度。

除了把握好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具体来说还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基督教与人生: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略谈宗教文化研究》中指出:“我们经常讲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却很少注意到还要解决好‘生命观’,解决好‘生命安立’的问题。而宗教总是用虚幻的方式关注着‘生命的安立’。”“任何‘人’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生命的安立’问题。”(《中国宗教》2003年第12期,转引自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早在美国发表《独立宣言》之前数千年,犹太人就依据一神思想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因此成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的思想依据,也才会有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的热情呼吁。

也许正因为宗教始终关系着人的生命观(尽管是以虚幻的方式)的缘故,才使得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人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宗教文化,“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程标准》)。

2.基督教与伦理:宗教道德,往往强调弃恶扬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东西方世俗道德是一致的,这也是宗教能够广泛地得到传播的一大原因。

1993年9月世界各国宗教领袖在美国芝加哥开会通过了《全球伦理宣言》,就人类最基本的共同道德价值观和伦理标准第一次达成了共识。这个宣言所谈及的伦理已经远远不是宗教伦理了,而是人类共同的道德伦理。这个“全球伦理”的概念基于一种思想:“全世界是一个人类的大家庭,以共同的道德价值和伦理标准行事。所有的宗教和信念系统都承认人类共存的最基本的原则:(1)你希望怎样被人对待,那你就怎样对待别人;(2)每一个人都必须被人道地对待;(3)不能杀;(4)不能偷;(5)不能说谎;(6)在性方面不能不道德。”(秦行音《道德教育的新思想和实践——“正规教育中共同价值观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与决策》2006年第二期)

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阅读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作家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正确认识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了解所有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切宗教和信念系统都承认人类共存的最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目标。

3.基督教与艺术:宗教与艺术,从起源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人类初始时期,却主要是一种原始宗教活动或者巫术活动。先民对原始宗教和巫术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发展的直接原因。“原始宗教观念需要用崇拜的方式(例如尸体的有规则摆放和放进死者的生前用品)进行表现,而为着宗教崇拜的实用需要所制作的‘作品’却同时又成了有创造性的艺术品。宗教观念通过含有艺术创作在其中的崇拜仪式去反映;而单纯作为审美而存在的艺术品在当时还不能存在。” “宗教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时间地占据过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因而艺术的创作世界观、指导思想、创作契机和艺术内容就不能不受到宗教的巨大影响。同时,宗教作为凌驾一切之上的意识形态,它的普及和发展,也必须靠艺术这种最直接、最动人、最吸引人心的世俗形式。”(雷镇闾《宗教与艺术观览》,《中国宗教》1995年第2期,转引自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因此,语文教学要达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也必须正确处理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从中国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情况来看,也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学在给中国作家带来人文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忏悔意识、神秘象征的同时,也给中国作家们带来了基督教意识。这种宗教影响与其说是一种宗教教义的渗透,不如说是一种感染。鲁迅早在他从事文艺之初就认识到:宗教与文化统一于人类文明之中,均与社会进步不可分。鲁迅曾经说过:“马太福音是好书,很应该看。”(《鲁迅全集》第八卷,第89页)冰心作品中的“爱”的主题,明显来自作者对基督教的博爱精神的深刻体认。“郁达夫作品中无休止的忏悔意念,曹禺作品中摆不脱的原罪倾向,巴金作品中醇厚执着的人道主义责任感,老舍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平民意识,以及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等等,这些蕴涵着基督教文化精神的艺术思考,无疑使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内涵方面具有了某种新的文化特质。”(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

另外,还必须处理好基督教与迷信的关系,了解认识宗教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迷信。

迷信指人们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迷信活动有如卜筮、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宗教信仰与迷信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宗教是信仰,而迷信不是。宗教有相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而迷信则没有。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宗教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都受到保护。而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图财害命的骗术,某些迷信组织更是藏污纳垢、残害群众,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需要加倍警惕。

罗竹石,语文教师,现居重庆。本文编校:剑 男

推荐访问:基督教 课文 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