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评述及体系构建

摘要:农业综合竞争力实质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涉及科研、生产、加工、市场以及农业相关服务五大方面。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在理清农业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并得出新的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竞争力;农业;农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363-02

农业是关系我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是我国目前以及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评价农业综合竞争力水平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前提,有利于对农业竞争力发展态势进行准确把握,对制定农业发展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研究综述

(一)农业竞争力内含

目前国内农业竞争力的定义基本有两种:一种认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代表农业的竞争力;另一种认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即代表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王建兵(2005)指出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市场化条件下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涵盖农业本身以及有关要素、关系和行为多个方面的综合系统,是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及其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能力的综合反映。

王希凡(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农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地区)农业相竞争时的市场开拓和获利能力。

(二)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

在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想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人才是关键。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尹成杰指出,通常农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农业生产结构、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农产品科技含量、政府对农业的扶持以及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等相关因素。赵美玲、王述英(2002)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本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杨敏丽、白人朴(2006)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时期,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朱应皋、金丽馥(2006)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概括为农业生产要素状况、国内农产品需求、农业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农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以及政府行为等方面。赵排凤(2008)提出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产品需求和产品特性、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状况、制度环境和政府行为等。

(三)农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游士兵、肖加元(2004)、朱应皋、金丽馥(2006)、刘海青(2008)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机制竞争力因素5大类指标及18个具体指标的测算体系对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

陈卫平、赵彦云(2005)从规模、效益、基础、结构、现代化、成长、特色7个方面选择了38个指标建立起了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漆雁斌(2007)设计了由农业生产竞争力、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技术竞争力、农业资本竞争力等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李怡、赵泉民(2007)从农业竞争力结果指标、农业竞争力原因指标、农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指标三方面,选取了八个指标对中国农业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关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突破单纯的传统比较优势研究这一局限,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贸易竞争力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农业竞争力内涵及特征的界定也向农业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个方面拓展。

但研究仍然具有一些局限性:

第一,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多以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代替,缺乏对整个农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和研究。农业是一个利用资源、资金、技术和知识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它包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农业信息咨询和服务多个环节。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成果,但作为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不仅仅靠农产品竞争力一个方面来决定。

第二,研究视角方面以单一要素的研究评价为主。由于农业的系统性和特殊性,仅仅依靠评价整个产业某一个环节的竞争力是不具有代表性的,不能从全面、系统的阐述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对农业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多局限于多个区域间的横向比较研究。从纵向来看,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单纯横向的比较研究不仅缺乏开放性,还难以评价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给农业综合竞争力带来的影响。

第四,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的对策建议;但是仍缺乏对农业竞争力形成机制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层研究,难以起到治本的效果。

本文认为农业竞争能力是农业在科研、生产、加工、市场、服务等整个农业产业链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因而,可以将农业竞争力理解为:农业产业链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综合竞争能力,包括农业科研能力、农业生产力、农产品加工能力、农产品市场营销和占有能力、农业制度和服务能力。

三、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2)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原则;(3)动态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4)量的指标与质的指标相结合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设置

本文指标总共分为三级,下一层级的指标是计算上一层级指标的基础,上一层级指标根据其内容通过分解形成下一层级指标。具体如表所示:

(三)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因素的说明

1、农业综合竞争力科研方面因子(X1)

在现在这样高科技的社会中,农业科技的更新及推广、应用成为各国农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1)农业科技投入强度(x11)。即农业科技三项费数额与农业产值之比,反映综合开发经费的投入水平,即农业R&D投入强度。

(2)农业科技贡献率(x12)。反映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

(3)农业技术人员投入强度(x13)。反映R&D人力的投入水平,即农业技术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单位人/万人。

2、农业综合竞争力农业生产方面因子(X2)

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实现产业链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才能满足工业部门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农业生产总值(x21)。以货币形式表现,指报告期内农林牧渔业产值总和,反映一定时期内大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单位:亿元。

(2)农业生产总值占区域GDP的比重(x22)。即报告期间农业生产总值与区域GDP总值之比。

(3)农业劳动生产率(x23)。是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从业人员劳动积极性及技术熟练程度的综合表现。

(4)农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比重(x24)。反映农业生产环节对就业人数的容纳能力,即农业从业人数与社会总就业人数之比。

3、农业综合竞争力农业加工方面因子(X3)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进而实现农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的重要手段。

(1)农业加工业生产总值(x31)。以货币形式表现,指报告期内以农林牧渔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品总产值,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加工业的总规模。

(2)农业加工品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x32)。即农业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3)农产品加工度(x33)。反映农产品加工深度,反映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程度。

(4)农业加工业从业人数(x34)。反映农业加工业容纳就业人数规模。

(5)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占就业人数比重(x35)。反映农业加工业对就业人数的容纳能力,即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与社会就业人数之比。

4、农业综合竞争力农业市场方面因子(X4)

农产品竞争力,这是农业整体实力最集中外在的反映。

(1)农产品市场占有率(x41)。由区域农业销售收入与全国农业之比来统计,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区域农业产品在全国农业产品市场上拥有的份额越大,区域农业竞争力越强。

(2)农产品销售率(x42)。反映农业产品已实现的销售程度,是分析农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农产品对社会需求满足程度的指标,以农业销售收入与区域农业总产值之比来计算。

(3)国际市场相对占有率(x43)。反映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用区域农业出口交货值与全国农业出口交货值之比来表示。

5、关于农业综合竞争力农业服务方面因子(X5)

(1)农业组织化程度(x51)。用农业专业协作组织个数表示。

(2)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x52)。以财政投入反映,用支农财政与财政总支出之比表示。

笔者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是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希望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以对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有实践性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吴雪丽(1985—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方面研究;夏显力(1973— ),男,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建兵.甘肃农业综合竞争力分析与对策选择[J].开发研究,2005,05:74-76.

[2]王希凡.基于产业组织的农业竞争力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尹成杰.农业国际化竞争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J].农业经济问题.2003,01:5-10.

[4]赵美玲,王述英.世界农业发展特点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J].南开学报.2002(02):65-71.

[5]杨敏丽,白人朴.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6,03:7-10.

[6]朱应皋,金丽馥.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06:145-146.

[7]赵排凤.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农业竞争力培育[J].农业考古.2008,03:290-292.

[8]游士兵,肖加元.农业竞争力的测度及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7:147-152.

[9]刘海青.海南省农业竞争力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8,12:153-156.

[10]陈卫平,赵彦云.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管理世界.2005,03:85-92.

[11]漆雁斌.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12]李怡,赵泉民.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时间序列分析[J].财贸研究.2007,5:29-35.

推荐访问:评述 构建 综合竞争力 体系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