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素质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深化开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仍有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业余体校的发展。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使得田径项目遭受冷落、挤压、削减,直接影响了田径项目在学校中应有的地位。田径运动在运动员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尤其是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中,田径内容已寥寥無几,其后果是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力量、耐力、灵敏、协调、奔跑等运动能力下降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导致我们在中小学校中选材中同样受到严重的问题,田径项目的这种困境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一、业余体校田径项目的困境
目前,田径项目在体育训练中普遍遭受冷落。作为传统体育训练重要内容之一的田径,与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相比,就显得比较枯燥且辛苦。从而篮球、游泳、乒乓球、排球、跆拳道、等项目的人数越来越多,反而田径训练失去了昔日的主导地位,田径训练的现状令人担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田径运动能增强人们的体质,促使体内新陈代谢,全面改善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对神经、肌肉、内在器官起到全面锻炼的作用。同时田径运动能够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田径运动能够有效地发展各类运动项目所需的素质,对各类运动项目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田径运动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田径运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艰难、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中长跑项目中,学生跑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极点”。当“极点”出现时,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脚步沉重、迈不开步伐,甚至腹部感觉疼痛。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突破“极点”,过后,学生就能轻松地跑下去,否则前功尽弃,这时就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最大考验。田径运动能发展各类运动项目所需的素质。所以田径项目必须开设而且在体育训练中应突出其主导地位。
二、田径项目遭受冷落的原因
(一)田径教材内容陈旧、单一、重复
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方法过于陈旧,主要沿用竞技运动的项目及训练方法,教材内容固定不变,灵活性不够、个性化不足,练习内容单调,运动强度较大,并且运动技术的固定形式和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都是通过个体行为来完成,从而缺乏趣味性、娱乐性,容易导致教学课堂无生机和活力。一提到田径课,似乎跑、跳、投等内容,不能兼顾学生某一方面的兴趣,并且这种固定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田径训练失去兴趣。
(二)缺乏对田径项目的认知
一是学生对于田径项目所发挥的作用认识还不够;二是因为田径项目技术性较强,活动量大,条件艰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较高,加上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规律较难掌握,有些学生体质、运动能力又较差,因而难以形成练习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必然降低对田径项目的兴趣。
(三)新项目冲击田径项目
轻松、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受现在学生的青睐,如网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攀岩、健美操、散打、跆拳道等。而田径项目不能满足大学生追求新、奇的体育运动心理要求。
三、结论与建议
(一)游戏性田径训练
对田径训练进行改革,将娱乐与训练相结合,内容灵活多样,把训练项目编排成游戏和比赛的形式,使训练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比如长跑项目,可以通过爬山越野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运动中,掌握长跑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增强学生的田径认知
体育教练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田径认识水平,在训练中要注重学生基本运动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增加传授健身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使技能学习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田径训练,让学生全面了解田径运动的实质,对田径运动有全新的认识。同时要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和掌握健身性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机能及增强体质的方法和手段,积极参加田径运动。加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情感、认知、进步幅度等方面的评价比重,使学生将田径训练变成生活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