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视角下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教学初探

摘 要:生命是人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的起点,因此教育在关注知识的的传授过程中,更需要注重生命本身。而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实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进行生命化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从生命化教育的概念、发展进程、对职业院校心理学教学开展的意义和生命化教育在心理学教学中具体的实践措施几方面综合分析,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 职业院校 心理学教学

生命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以生命为立足点,重新对教育的本质加以界定。我国教育学相关专家也曾对生命化教育加以定义,即教育是通过人的生命,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而之后,教育界的各人士也对此概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生命化教育就是要让热爱生命,保证个体的尊严,让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充满希冀。总体看来,生命化教育即以人的生命为立足点,通过教育来完善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价值。[1]

一、生命化教育的发展进程

生命化教育最开始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进行宣传,首先应用到了“阿南达村”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倡导学生学习生活的艺术,在喜悦中感悟人生。1979年,澳大利亚“生命教育中心”成立,随着这一机构的逐渐发展壮大,生命化教育逐渐被大面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也相继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对生命化教育加以推广,生命化教育发展浪潮逐渐向更大范围涌去,而生命化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实践过程中被完善和创新,成为了当今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2]

二、生命化教育对职业院校心理学教学开展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从学校象牙塔的环境中向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转化的重要阶段,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早的面临了社会上的压力,因此在职业院校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实行生命化教育,可以为学生消除内心的困惑和忧虑,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提高学生自我成就感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知识薄弱,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成绩较差,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导致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我成就感往往不能得到满足。而生命化教育是以生命为主体,注重学生内在需求的满足,让学生在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身满足,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推动教师自身发展

生命化教育的主要推行者是教师,将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建设,为知识的讲授工作不断注入新的动力。由此看来,生命化教育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推动教师自身发展。

三、生命化教育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度,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2.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

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为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模式,给学生足够的表现空间。例如在某一章节课程的设计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中的事物和事件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让学生接受“活”的知识,增强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代入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学习教学的内容和精髓,让师生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体验真实感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近年来,教师虐童事件频发,前有携程亲子园,后有红黄蓝幼儿园,这些事件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教育事业的担忧与愤慨。而幼师是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生涯中的启蒙教师,担负着带领学生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的责任,社会上这种虐童不光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建设,更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幼师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幼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而心理学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心理学教育中,不光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在讲授有关幼儿教育相关课程中,一方面要注重讲述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情境学习,在情境感悟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更好的关注生命的价值,培育其正确的价值取向。

4.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自主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质,这同样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精髓所在。在心理学课程的教授中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传授相关知识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從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局限于某一角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结语

生命化教育以人的生命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重视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以生命化教育为主要视角的心理学教育,有利于是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教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健全的人格,为社会输送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

参考文献

[1]朱淼.从知识到智慧: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教师新角色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潘柳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

[3]云清.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实施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推荐访问:初探 视角 教育心理学 职业院校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