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谈教学节奏的把握

摘 要学生的学习行为既受自身喜好的影响,又受教学节奏的影响。教学节奏受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因素制约,其急缓疏密、起伏变化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刺激,影响学习情绪。结合心理学注意力规律要素、兴奋规律要素、动机规律要素、思维认知规律要素、情感规律要素等的把握来调控教学节奏,可使教学节奏与学生心理变化相统一,让课堂始终处于有序运行、张弛适度的良性循环之中。

关键词教学节奏 注意力 规律 动机思维

我国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曾说过:“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握不但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能,还需深谙学生心理变化之道,通过合理又恰到好处的节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节奏“快餐化”现状

教学速度、教学密度、教学难度和激情度等被认为教学的可比较成分,这些成分在教学过程中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形成了教学节奏[1]。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缺乏教学节奏概念,在教学中一味追求“快”,主要表现在:平铺直叙开展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如一潭死水;快马加鞭讲解教学内容,不重视文本的过渡衔接;火急火燎进行课堂提问,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展示答案……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快节奏中,很多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学习效率降低,教学成效甚微。如此不得要领的教学节奏显然有违教学规律,也忽略了教学节奏本身的艺术美。

二、教学节奏内涵及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影响

1.教学节奏内涵

教学节奏并不是单纯地指教学进度的快慢,它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容量、教学形式、教学语言等都是其构成要素[2]。唯有科学衔接的课堂结构、主次分明的教学内容、疏密有致的教学容量、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才能形成合理的教学节奏。

2.教学节奏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影响

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情绪平稳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不同的精神状态又折射出学生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当学生需要得到满足,情绪就会明显高涨,学习积极性会增强;而当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学生情绪会低落,学习积极性将显著下降。由此可见,教学节奏是否合理与学生情绪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合理的教学节奏才能诱发积极情緒,否则只会产生消极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热情。

三、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规律

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特征,利于教师在遵循学生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安排和调整教学节奏,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让学生在舒适、愉悦的体验中完成学习。

1.注意力规律

根据心理学观点,注意力具有集中、稳定品质,个体的注意力只有持续集中在特定对象一定时间之后,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反之则不然[3]。课堂上,学生注意力越集中稳定,学习效果越好。诸多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个体看到一个单调乏味且缺乏变化的事物时,注意力持续难以达到5秒,这种现象是个体大脑皮层在起保护性抑制作用,其目的是避免个体产生不必要的精力消耗。而变化且有内涵的事物则可延长个体注意力集中时间,内涵越丰富、变化越多,越能让个体维持较长的注意时间。结合心理学上的注意力时间阈限,我们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分割为注意力分散(开始的5分钟)、比较集中(第6~15分钟)、疲劳分散(第16~20分钟)、高度集中(第21~40分钟)、疲劳衰退(最后5分钟)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更迭贯穿教学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

2.动机规律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维持个体行为的动力,决定个体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而言,当自身需要得到满足,便会产生学习动机,自觉集中精力学习教师所授内容,配合教学活动并参与其中;当自身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学习动力不足,在课堂上便会“消极怠工”。

3.兴奋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中枢神经系统便会兴奋起来,反之则不然。课堂上,当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产生兴趣,便会兴奋起来,思维也会跟着活跃,会有积极的行为表现,如发言、参与讨论、主动提问等;当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毫无兴趣,便会沉默以对,对教师讲解、提问等表现出漠然态度,也不会主动参与到相关的课堂活动中。

4.思维规律

随着知识积累、经验累加和生理、心理的发展,个体思维也会更加成熟,并趋向逻辑辩证化。学生的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会形成较为完整的结构,会对事物进行辩证思考,并能在具象与抽象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当学生思维未成熟时,他们对浅显的知识点接受能力更强,对难点知识会表现出抗拒;当学生思维成熟时,他们对难点知识则会表现出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5.情感规律

个体情感体验会对行为活动和行为结果产生相应影响。对学生而言,当他们受到某种氛围的感染和刺激,形成积极情感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驱动力。相反,如果缺乏外在情感刺激,学生积极情感就可能被抑制,无法产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的有效驱动力。

四、心理规律对教学节奏的启发

心理规律为把握教学节奏提供了一种思路,按照学生心理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节奏与学生心理活动的契合,能实现建设高质高效课堂的目标。

1.精心的导入变奏吸引学生眼球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开始的前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变化最快也最分散的阶段。这一阶段,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上节课,还有部分学生注意力停留在课间休息活动上。在这5分钟里,教师应通过精心导入改变传统的教学节奏,将学生思维从不相干的事物中转移出来,快速集中到当节课上来。较为有效的导入手段主要有背景材料导入、悬念导入、生活情境导入等。背景材料导入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搜索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背景素材,并利用背景素材导入新课;悬念导入法要求教师利用学生对悬而未决事物的迫切期待心理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带着悬念迅速进入文本内容;生活情境导入要求教师善于回归生活,将文本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对与生活情境相关事务的浓厚兴趣,将其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教师在教学之初精心安排导入,可以奠定整节课基调,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器官。

2.难易疏密的内容变奏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第6~10分钟里,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新内容,他们会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这一阶段,教师要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集中情绪和注意力。

(1)由易到难安排教学内容

从心理接受角度而言,个体对事物的接受要经历先理解再认同的过程,先安排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接下来要学的内容保持兴趣。同时,由易到难安排教学内容,能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自然而然地完成知识衔接和过渡,难点知识也就迎刃而解。而从思维发展角度而言,由易到难安排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能使其从无到有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最终水到渠成形成较为成熟的思维。

(2)疏密有致安排教学内容

毋庸置疑,教师总是渴望在单位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足够多的知识,然而学生“饭量”有限,当学生一顿饭只能吃六两,教师硬要给学生七两,就会造成学生“硬吃”,最终结果是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反之,学生需要六两,教师却只给五两,就难以满足学生胃口,会造成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就注意力和认知规律而言,过密的信息量会让学生产生心理紧迫感和堆积感。在疲劳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过疏的信息量则会让学生情绪处于松弛状态,这种状态也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这种现象的最佳途径是按需供给,即教师根据学生所能接受的信息量安排教学内容,控制疏密,确保传授与接受的匹配性。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节奏具有触发和调动人类共同直觉的作用”[4]。教师在教学内容疏密安排上还应注意时间间隔,尽可能使其形成节奏,如此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变奏营造轻松氛围

第16~20分钟,学生一般会出现疲劳反应,注意力也开始分散,这一阶段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的转折点,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干预,改变教学节奏,极有可能让学生的疲劳延续,注意力也就很难再集中。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实现教学变奏,通过一些适当的手段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得到放松。

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方法与教学节奏的统一性,要跟随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而非一种方法用到底。如在学生注意力疲劳分散阶段,运用讨论教学法,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倦怠思维;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圖片、视频,给学生适度的视觉刺激,缓解视听疲劳,让学生中枢神经重新兴奋起来;运用话题设置、情境创设、制造幽默等方法,实现学生注意力短暂转移,保持对课堂内容的新鲜感。

同时,学生对游戏和故事有着天然好奇心,从动机规律和心理规律而言,这种好奇可以对他们形成有效刺激,继而转化为学习动机,让他们兴奋起来。教师可以采用穿插游戏或故事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实现教学变奏,这种变奏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暂时中断所讲内容,穿插让学生放松的小游戏,给学生讲趣味故事,另一种是教师将所教授内容游戏化或故事化。通过游戏和故事的特殊刺激,能让学生瞬间从疲劳状态中解脱出来,得到有效放松。

第21~4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黄金时间,教师应将重难点知识放在这一阶段进行讲解,同时,要注意在这一阶段给学生制造多重体验机会,让学生进入最佳状态,这对于突破重难点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当前比较有效的重难点知识教学方法有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质疑共解式教学、程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灵活使用以上方法,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体验情境,可避免学生思维停滞,让其保持兴奋状态。

4.快慢起伏的教学语言变奏引发情感共鸣

刺激学生感官也能让其从疲劳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充满活力。教学语言的有效调控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如果长期受单调声音刺激,大脑皮层会陷入抑制状态,很难兴奋起来。而具有节奏感、富有起伏变化的语言则能让大脑皮层活跃起来。因此,在注意力疲劳分散阶段,教师要对教学语言进行巧妙编排。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做快慢适度、音调高低的精心处理。当讲到概念性或定义性知识时,教师可以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警示学生要牢记;讲到结论性知识时提高音量和音调,引起学生重视。其次,教学语言要有起伏错落的变化。讲到兴奋或愤怒的地方时语言要激昂,讲到悲伤、失落的地方时语言要低沉。通过语调起伏形成高低相别的节奏,继而刺激学生大脑皮层和感官神经,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对教学内容重新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讲。

5.以评代讲的留白变奏促进学生总结反思

学生在40分钟的学习之后,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乏,学生的注意力会急速衰退,情绪也会明显下降。在最后的5分钟里,倘若教师仍然安排相当容量的教学内容,非但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以评代讲的留白节奏能让学生喘口气,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对当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一方面起到了帮助学生温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利于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同时,教师在课堂最后阶段的适时鼓励,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满足学生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

学生听课就如同听一首曲子,如果一首曲子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必然会审美疲劳。教学节奏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违背学生心理规律的教学节奏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教师需探究学生心理变化,找准学生的“鼓点”,通过错落有致、快慢交替、意趣盎然的节奏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此方能更加鲜明地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传递知识、态度、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闫志强.把握教学节奏提高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2] 沈乃胜.有效教学从把握课堂节奏开始[J].教师,2013(12).

[3] 马凤虎.把握教学节奏构建艺术课堂[J].教育革新,2015(3).

[4] 张华.科学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节奏[J].当代教育科学,2013(2).

[作者:李艳超(1984-),女,四川邛崃人,阿坝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系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孙晓雯】

推荐访问:心理学 节奏 角度 把握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