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人性化思考

不少文章谈到,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素质不高,是教育技术难于充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这样一来,问题的症结就在教师身上了。怎么办?对策之一就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旨在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培训大纲》为依据,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200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说明(教学人员·初级)》对考试方式、试卷结果、题型等具体要求作了说明,并组织实施了这种考试。

从专家建议到形成决策已经过去四年了,现在有必要对以上决策的实效性进行反思。既然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要内容,就需要反思经过培训和考试认证,信息技术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既然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被视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手段,那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真的得到了提高?实际情况表明,答案并非预期那样乐观。究其原因,可能是对于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的总体认识有些偏差,看来现在需要换个视角进行思考,即进行人性化的思考。教育信息化也要以人为本!

首先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教育技术究竟姓“技”还是姓“教”?是技术为教育服务,还是教育为技术服务?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技术与教师的关系:就教育而言技术与教师比较起来谁是第一位的?教育信息化究竟需要依靠谁?怎样才能唤起教师的热情?

让我们看看国外的经验教训。先进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启动比我们早,前几年国外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他们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最大教训是过分重视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近年来,有些专家又提出了blending learning,即混合学习的概念,提出课前、课后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而课堂上不适宜使用信息技术。不管国外专家的意见正确与否,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不能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在明确了技术为教育服务,而教育离不开教师这样一个基本道理之后,自然就明白了教育信息化需要以人为本,要面对学科教学,面对广大教师,依靠广大教师。如果不了解广大教师切实的需求,不能急他们之所需,不能为他们提供服务,甚至还给他们添乱,这样的教育技术当然得不到他们的响应。教育信息化离开广大教师的支持和参与,就只能是少数人一相情愿却劳而无功的空忙。

以人为本,就要设身处地从教师的角度考虑:他们当前关注的热点,他们当前的教学现状与需求,向他们灌输的教育技术理论对他们当前的实际学科教学有什么直接的帮助,对他们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能否减轻他们的负担、能否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再具体一些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第一线教师,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制作“电子教案”,是否需要把亲自动手开发课件和制作网页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上面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是否还要把这些技能作为对所有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内容并通过认证?这样一想,就会发现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有某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广大教师当前关注什么呢?面对当前每天的教学任务,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如何适应当前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如何适应和使用新教材,以及与此联系的中考和高考的改革。如果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与同样是教育部推动的课程改革密切联系起来,当然会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对教师培训的是与当前学科教学没有直接联系的现代教育理论,一些普适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另外,当前的教育信息化由少数教育技术专家单方面推动而没有学科教学背景和学科教研人员参与,自然脱离当前广大教师的教学实际,也背离了课程整合的初衷。

实际教学中,教师第一需要的是对所教学科内容的把握,其次是教学法方面的考虑,例如怎样设计教学过程(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组织课堂活动,怎样把握教学节奏,包括例题的选择和处理、课堂讨论的组织、练习的配备等),这些显然是决定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至于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那是第二位的,要看对它教学是否有效,而且使用起来是否方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从属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等同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更不能位居教学能力之首。片面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必将导致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的忽略,而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在有的教师由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PPT课件的制作,影响了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学生的分析,结果是本末倒置,用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效果反不如不用技术的传统教学。

以人为本考虑信息技术,指导思想应该是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技术的进步从来是为减轻人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因此总是根据不同人群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开发相应的技术。例如为工程师开发CAD软件,为会计开发商业软件,为售货员设计商品自动收款系统,为银行用户开发自动提款机,为公交车和地铁开发读卡系统,为理发员和顾客开发供他们选择不同发型的软件……这里无需让人家转变观念,技术自然而然就被人们接受了,因为技术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于教育技术也是如此,要根据学科教学特点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为教育的需求研究开发专门的教育技术,通过技术减轻教师的负担、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帮助他们做原来想做但利用传统手段难以做到的事。

当前对教师进行的技术培训,哪些技术是专为教育教学开发的信息技术呢?其实无论是Word还是Excel,无论是PowerPoint还是Flash或FrontPage,都不是专为教师设计开发的,也不能满足当前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急需。Word作为字处理软件确实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许多教师现在用它写电子教案,但电子教案对改进课堂教学没有明显的促进。何况,数学教师要画一个准确的函数图像,化学教师要画一个复杂的有机化学的分子式等,单靠Word是办不到的。PowerPoint用在会议文件展示上是个不错的软件,可用在会议报告、产品推介,等等,图文并茂还可以实现超链接,这也是当前提倡在课堂上使用的软件。但实践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效果不一定好,例如一些课本搬家式的呈现不仅意义不大,而且由于呈现速度过快以至用“机灌”代替了“人灌”,结果是用信息技术支持了更糟糕的注入式教学。PowerPoint展示仅带来形式的变化,而决定课堂质量更重要的因素是内容。此外,利用PPT课件还不便于在屏幕上现场书写和画图,这点不如黑板灵活。而用Flash做动画课件则需要老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有时做出的动画课件还不能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满足学科教学要求。如数学教学中的动画不是追求生动形象,而是要体现内在的数学本质。

因此,从教师的需要考虑,要为他们提供与当前教材配套的优质资源和满足学科教学需要的工具软件。这里我们提出信息化服务教学的概念,以满足教师教学需求为出发点考虑问题。有些需求带有学科共同性,如数学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更方便地处理画图和计算,借助计算机进行探索和实验。为此需要向他们提供适合学科教学特点的工具性软件。又如数学教师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需要呈现立体图形的截面,侧面展开的过程,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直观图等,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课件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此外,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愿意用成套现成的课件,于是一些半成品的课件就颇受欢迎,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留有根据实际需要和教师的意愿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加工的空间。根据不同的需求,是否可以开办类似于便民商店的自选教学资源超市呢?这样真正满足教学需要的优质资源和工具自然会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并在优化学科教学中发挥作用。当然,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其中一部分可以用类似于国家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免费提供给广大教师。有了教学资源库,又有了学科教学工具软件,下一步便是给教师提供进一步的服务,如必要的技术培训、教学资源的使用建议与典型课的教学案例展示。建立一个为教师服务的网站以及通过卫星电视建立一个为教师服务的栏目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设想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预先设计的教育模式空降给教师就能一蹴而就的。观念的真正转变要通过生活和工作的实践才能完成。要想让信息技术对教师有吸引力,需要让事实说话,解决他们当前教学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实地尝到使用技术的甜头。例如借助反馈技术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及时收集到教师关心的教学信息;借助智能画图技术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画图;利用数学智能平台制作具有交互性的动画效果的课件;借助快速的数字计算和符号演算技术完成大数和繁杂的字母计算等。这样一来,教师的观念自然就转变了——信息技术对教学是有用的。而随着对技术的逐渐掌握和熟悉,教师的观念会进一步深化,不仅克服对新技术的畏惧和陌生感,而且感悟到技术深藏的巨大潜力,从而萌生出许多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新思路,涌出站在新技术平台上创设更富有活力的教学的冲动和热情。

技术的进步一次次地点燃人们期望把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激情。然而从希望到现实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在这条道路上实践前行的主体显然是教师这个团队。新的优质教学不能靠信息技术本身去实现,也不能按照少数专家事先设计的蓝图去实现,只能依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创造,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教育信息化的人性化思考促使我们反思过去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看来,对教师培训的技术不应让人感到与当前的教学工作关系不大因而是可有可无的,不应让技术耗费教师过多的精力、增加他们的负担;向教师传播的教育理论不应让人感到玄妙空洞和高深莫测。要组织力量研制他们迫切需要的技术,为他们提供切实的服务,鼓励他们借助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教学的创新,关注他们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并及时加以总结和提升。这样进行换位思考,教育信息化才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响应,使他们积极参与进来,也才能使教育信息化深入教学、深入课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推荐访问:人性化 教育信息化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