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迫使一线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以及评价观,使课堂教学从目标确定、内容选取、方法运用到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师者如父”的等级观念,不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通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有机的整合,确实能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环境。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内涵

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整合的内涵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营造一种平等、愉悦、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环境;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因使用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而割裂语文课程教学,也不能因片面追求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视学科内容的深度挖掘;既要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必须“以生为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整合目标,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做到课前胸有成竹,课堂上游刃有余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给学生“授之以渔”,从而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少教多学”。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定位

1、对转变师生角色的定位。一是教师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要引导学生主動参与语文教学环境,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参与学习结果的评定,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教学资源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为中心,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资源开放,师生关系民主,学生在有丰富资源的环境中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必须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应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2、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位。由于受师生角色变化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也要重新审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交际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良好情感与态度、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目标。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途径和方法

理清教材编排意图,整合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准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本只是一个范例。”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探究编者的安排意图,挖掘每一个单元的学习要点,提出教学设想,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作品。一是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二是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三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四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教师还要搜寻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科学文艺作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必须“以生为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的结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最终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2]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推荐访问:现代教育技术 初中语文 作用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