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摘要:网络技术普及与应用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保障,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深思,笔者就针对目前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大大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许多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开发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学科网站等,部分院校还建成了网络教学资源库,并在现代化教学中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网络技术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保障。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资源共建;资源共享

1网络环境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Internet建设促进了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网络伸延到各个角落,使教育教学手段更先进、复杂和高效.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的发展,对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网络环境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赖以生存的内外环境网络环境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赖以生存的内外环境,使学校变成全球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化、虚拟化和数字化成为学校的发展方向.正如有的专家所言:Internet将把学校推向继联机化和集成化以后的又一个新阶段.Internet把普通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将导致一个全国性的远程开放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管理的新系.在这个新体系中,教育教学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同时也更彻底地改变了传统封闭注入式的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改变和拓展了传统的教育教学功能现代的教育教学功能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改变了学生必须亲自到学校才能够接受教育的传统方式。网络中蕴藏着大量内容丰富、范围广、新颖性高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网络资源又呈现出无限、无序的特点。因而如何对网络资源进行再组织,将之和本校本专业的资源融为一体,与网上资源交互保存后供学生学习参考,将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功能。

网络环境打破了传统教育管理局限,创建了最佳沟通平台。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父母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使命。在孩子身心发育的成长时期,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及时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学校管理,校方与家长的交流只是通过家长会、电话和家访等形式是有局限性的。然而,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创建网上学校,才能打造出家长与学校乃至社会的最佳沟通平台。

2网络技术下教学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必要性

后现代课程观的必然要求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能重复使用是课程的必备条件。网络教学资源作为网络教育的“课程”也不例外,任何资源都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多尔教授指出:后现代课程必备4R: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严密性(Regorous)、关联性(Related)特点。其中,回归旨在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物的能力,它的框架是开放的。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的必然要求为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国家和各高校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却没有产生与之相应的教学效益,一些资源开发出来后很少再被利用,这与网络教育最大限度的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的目的相违背,与网络教育的低投入、高产出的教育特点也不相符.教学思想与经验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各高校共建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只有解决了教学资源设计中的共建问题,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各学校也才能享受到各学科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资源,促进各院校之间强势学科的相互学习和优秀教学经验的交流,全面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日前我国各高校校际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各高校为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不但加入国家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而且自发建立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事体系。如:各种图书馆联盟的建立等。中同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L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3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自1998年开始建设以来,至今已有500多家成员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于2004年3月15日正式启动以来,已经拥有160多家成员单位。但根据数据显示来看,高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现状还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在广泛进行校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对校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共建共享。尤其是各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两者的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极大的浪费及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现代化教学的整体效果,并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深层次推进和发展的瓶颈之一。校内信息资源与校外的信息资源同样需要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

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网络技术条件下,高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如下:(1)体制与观念的陈旧。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部门所有、条块分隔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以及高校评估体系中过分强调硬件条件等是妨碍资源共享、造成资源浪费的根本性原因。一些人把资源视为自己或部门所有,宁肯浪费,也不愿共享。(2)网络信息技术的滞后。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了网络技术的建设和规划。但是各个学校网络技术的普及的程度较为悬殊,同时网络信息缺乏前瞻性、兼容性和规范性。甚至有的还需升级换代.网络建设的缺乏远景规划,各个学校的网络资源仅为满足学校自身的需要,网络互联程度极差。因此,只有在网络信息技术日逐完善和成熟的条件下,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3)相关管理及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必将促使传统的工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在信息的采集、组织、加工、应用等方面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院校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结构远远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如:具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技能;熟悉各种网上检索工具的特点,掌握网上信息检索的技巧;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计算机事故处理技术;懂得设计和制作主页,能把信息资源的概况、服务项目介绍给读者,作好“网上导航员”等等。

4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与措施

强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部门甚至多个院校的分工合作。我国现有的教学资源规范由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于2000年5月颁布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颁布的“学习对象元数据(CEI.TS.3)标准”。但其侧重点都是为了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开发资源的制作要求、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对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却仍未出台,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缺乏可具体操作执行的标准化,造成高校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难以实现。因此,应从资源的共建共享的需求出发,尽快整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标准,构建完整的标准体系,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规范管理。

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采取专家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网络教学中,虽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教育的目的仍然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衡量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性,一定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在实施评价时,评价方式从时间上可分为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事前评价,通过成立专家、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资源评价小组,根据事先制定的教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编写不同的问卷来获取评价信息;事后评价,从资源发布后的一些统计信息和使用者在信息平台上发布的评论信息,并据此来完善该资源的不足之处。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定要认真研究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综合事前评价与事后评价,充分考虑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因素,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网络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及其评价体系。

以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推动资源网建设数据库是整个社会信息开发和利用的基础,是网络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库支持,网络也形同虚设,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在加大力度建设数据库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数据库的特色化,没有特色的数据库,甚至多余、过时、重复的数据库,在网络中只能充当信息垃圾的角色而妨碍网络资源的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数据库,可以增加网络中的有用信息资源,同时剔出了无用信息,提高了有用信息的浓度和纯度,可极大地方便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2)数据库建设应遵循标准化。标准化是各行各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建设数据库时也不例外,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前提,没有规范的接口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共享将成为空谈。目前网络上普遍采用的标准有:通信标准(TCP/IP)、字符编码标准、检索语言标准、安全标准等等。(3)利用网络加强虚拟数据库的建设。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变化频繁等特点,读者使用网络资源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成资源,我们要搞好虚拟数据库的建设,所谓虚拟数据库就是组织人员收集网上的有用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整序,从而使网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的虚拟数据库,指导用户使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一大批既懂得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又能钻研创新、开拓市场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即使有了充足的财力、物力,也无法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人才培养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加强从业人员能力的培养,二是引进有用人才。

推荐访问:浅谈 共建 教育资源 高校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