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转型期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逻辑

【摘要】在报业转型期“内容依然为王”,要做出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新闻报道,首先要避免同质化,要使我们的新闻报道精彩而独到,也就要求新闻报道的视角与众不同。选择最佳的新闻报道视角,是当今新闻传播发展的现实要求;新闻报道是否成功,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新闻报道的与众不同,就要求我们对新闻报道视角进行理性的再思考,把握新闻报道视角选择的逻辑规律,挖掘新闻报道视角的思维深度。

【关键词】报纸转型;新闻报道视角;选择逻辑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媒体不断出现,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推动着传统媒体快速转型。在媒体激烈竞争和转型过程中,身经百战的媒体人发现“内容依然为王”“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方便而快捷的通信手段基本上消除了各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时间差,独家新闻已经难之又难。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应该从“人无我有”向“人有我精”的模式转变。选择最佳的新闻报道视角,是当今新闻传播发展的现实要求;新闻报道是否成功,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东坡的这句诗,谈的也是选择角度的问题。只不过他描写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庐山,庐山所呈现出的不同风光罢了。写新闻就像看庐山一样,一个角度就好比一个窗口,从不同的“窗口”看去,就会发现不同的景色。我们就是要抓住最能反映精彩画面的那个“窗口”做文章,才能出佳作、出精品。[1]

同样的一个新闻事件,一百个记者能采写出一百个版本。不同的媒体也会有不同的版本,这是新闻报道视角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媒体,服务对象不同,市场定位不同,新闻报道的角度就不同。[2]通常,我们认为新闻视角有两个层面:其一是新闻写作层面。同样一个报道题材,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一个好角度会给文章增色,使新闻价值成倍增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是新闻报道层面。新闻视角即记者发现事实、认知事实、表现事实的切入点。它关系到记者以怎样的视角去认知事物、挖掘事物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以怎样的切入点展开对事实的叙述来充分表现新闻价值。虽然这两个层面体现的是新闻视角在新闻业务不同过程中的作用,但本质上都是把新闻视角当作一个角度、一个静态的几何概念。

一、新闻视角的理性再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受一分为二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二元价值观评判的思维模式。所谓二元价值观评判思维,即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评价。我们的思维已经习惯于将世间万事万物整齐地划分为黑、白两色,好、坏两类,正、负两极,上、下两位,东、西两向;正确与错误不可调和,消极与积极势不两立,乐观与悲观界限分明,前进与后退无法共存。这种思维上的偏向,造成了人的认知模式简单化,反映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就经常表现为缺乏独立思维的人云亦云,缺乏整体思维的断章取义,缺乏多向思维的僵化单一,缺乏纵深思维的浅尝辄止。

近年来,媒体关于视角又有一个说法叫“平民视角”,它大大地丰富了新闻视角的内涵,拓宽了记者新闻报道中的思维。其实,新闻报道视角的本质还是一个思维的问题。新闻视角是记者认知新闻的过程与方法,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与窗口,其本质是一种优化报道的思维。

新闻视角是一种思维,思维的物化是语言。带有创新视角的思维体现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一种新鲜的语言,是一种优化的语言。新闻报道不是事实的镜像复制,而是一种新的理智的综合,是一种符号的缔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也正是新闻工作者使其思想客观化的形式之一,而新闻视角则指优化客观化或符号化的进程。比如新闻体裁的演化,就是不同视角符号化事实的结果。从传统的消息、通讯到今天的深度报道、精确报道,这不仅仅是新闻体裁发生了变化,而是新闻视角有所不同。

其实,视角之于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单向作用,语言也会给视角一个反作用。一种语言模式使用久了,也会对思维产生影响。例如,空话、套话一旦习以为常,就会形成“形势一片大好”的“主流”视角,花边新闻、八卦新闻一旦津津乐道,也会染上“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风流”视角。

如果说新闻视角是新闻报道的立足点,那么态度就是新闻视角的立足点。在泛政治化的思维里,以教师爷、代言人的架势去传递信息,广大受众甚为反感,舆论引导的效果也不好。作为一种主体与客体认知关系的新闻视角,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世界观。新闻视角绝不是传者的专利,新闻报道是由传者与受众共同完成的,受众的视角也是新闻视角的重要内容。对于受众来讲,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的知晓权要求新闻媒体这个社会公器提供相关信息;作为消费者,他们购买了新闻产品,要求媒体提供优质的信息。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逻辑

法国学者查铁尔说:“你在做事时如果只有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最危险的。”查铁尔其实是指出了人们在观察、处理事情时单一思维的局限性。为什么一件事物千万次地出现在人们的视域内,人们却熟视无睹?为什么一个声音无数次地响彻耳边,人们却充耳不闻?思维科学的试验证明,这些事物与声音之所以不能被人们注意到,就在于人们头脑中都有自己固定化的思维模式。符合头脑中固有的习惯与思维模式,事物就进入人们的视线范围;超出这个习惯与思维模式,则会被人们忽略。新闻思维中存在同样的道理。随手翻开同一时段的各家报纸,或者追踪同一事件的不同媒体的报道,会发现“飞蛾效应”是新闻报道中的普遍现象。对于社会生活中涌现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众多媒体往往一哄而上,炒得沸沸扬扬,这些由不同媒体、不同记者报道出来的新闻竟有着惊人相似的角度和观点。如何打破这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现象,独辟蹊径,以别样的新闻视角制胜呢?这就要说到新闻视角中思维向度的拓展了。

所谓新闻视角思维向度的选择,就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把思路向四面扩散;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报道时,要求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多要素、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定性判断:以“待定”的视角,代替“肯定”或“否定”的惯常思维。

面对采访的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记者通常要下一个定性的判断。惯常思维是二元思维,那就是要么肯定,要么否定,总得表明一个基本的态度。实际上,同一事件、同一人物,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往往会有不同的判断。而且,有些事件还正处在发展中,也许一时无法判断其性质如何。这时,我们就不妨以事件性质“待定”的视角来报道,任由整个事件的水落石出,人物面貌的逐渐展露,而不加主观的评判。

(二)转换时空:从空间纵深和时间跨度多层次切入。

有句俗话叫“距离产生美”。中国有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事物全貌的认识,既需要历时性的观察,也需要共时性的研究。远近高低中,过去、现在与未来等,无论是空间范围还是时间范围,都需要多层次的切入,才能把握事情的全貌,接近“庐山真面目”。新闻报道也是同样的道理。采取过去视角,就是考察事件的起源、发展的脉络,了解背景才能凸显主题。比如新华社就曾经于2000年12月在迎接新世纪报道中开辟了一个颇具创意的栏目《世纪旧闻新读》,以1900年12月的报纸内容为横切面,寻找价值较高的“旧闻”,对照当今现实,挖掘丰富内涵。从2000年12月1日开始发稿,其后的每一天都与百年前的这一天相对应,“旧闻”的新闻性由此凸显。采取现在视角,实际上也就是即时思维,即实现信息传播的“现在进行时”,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达到受众接受信息的零等待。未来视角则是思考事件发展的未来状态,预测事件的发展方向,提醒受众对待它们的态度。其实,在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中,这三种视角往往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融合贯穿于记者采访报道的整个过程中的。

(三)角色转换:突破“自我”,站在他者的立场和角度思考。

从思维主体的层面来说,存在着“我”“你”“他”三个不同的视角。而人们在观察和思考时,总习惯从“我”的视角出发,以“我”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情感偏好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思维对象。这里的“我”有四个层次:作为个体的小我,作为团体成员的我,作为民族成员的我和作为人类一分子的我。新闻记者也不例外。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本身就是信息把关的过程,各种媒体呈现出来的环境其实是一种经过编辑记者选择的拟态环境,其中渗透了编辑记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在记者的新闻采访报道中,要突破“我”的角色思维限制,站在“非我”的立场思考与采撷新闻。当然,突破“自我”,并非就是忽略自我的存在,作为思维与行动的主体,应该经常反观自照,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这样,在进行新闻采写的过程中,记者才能在瞭望、分析外部世界时,对于“自我”在其中渗透的成分有一个较清晰的把握。

同样的题材体现出来的新闻着眼点与人文关怀是不同的,而其传播的效应对不同的受众也会迥然有异。一些都市报比如《新京报》近年来在进行新闻采写时多采用平民视角,其标题具体生动、一目了然、朗朗上口,非常贴近群众的生活语言,深受读者的欢迎。如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发生后,《新京报》连续7天将事件报道置于头版,跟进报道,追踪事态,还原真相,呈现关怀,广受各界好评。

(四)分形思维:从部分看到整体,从偶然把握必然。

“分形(Fractal)”一词是由数学家芒得布罗特(Mandelbrot)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混沌理论中。它是指自然、社会或经济系统等自组织中的整体与部分具有某些自相似的特点。分形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如一棵树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树干分成树枝,树枝又分成树杈,树叶的脉络重复树干的模式……树的枝枝杈杈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自我相似的记录。这就是说,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反映和含有整个系统的性质和信息。但是,系统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虽然具有自相似性,却具有无规则的特性,呈现出有序与无序的组合关系,如自然界中的海岸线、雪花、云彩等。其魅力就在于,整体与部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复制,分形显示了一个无限丰富、美丽和个性化的世界。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应该具有分形思维意识。了解和借助于分形思维,有助于记者在风起于青[艹

频]之末时就敏锐地捕捉到丝丝缕缕的新闻信息,抓住每一个新闻碎片,或者是不经意间获取的信息,或者是偶然看到的现象等。新闻记者在对新闻价值的基本把握上,借助于“一叶知秋”的分形思维,就能捡起偶然得到的细枝末节,循着它刨根问底,就有可能会还原整个事件的原貌。此外,分形思维还有助于新闻从业人员培养系统思维。碎片只是构成新闻的元素,并不简单地等于新闻整体,而整体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远不是碎片所能比的,具备分形思维有助于记者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写报道;而且,面对采访得来的大量新闻碎片,分形思维还有助于记者去粗取精,围绕主题进行有序梳理和分类。

三、新闻报道视角思维深度的挖掘

好的新闻报道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天堂,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其深藏的内涵,做深做透新闻。归根结底,还是记者采写新闻时的思维深度的开掘问题。那就要充分开启思维的大门,在全面掌握新闻素材的情况下,找准一个切入点,深入新闻事实的心脏,彰显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跨越时空,由内到外进行综合反映;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阐明新闻事件的本质意义,预估事件的未来影响,提示事件的发展趋势。

那么,记者如何在新闻采写时开掘思维的深度,做深做透新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一是把新闻事件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考察。事件的意义大小、典型与否,关键看新闻事件是否符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向,是否能展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

二是把同类新闻事件放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和时代环境中进行观照。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背景,所传达的信息不同,所彰显的意义不同,所代表的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新闻事件就在跨时代的比较中显示出了它的独特之处。

三是把新闻事件放在边缘视角中进行审视。同样的新闻事件,编辑记者大多从主流思维的角度去审视和采写。其实,编辑记者可以在不同行业领域的交界处、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组成的若干社会关系的接合部进行跨域思考,挖掘新闻的深度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保全.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168.

[2]夏似飞.党报新闻视角的特性与构建路径[J].新闻爱好者,2009(8下).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系)

编校:赵 亮

推荐访问:转型期 新闻报道 视角 逻辑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