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定位,监管转型

主持人申江婴: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必将带来资本的多元化、运营的多元化、竞争的多元化等,这将对现有的市场监管提出哪些新的挑战?

杨锦炎: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此次向民资开放后,更多的竞争主体将进入电信市场,对市场监管确实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监管部门定位要准确,不能仅盯着行业,要跳出行业看行业,把握关键点,例如普遍服务、网络安全、社会信息化等。这就需要改变监管理念,提升监管能力。二是随着通信行业转型带来监管转型。三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目前的监管队伍还是12年前通信管理局成立之初时的队伍,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陈金桥:长期以来,从政府到地方监管都习惯于调整国企经营规则,但对民企的监管很弱。随着民资开放,民间资本将以多元方式、以创新主体参与进来,中国信息通信服务领域将百花齐放,这对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我们可以在一些有一定经验的地区先行试点,然后再跟进相关规则。

主持人申江婴:一直以来,我国民间资本在进入一些领域时,经常会遇到“玻璃门”和“弹簧门”,或者难以真正进入,或者刚刚进去又被挤弹而出。此次,电信业向民间资本的开放如何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创造相对公平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保障民间资本顺利进入?

杨锦炎:要保障民间资本能够在电信市场进行有效、公平、充分的竞争,从国家层面来看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电信的立法必须要保证;二是要尽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从工信部层面来看也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综合信息服务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二是服务标准要跟上。

推荐访问:转型 监管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