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稻田农作制度的问题与发展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简要回顾了湖南省稻田农作制度的发展历程,提出湖南省农作制度存在冬闲田面积增加、稻田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基础设施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指出了湖南省农作制度要走高产稳产型农作制、用养结合型农作制、循环利用生态型农作制、区域特色型农作制、高效种养型农作制和现代高效型农作制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农作制度;发展历程;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2-0107-04

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以种植制度为中心,养地制度为基础[1]。农作制度是在特定时间、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受生产力水平、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所决定,反映着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方向,它对整个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起着组装、调节、调控作用,对实现农业稳定高产、发挥周期效益具有决定性意义[2],研究区域农作制度发展的演变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对于指导发展本区域未来农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湖南省各区域资源特征,进一步优化农作制度,大力提高现有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稳产增收、提质增效,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4]。

1 湖南省稻田农作制度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农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恢复→徘徊→快速→调整→稳定→调整缩减与恢复发展6个阶段[5]。农作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围绕单改双、旱改水、改间作稻为连作稻和扩大双季稻,通过冬闲改冬种、改造中低产稻田、稳定发展冬种绿肥和油菜生产以及实现水旱轮作,推进稻田农作制度的改革。

1.1 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

1.2 徘徊发展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受三年暂时经济困难时期的影响,农业生产出现严重滑坡。但通过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国民经济总方针和农业方针,最终使农业生产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这一阶段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推广了单季改双季、高秆改矮秆等重大农业技术措施,围绕冬闲田改种绿肥,稳定发展绿肥—双季稻复种制,改良中低产稻田,进行了稻田水旱轮作制和发展冬季绿肥的研究,提出了绿肥高产栽培和早晚稻两季平衡增产技术,湖南双季稻面积得到较快地发展,一季稻面积占水稻的比例由85.9%下降到51.2%,耕复种指数由176.9%提高到202.5%,为推动湖南省发展以绿肥为主的双季稻复种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3 快速发展阶段(1966~1978年)

这一时期,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通过兴修农田水利,改良土壤,努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加速化肥生产,改革耕作栽培制度,总结推广农作物增产经验,推广“晚稻赶早稻”和单季稻改双季稻的经验,在大力推广矮秆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从1975年以后开始积极推广杂交水稻,同时增加化肥、农药、农膜和农机等物质投入,促进了农作制度的改革,重点推广绿肥—双季稻,大力发展麦类(大麦、小麦)—双季稻、油菜—双季稻等多熟复种技术,不仅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双季稻三熟制的快速发展,1978年,湖南省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到245.1%,粮食总产达208.79亿kg,比1966年增加了近100亿kg。

1.4 调整发展阶段(1979~1985年)

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以提高单产、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主的农作制度改革,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加上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提高,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在农作制度调整过程中,按照不同类型地区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农作制度,不搞一刀切,纠正水稻改制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使湖南省稻田农作制度逐步向高功能、高产量、高效益种植模式发展。调整后,绿肥—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油菜—双季稻和油菜—中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进一步优化了稻田种植结构。

1.5 稳定发展阶段(1986~1997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湖南省养殖业发展较快,导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作制度的研究和改革重点放在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省工省力等技术方面。1986年,湖南省开始了有组织、有规划开发吨粮田,把发展粮食生产必须立足现有耕地,走提高单产的道路,通过开发吨粮田,带动中低产田的改造,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湖南省吨粮田开发和建设,采取良田、良制、良种、良法结合,不仅建设了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形成了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融合的先进、适用的新型技术体系,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同时实现了高产与高效,增产与增收的目标,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1.6 调整、缩减与恢复发展阶段(1998~2013年)

第二个时期从2004年开始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进行粮食生产,实行了良种、农资、农机补贴,免除了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湖南省农作制度改革与发展。在双季稻主产区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湖南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了水稻节本增效轻型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对促进全省复种指数与粮食产量的提高,收到了显著的效果[7]。

2 湖南省稻田现代农作制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冬闲田面积不断增加

2.2 稻田耕地质量下降

湖南省高产稻田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中产稻田面积约占41%,低产稻田面积约占29%。湖南省稻田的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但红、黄壤丘陵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低、耕地质量差。且近年来由于化肥施用量显著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绿肥种植面积显著下降,造成部分农田生态环境变劣,肥力下降,不仅影响到稻田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同时还影响农产品质量。因此,要找到通过发展稻田现代农作制对进行土壤培肥,提高复种,挖掘稻田增产潜力[9]。

2.3 农业基础设施差

近年来,农业突发性气象灾害(洪涝、低温、干旱)发生频繁,造成生态环境改变,加之湖南省农业基础落后、抗灾能力较差,农业抵御外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农田气象灾害对全省主要农作物的成灾率高,造成全省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稳定、波动较大,制约湖南省现代农作制的发展[10]。

2.4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农业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近年来,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但由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过高,造成效益偏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湖南省水稻主产区,由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降低,影响了熟制的改变,造成水稻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的降低,从而制约着稻田多熟制和现代农作制的发展。

3 湖南省农作制度发展方向

为了稳定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培肥地力,实现耕地永续利用;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根据湖南土壤、温光、降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农作制度主要向高产稳产型、用养结合型、循环利用生态型、区域特色型、高效种养型和现代高效型六个方向发展。

3.1 高产稳产型农作制

确保粮油作物持续稳产、高产,保障粮油安全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目标。粮油作物多熟种植,是湖南的优势和特色,因此要大力发展高产稳产双季稻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恢复和稳定发展双季稻、加大冬季农业的开发力度,是提高湖南省粮油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2015年农业部提出马铃薯要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要逐渐变成我国第四大主粮。湖南冬闲田面积大,发展马铃薯—双季稻种植模式,实行水旱轮作,不仅能改良土壤,提高稻谷产量,而且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作物,利用冬闲期种植马铃薯,既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又可作为蔬菜,缓解淡季蔬菜不足的矛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油菜—双季稻模式,实行水旱轮作,不仅能实现水稻高产,而且能利用冬闲田生产植物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因此,要加强适于双季稻区的马铃薯和油菜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的温光水热,大力发展高产稳产型农作制,实现稳粮增收[11]。

3.2 用养结合型农作制

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培肥土壤,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实施保护性耕作[12],实现贮粮于地,是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紫云英参与氮素循环,是生物固氮的主要途径之一,还可以使土壤中的磷、钾元素富集,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13]。豌豆、蚕豆等,不仅适应性强,耐贫瘠,早发芽,耐迟播,鲜草产量极高,品质好,而且种子稳定高产,是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冬季绿肥[14]。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冬闲田,发展紫云英、经济绿肥等养地作物,广避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料,推广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养地制度,培肥地力,是实现贮粮于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3.3 循环利用生态型农作制

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 ,合理组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农业的生产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输出端,倡导绿色消费,使农产品的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路径[15]。推广冬季牧草—双季稻,促进农牧结合,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型农作制 [16]。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季牧草,饲养畜禽,通过过腹还田,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形成牧草饲养畜禽、畜禽粪便肥田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该模式既可以促进草食畜禽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又能促进水稻高产稳产。

3.4 区域特色型农作制

湖南地形复杂,区域差异大,利用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特点,发展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农作制度,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发展[17]。例如湘南、湘西的石灰土、紫色土区发展烟叶—水稻,湘北发展加工型蔬菜—水稻,湘南发展外向型蔬菜—水稻等粮—经农作模式,该模式既有利于发展区域特色型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又有利于改善土壤,提高土壤的综合生产能力。

3.5 高效种养型农作制

高效种养型农作制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器,既可实现绿色生产,又可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有机统一,满足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保育的需求。适合湖南省的种养模式主要有稻—萍—渔、稻—虾(蟹)、稻—泥鳅等共生模式。例如稻—虾(蟹)模式,水稻和虾(蟹)共生后形成“虫、草、枯叶—龙虾排泄物—水稻”的食物链,实现稻田营养物质循环,虾(蟹)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大,增收效果明显,易于种养,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高效种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为“新世纪扶贫目标”提供样板,湖南省山区多,工业项目扶贫难以实现,高效种养是适应性最强的农业项目。

3.6 现代高效型农作制

发展现代农作制,加强农艺与农机融合,发展轻简耕作栽培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生产物质成本增高,农业生产存在劳动力缺乏和种粮比较效益低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耕作栽培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8]。因此,要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艺与农机融合,生态环境和谐发展[19]。

参考文献:

[1] 曹敏建. 耕作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2.

[2] 王宏广. 中国农作制度70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37-258.

[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199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4]黄国勤,张桃林,赵其国,等. 中国南方农作制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3.

[5]段红平. 湖南省农作制度50年(1949~1998年)演变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1,(3):1-4.

[6]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等. 湖南农作制高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策略[J]. 湖南农业科学,2009,(1):36-39.

[7]杨光立,李 林,彭科林,等. 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劳动和技术密集型高效农作制度[A].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会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作制建设[C].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

[8]李立军. 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53-56.

[9]劳秀荣,吴子一,高燕春,等.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 49-52.

[10]唐海明,帅细强,肖小平,等. 2010年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 284-290.

[11]李媛媛,杨光立,肖小平,等. 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以湖南双季稻区为例[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7):1346-1357.

[12]薛建福,Dikgwatlhe S B,陈 阜,等.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氮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3,33(19):6006-6013.

[13]肖小平,黄凤球,魏湘林,等. 湖南双季稻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07,(6):96-100.

[14]聂 军,廖育林,彭科林,等. 湖南省绿肥作物生产现状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9,(2):77-80.

[15]田应华,陈国生,胡升辉,等. 湖南省耕地变化的趋势及其政策选择[J]. 经济地理,2010,30(1):126-130.

[16]叶桃林,李建国,胡立峰,等. 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定位研究[J]. 作物研究,2006,(1):34-39.

[17]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等. 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 Cd 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1):168-176.

[18]伍芬琳,陈 阜,肖小平,等. 保护性耕作下双季稻农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703-2709.

[19]张海林,孙国峰,陈 阜,等.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效应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275-4281.

(责任编辑:肖彦资)

推荐访问:农作 湖南省 稻田 制度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