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低效苹果园存在问题及改造对策

摘 要:通过深入一线调查,明确了临汾市低效苹果园普通存在盲目追求高产、肥水管理不到位、病虫害防治效果差、树形不合理、果园生产经营规模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造对策。

关键词:低效苹果园;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3002703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B

临汾市属于农业部规划的苹果优势产区,到2013年全市苹果面积已发展到8.7万hm2,但其中有60%左右的苹果园为中低产果园。面对效益不高的果园问题,提出了低效果园改造措施。

1 低效苹果园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追求高产

临汾果业盲目追求高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果园为了追求苹果高产,逐年加大投入。据调查平川县果园,2007年667 m2投入1 000元左右,667 m2产量为2 000 kg,到2013年667 m2投入增加到3 000元左右,667 m2产量虽提高到2 900 kg,但计算投入产出比已由1︰5下降到1︰2。投入增加虽然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物价水平上涨的因素,但也存在盲目套袋、施肥、防治病虫等问题,如不宜实施全园套袋的果园,也进行全园套袋;不宜施用专用肥的果园,也大量施用专用肥;还有的果园滥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结果形成病虫越来越多的恶性循环,反而进一步增加防治成本。二是果园栽植密度过大,即便获得高产,果实品质也很差,经济效益还是上不去。临汾市不少果园沿用传统的乔化密植栽培制度,这些果树进入盛果期后,树体高度在3.5 m以上,树体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一部分果园虽然短期内产量较高,但果实品质下降,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部分果园由于果园密闭,光照恶化,虽然费工费时进行管理,增加投入,但也改变不了树体成花困难、无效枝增多、病虫害发生严重的趋势,导致品质和产量都下降。

1.2 肥水管理不到位

临汾市有53%的果园属于靠天下雨的旱地果园,而大多数旱地低效果园没有在保水管理上作文章,没有采用生草、覆草等措施来对果园保墒,也没有应用穴贮肥水集雨技术。另据调查,低效果园有机质含量低也是果园保水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临汾市果园有机质含量超过1%的果园不足15%,多数果园的有机质含量不足0.5%。多年来,低效果园采用化肥提高产量,没有实施平衡施肥,导致果园土壤结构破坏。部分地区的果农667 m2施有机肥不足500 kg,离“斤果斤半肥”或“斤果2斤肥”的目标相差太远。在施肥上也存在施肥时间、次数及施肥种类不合理等问题。如临汾市主栽晚熟红富士苹果,在8月下旬至次年春季果树萌芽前后,均有施基肥现象,肥料基本以复合肥、单一化肥等为主,施用有机肥也多是使用化学合成的有机肥,还有些果农全年使用氨基酸的次数甚至达到5~6次。

1.3 防治病虫害效果欠佳

近年来,随着苹果市场价格的不断看好,广大果农在果园管理方面的投入也逐步加大,特别是加大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投入,但生产上由于果农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特点及防治最佳时期缺少了解,在防治措施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仅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果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果园环境的污染。目前,临汾低效果园病虫害防治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果园内外环境清理不彻底,特别是果实采收后留下的病枝、残条、残叶及杂草等清除不彻底,为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埋下了隐患;有的果园孤军作战,不搞统防统治,忽视预防机制,错过防治有利时机,防治效果很差;有的果园不自觉地人为传播病虫害,如在修剪过程中对工具消毒不严格,用带有病菌的剪锯修剪,形成人为传播。同时,对修剪伤口消毒不严格,保护不当,也会造成树势衰弱导致病虫害发生。

1.4 树形改造不合理

有的果园在树形改造时没有针对被改造树的树势、数量、花量、负载能力进行细致分析,而是千篇一律地疏枝提干、落头开心,结果带来树势偏弱或树体反旺等问题;有的果园树形改造速度过快、模式简单、急于成形、简单操作,总想实施“一次到位”的修剪技术,结果带来树体冒条、树形紊乱事与愿违的问题;有的果园在整形修剪过程中,不能合理调控果树的负载量,过量留果,树体营养消耗过度,造成苹果树势早衰问题。

1.5 果园生产经营规模小

临汾市低效果园中,大多是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小型果园,一般果园面积在0.2~0.3 hm2,有的甚至仅有0.06~0.13 hm2。这种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管理模式,一是不利于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与大规模现代化管理果园相比,生产资料购入成本高,生产管理费工、费时,单位面积产出率低;二是应对市场能力差,在果品市场价格多变的情况下,“抛售”“惜售”思想严重,果园之间自相竞价,导致果品流通实现不了应有的经济效益;三是从事果树生产的多是妇女和老人,果农的受教育水平低、素质差,在果树生产中很难实现标准化生产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2 低效苹果园改造对策

2.1 节本增效,合理间伐

为解决盲目追求高产的问题,对于投入成本过高的果园,要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不能只靠加大投入这个途径,要研究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路子,可通过实现果园机械化、生产规模化、发挥果业合作社积极作用等途径,降低果园生产成本。近年来,果园套袋费用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达30%左右,要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一些不宜搞大面积套袋、全园套袋的果园,可减少套袋或者创造条件应用无袋栽培技术,既节省果袋资金及套袋的用工开支,又可增加投入到不需要过多资金的疏花疏果、铺反光膜、果实贴字等生产精品果技术上。对于树体结构不合理的果园,要在合理间伐上作文章,依据“因地制宜定树形、依势定法逐年改、改形保果两兼顾、先开行间后株间、去大留小减级次、改形之后精细管”的原则,建成全园通风透光良好的高效生长栽培模式。

2.2 加强肥水管理

要改变低效果园面貌,必须从加强肥水管理基础工作做起。一是提倡生物覆盖。改传统的清耕制为果园生草、覆草制,通过农作物秸秆粉碎覆园、施肥沟内覆盖麦草、人工种植油菜等绿肥作物,给果园大量补充有机肥,逐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二是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667 m2产量在2 500 kg的果园,一定要达到“斤果斤半肥”的目标,即667 m2施优质有机肥3 500~4 000 kg。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改变果农传统施肥习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推广“猪-沼-果”生产模式,充分利用沼液、沼渣增加果园有机质含量。三是实行节水灌溉。有条件的果园,采用滴灌、喷灌施肥,把有限的水源充分利用起来。旱地果园可采用埋罐渗灌法,即在树周围埋3~4个瓦罐,利用罐水缓渗到树根的原理解决干旱影响产量的问题。四是推广覆膜穴贮水肥技术。在树干基部修筑高起垄斜坡,在果树行间挖深、宽各30 cm的集雨沟,沟内覆盖以树冠投影宽为宜的薄膜,既能方便收集雨水,还能减少水分蒸发。

2.3 综合防治

针对病虫害防治无效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农业管理措施,搞好果园卫生,减少病虫害赖以生存的条件,降低病虫指数。二是搞好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在苹果主产区,每个乡镇要配备果树技术员,对苹果园病虫害进行测报,随时为果农提供病虫害信息,并及时发出喷药种类、用药时间、方法等信息,帮助果农用药。有条件的地方应组建专业队实行统防统治,统一购药、统一配方、同一时间用药,以小投入换来高收益。三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树体自身抗病力,培育强壮树体。四是科学用药。按防治指标施药,如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叶率达10%、卷叶虫梢率达3%时,就应开始用药。抓住关键期喷药,花后7~10 d和套袋前,对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卷叶虫、蚜虫等十分有效,应重点防治。同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和轮换用药。

2.4 明确树形,合理改造

一是要明确树形改造三大目标,即提干、落头、疏大枝。通过缩冠提干,打开果园的光路,增加内膛受光面积,促进营养积累。树形改造之前,应对果园的树势、数量、花量、肥水条件、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保证在树势稳定、花量充足、没有明显大小年结果的情况下进行树形改造。二是切忌一步到位,需要3~5年逐年精心整形,才能完成较合理的树形改造。三是树形改造要合理控制负载量。一般情况下,盛果期果树每667 m2产量应控制在2 500 kg左右。

2.5 改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集约化发展

要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培育和扶持苹果生产加工经营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与果农建立互惠互利的有机联合体,引导企业及合作社向产后的销售、加工、贮运、保鲜一体化服务领域延伸,提高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促进果业集约化发展。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果农,实施果农技术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新型知识型果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广应用果园标准化生产技术,彻底扭转临汾低效果园落后面貌。

推荐访问:苹果园 临汾市 存在问题 对策 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