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途径

摘 要:林下经济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林下闲置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林下资源,是实现林下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的一条新路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研究和建立科学的人工森林群落结构,维护生态安全,保障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

1.1林菌模式 即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种植,林菌模式是在地上栽植乔木,树下种植菌菇的双层立体栽培模式。

1.2林禽模式 在林下透光性、空气流通性好、湿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发展“林下养禽”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种养殖产业,实现林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途径。

1.3林畜模式 在生长4年以上、造林密度小、林下活动空间大的林地,放养或圈养牛、羊、免等。林畜模式是林草模式的延伸,也可以称为林一草一畜模式,即林下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

1.4林草模式 在郁闭度0.7以下的林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麦草、光叶紫花苕、鲁梅克斯等。在此模式中,草本植物可作为纽带,使系统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型生态系统。草本植物所发挥的功能主要在于:增加地表覆盖率,有效抑制幼龄林地的水土流失和扬沙起尘;改善树木生长环境,降低盛夏地表温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地表部分刈割后可直接作为树木的绿肥;地下根系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有利于保水、保肥;作为饲草供给草食家畜,家畜粪便直接还于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5林药模式 在末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较耐荫的中草药。如白芍、百合、板蓝根、田七等。林下种植中药材,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还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6林蔬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林菜立体种植,使垦后的林地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给林地创造了良好的通气条件,起到了以气促根的作用。同时铲除了杂草,使林地得到了全面抚育,杜绝了森林火灾,降低了病虫基数,加快了林木生长速度。

1.7林粮模式 在末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豆类等作物。一般以绿豆、豌豆等小杂粮和芋头、木薯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影响林下经济发展的因素

2.1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

2.2经济模式单一 目前,林下经济仅有一到二种模式,不仅发展模式较少,而且林下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3基础设施条件差 林地属于涵养水源的生态林,主要集中在水库周边,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2.4群众认识程度低 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2.5经营水平不高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以“林菌”模式为例,因没有菌棒生产企业,各农户均自行制作与扩繁,不仅菌棒成本高,而且质量无保证。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因缺乏行业协会组织,没有形成订单农业,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不强;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缺乏科学种养技术。

3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政府引导

为了进一步活化林权,使林农实现增收,政府应统一思想,加强组织,深入调研,成立林下养殖生产领导小组,将林下养殖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建立完善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使用权、林业生产户、林下养殖户三位一体。搞好土地租赁承包,签订长期合同,使林农敢于投资、乐于投资。另外,积极争取国家、市扶持资金和政策,争取“先行先做”。保障林下经济稳定发展。农委和林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指导各乡镇摸清适宜发展林下产业的林地类型及范围,做好林下经济试点发展规划,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规划。政府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县、乡、村三级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面对面讲解林下种植养殖的可行性,介绍林下种植养殖的各种模式,积极引导林农走到林业产业化的道路上来。林业局成立技术服务组,分片包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聘请专家对种植养殖户进行培训,讲解林下种植养殖的技术要领,并及时为农户提供相關信息、联系保险等事宜,保障农户收益安全。组织种植养殖户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了解市场,以鲜活的增收致富例子调动林农的积极性。

3.2做好试点工作

林业部门应选择条件适合的国有林场或者造林大户先行试点,摸索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以身边的人和事、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3.3科学合理规划

发展林下经济,要从林业规划抓起,因地制宜,搞好造林、抚育、采伐更新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规划,改变传统造林模式,积极发展小网格造林、农林间作、农果间作,留足林下经济发展空间。还要选择群众接受、符合当地实际的经营模式,宜牧则牧,宜菌则菌,宜果则果,宜菜则菜,使林下经济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3.4创新管理机制

优先安排,统筹使用农业综合开发、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项目资金,扶持林下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现代林权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林权要素交易平台,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盘活林业生产要素,创造林下经济发展的“洼地”,加速全社会的资金、技术向林下经济产业聚集。

3.5提升科技服务

与农业大学、农林科学院等院校紧密结合,加强技术集成,加快成果转化;大力引进推广林下种养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尽快建立一套实用项目库。各地都应成立林下经济科技服务团,发挥县乡林业技术推广站的作用,利用好农林信息网、电视、广播等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培训和服务,逐步形成覆盖乡村、联系万家的服务网络。落实技术人员服务责任制,分片包户,定期下乡,精心指导,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和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樊德民.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J].甘肃林业,2012.02.

[2]张伟,陈飞.林下经济助农增收[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2.01.

[3]洪大伟.林改后林下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

[4]吴世宇,于德新.如何促进林下经济的快速发

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5.

推荐访问:林下 有效途径 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