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养生——合五味(1)

一直不知道怎样把“吃”这件事讲得头头是道。

直到有一次,祖父程莘农院士,他讲饮食养生的“七律”,这才明白原来在自己生长的中医世家中,看似平常的饮食也蕴含着深奥的中医道理。

律,就是原则、规律。饮食七律,就是有益健康的七个饮食养生原则和规律。

虽然是七律,但可以用三个字来总括,那就是:食有节。

食有节,就是要五味杂食,并益于五脏,合于四时;

食有节,就是在保持适量油盐的时候,也保持清淡的心境;

食有节,就是热不灼唇、冷不冰齿,用温暖的食物去温暖食者的心;

食有节,就是先分清饿的是眼睛、舌头还是肚子,不要勉强进食;

食有节,就是用心饮食,合理搭配,专注于食物本身;

食有节,就是只吃七分饱,不仅为了体型,更为了健康;

食有节,就是顺应节气变化,在每一个平常日子里养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药能治人,也能害人。

食物何尝不是如此。用对了,五味益五脏;用得不对,五味亦可伤及五脏。关键就在一个字上——“合”,也就是相宜。五味与五脏要相宜,五味与四时变化要相宜,五味之间也要相宜,五味在食量上还要相宜。“合五味”可不是简单的五味杂食。

1. 五谷、五畜、五菜、五果

我的爷爷程莘农院士是江苏淮阴(今淮安市)人。他10岁起随父研习中医,15岁时拜著名老中医、温病专家陆慕韩为师,19岁就独立挂牌行医。1957年,为响应政府号召,支持北京的中医事业,他被国家选调进入了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已从医70余载,成为了一代中医大家。

我的父亲程红锋是爷爷的长子,从小就目睹中医的神奇并很快爱上了中医。父亲成年之后,毅然走上了行医之路,并坚持不辍。即使从中国中医研究院退休之后,他还一直坚持门诊,行医至今也有40余年了。

出生在这样一个中医世家,又在爷爷身边长大,耳濡目染,我怎能不受影响呢?的确,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闪烁着中医的影子。然而,当我步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所中医最高学府,再回首童年的时候,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不是稚嫩童声里的汤头歌诀,也不是懵懵懂懂中的经脉病候,而是爷爷教给我的饮食道理。

记得小时候,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奶奶都按爷爷的嘱咐给我准备好了午饭。虽然那时的条件没现在这么好,但在我的记忆中,这餐饭却是十分的丰盛。

主食:或米或面。爷爷是江苏人,所以吃米饭的机会多一些。奶奶蒸米饭真有一手,用小小的铝锅(那个时代特有的器物)蒸出来,不硬不软,粒粒晶莹剔透,散发着一股米饭特有的清香。现在用电饭煲焖出来的香米饭,也很香甜可口,但却不是儿时的味道了。印象中奶奶还经常用大米、小米混合在一起的二米饭与红薯、玉米等粗粮调换口味,有时甚至还有一小碗盐煮花生或白蒸芋头……

绿叶蔬菜:一个被用得很旧的小盆里盛放着至少两种时令的绿叶蔬菜,每样的量都不是很多。这个菜量现在看来像是剩菜,其实却不然,那是奶奶每天中午特意为我做的,一般是一盘菠菜或卷心菜等的叶菜,一盘扁豆或青豆等的豆菜。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爷爷给我定的食谱……

肉菜:最常吃的是肉羹,就是将肉沫与鸡蛋一起蒸熟。本不觉得这肉羹有什么特别,直到上了大学,吃到食堂里一道著名且昂贵的“太阳肉”后,才比较出奶奶做菜的特色。所谓“太阳肉”,就是在调好味的肉馅里打一个鸡蛋,然后上火蒸熟即可。取名“太阳”,是因为肉是肉,蛋是蛋,界限分明,形如太阳。而奶奶却是将鸡蛋与肉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蒸熟后肉沫镶嵌在蛋间,使鸡蛋形成了蜂窝状的奇特结构,清浊融合,肉蛋再难分割,味道自然也就变得十分独特,回味无穷……

佐汤:每餐必有汤,以瘦肉丁儿、蒸熟的鸡蛋丁儿、山药丁儿为主并稍加青蒜的山药汤;将土豆切丁并加蛋花儿的土豆汤;还有把青豆、蚕豆混合而煮的蚕豆汤……这些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口味清淡。

水果:时令水果是每餐饭后安静小憩时的奖励。半个苹果、一个桔子、一瓣西瓜,每每让我沉醉在午后悠闲的童年时光……

上大学后,我才开始住校并在食堂吃饭。记得第一年放假去看爷爷,本以为爷爷会考我许多学业问题,于是特意准备了一番。在我心目中,爷爷的肯定似乎比老师的更重要,所以准备得比期末考试还认真些。但奇怪的是,爷爷却问了一个与学业不相干的问题:每天都在食堂吃什么?

于是,我列举了一大堆具有学校特色的菜式,虽没有现在丰富,但也比家里的四菜一汤的选择面宽多了。

“每次只吃一个菜吗?”

“是啊,一个菜的量就很大,打两个菜吃不完,就浪费了。”我回答道。

“没有汤和水果吗?”

“有汤,但食堂里没有水果卖……”

“你觉得你吃得对吗?”

“……”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你了解脏腑中脾胃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并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营养精微物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可是人体健康生存的根本,也是人体从疾病状态迅速康复的基础,正所谓: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因此我们需要给脾胃提供多种食物,并合理调配,才能让脾胃功能正常发挥,才能为人体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充足的气血。养生,首先要从饮食开始,而中国传统医学素来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所以说,治病也离不开饮食的帮助。《内经》中讲,‘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十分有道理的。结合奶奶平时给你做的饭菜,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吧,看你能悟到多少。”

看来我没有通过爷爷的考试,还是回去继续研读《内经》吧。

《黄帝内经》——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素问》、《灵枢》上下两卷各八十一篇,成书于战国时代。但它既非一时之作,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当时对许多医家理论、医学著作的总结。了解中医,学习中医,不可不研读《黄帝内经》,其蕴含的大智慧和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而以此书为基础逐渐发展丰富起来的中医学,更因其神奇的疗效,不仅博得了普通民众的喜爱,更在世界医药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爷爷提到的这段关于饮食养生的经典论述记载于《素问·藏气法时论》,既是医学方面不可忽视的至理名言,更是指导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原则。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谷,指粳米、小豆、麦子、大豆、黄黍(音同鼠,即糯小米,北方叫做黄米,又叫黍子)等为代表的粮食作物。“五谷为养”,即以五谷为维持生命机体的基本食物或基本营养。何以见得“五谷”是基本的营养呢?文中对不同的食品分别用了“养”、“益”、“助”、“充”四个不同的字眼,这不全是为了避免行文上的重复,而且还有深刻的用意。它不仅讲了各类食品对人体的养益功能,而且还有主次之分。“养”是主要的,“益”、“充”、“助”是辅助的,不能喧宾夺主。

这里需特别说明一下,谷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并不高。而古人把豆类作为五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因为谷类蛋白质缺乏赖氨酸,豆类蛋白质缺少蛋氨酸,谷类、豆类一起食用能起到蛋白质相互补益的作用。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五果,指桃子、李子、杏、栗子、大枣等为代表的水果、坚果类食物。“五果为助”,即以五果为生命机体营养的补助。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营养丰富,还有助消化。虽不求多,但却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物。

五畜适为宜,过则害非浅

五畜,指牛肉、羊肉、猪肉、狗肉、鸡肉等禽畜肉食,广义上则包括了畜、禽、鱼、蛋、奶之类的动物性食物。“五畜为益”,即以五畜为生命机体营养的补益。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弥补植物蛋白质的吸收不足。但既然是补益,就不能成为每餐食物中的主角,应以适宜、适度为原则,食用过多则会伤及人体。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菜,指冬葵(湖南叫葵菜,也叫冬寒菜,江西叫蕲菜)、豆叶、薤、葱、韭菜等蔬菜。吃菜讲究新鲜,各种颜色的新鲜的蔬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这四个方面几乎把迄今为止人们饮食中的所有原料全部概括了。仔细回想儿时奶奶做的饭菜,每餐无一不是谷、果、畜、菜俱全啊!原来爷爷告诉我的饮食养生道理就是——杂食。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每类食物中都用了“五”字,就是告诉我们要吃杂一点,即使是主食粮食,也不能只吃某一种细粮而不吃杂粮。不同的食品,其营养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吃杂一点是有好处的。肉类、蔬菜、果品也是一样。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回到学校,我立刻与同宿舍同学商定,每餐每人负责从食堂打回一样饭菜,或蔬菜,或肉菜,或水果,或主食,且每天必不相同。然后几个人聚餐食用,以求杂食,使营养均衡,这是我们那个时代在中医饮食养生原则的指导下自创的营养配餐吧!

但是,为什么要说“毒药攻邪”呢?是强调在用有毒药物攻除邪气、治疗疾病时,特别需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辅助吗?我还是心存疑问,想找爷爷问一问。

关于杂粮

杂粮是传统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吃得细吃得精,但并不意味着就吃得健康。从营养上来说,总吃白米、精白面其实并不好,慢性病发病率非常高就与此有关。调查发现,主食、杂粮、粗粮吃得越少,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的发生率就越高。

现在杂粮已经摇身一变,成了饮食中必不可少的健康食品之一,“糙米”、“鸡头米”、“燕麦”等过去上不得饭桌的杂粮,如今也“堂而皇之”地被摆上了各大超市的柜台,且价格还是普通大米的几倍(有些甚至十几倍),人们仍然踊跃购买,生怕自己“营养缺失”。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杂粮确实营养丰富,含大量B族维生素,钙、铁的含量也很高;丰富的膳食纤维是杂粮的一大特色,可以降血脂、降血糖。普通食物转化成葡萄糖进入人体内,血糖指数会很快地升高,而后又随之很快地下降,而食用杂粮后,血糖指数相对比较平稳。这对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有好处,血糖得到控制后也有利于血脂的代谢。此外,吃杂粮耐饥,有利减肥,也可以改善便秘。

对一般人来说,杂粮占主食的比例可以是1/5~1/3,每天保证吃一次杂粮。随着消费者对杂粮食品的重视,现在可挑选的杂粮制品越来越丰富,除了糙米、鸡头米、棒子面、豆面这样的单一米面制品之外,像全麦面包、玉米馒头、荞麦面、燕麦片等,都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同时也提醒大家:杂粮虽好,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多吃杂粮的。有些人就不太合适吃杂粮,如肠胃不好的人,比如有溃疡病、肠炎、胃肠道手术后等情况的病人,因为杂粮比较粗糙,要多加注意。

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程凯教授系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医针灸泰斗程莘农教授的嫡孙,“程氏针灸”第三代传人。擅长治疗头痛、失眠、颜面痤疮、月经不调、肥胖等各种针灸适应症,尤以中医针灸养生见长。曾多次受邀在新华社、外交部、保监会等单位做“中国式养生”大型系列讲座。出版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20余部。

推荐访问:餐桌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