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渗透交通安全教育例谈

[摘要]交通安全教育很重要,教師应该将交通安全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

[关键词]交通安全教育;数学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1201

据公安部门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数,每年的受伤人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数.更为可怕的是,全国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每1分钟就有1人在车祸中受伤.我国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亟待加强.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提高全民族的交通安全意识.那么,

如何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呢?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实际例子,利用数学推理知识,科学阐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事故责任进行定性分析,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严格整治超速、超载的必要性

“超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超载为什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里面又包含什么数学问题呢?如何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明治超的重要性呢?

【例1】设汽车刹车后所走的距离(刹车距离)s米,刹车时的速度v千米/小时,汽车的总重量T(吨)三者满足关系s=kv2T(k为常数).现有一辆空车,它在60千米/小时的速度下行驶的刹车距离为10米,又知一般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操作之间有0.6秒的反应时间.当这辆车载有等于自重的货物行驶时,要求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停车的距离不大于10米.

(1)求此时安全行驶的速度.

解析:(1)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停车所驶过的距离为0.6秒汽车所走过的距离s1+汽车的刹车距离s2.为了行驶的安全,这个距离必须小于10米.

依题意有10=k602T,所以k=1360T.

s1=1000v3600×0.6=v6

,s2=1360Tv22T=1180v2

s1+s2≤10米.

即v6+v2180≤10

解之得:-60≤v≤30.

所以安全行驶的速度为30千米/小时.

而目前大多数司机为了多挣钱,拼命地超载,超载的重量远不止车身重量的一倍.而且司机为了赶时间又超速行驶,这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超载和超速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国家制定了新的法律,严格整治超速和超载的问题.

(2)问当车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司机发现前方15米处有一老人,马上紧急刹车,该车是否会撞上老人?请说明理由.

解析:“该车是否撞上老人”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当司机发现老人后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否超过15米,即s1+s2的大小.

解:s1=406,

s2=402180,

s1+s2=406+1600180

=2800180

=15.55(米).

s1+s2>15.

所以,该车撞上老人了,发生了交通事故.

结合(1)(2)可知,市区内的车速一般限制在30公里每小时以内,这样就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市区内行车应注意控制车速,不能超速行驶.在交叉路口应减速行驶,以便紧急制动,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二、交通事故如何认定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责任认定,妥善处理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交警是如何认定事故责任的呢?

【例2】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行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交通事故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为40公里每小时的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发后,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2米,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米,又知甲、乙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s(米)与车速x(公里每小时)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s甲=0.1x+0.01x2,s乙=0.05x+0.005x2.问:这起交通事故谁应负主要责任?

解析:要弄清主要责任者,就是要弄清谁超速行驶,即要从刹车距离函数求出各自的速度.

由甲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2米知:

s甲=0.1x+0.01x2>12,解之得x<-40或x>30.

即甲车的速度略超过30m/h.

由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10米知:

s乙=0.05x+0.005x2>10,解之得x<-50或x>40.

即乙车的速度略超过40m/h.

乙车超速行驶,乙车应负主要责任.

通过上述例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运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社会问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责任编辑黄桂坚)

推荐访问:安全教育 渗透 数学 交通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