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摘要 [目的]开展陇南市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方法]以武薯3号为对照,选用Ln1201、2353、01-9-15-1、系143-白、87、混20、混7、20共8个品种进行试验;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筛选出综合表现好的品系。[结果]品系01-9-15-1综合表现好,建议2018年参加甘肃省联合区试及陇南市开展多点试验。品系143-白、混20、87、2353、20、Ln1201、混7需继续试验。[结论]该研究为参加甘肃省联合区试、品种比较试验和陇南市不同生态区域内多点试验提供可试材料。

關键词 马铃薯;品种选育;可试材料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0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arry out the comparative test of potato varieties in Longnan City. [Method] With Wushu 3 as the control, we selected 8 varieties including Ln1201, 2353, 019151, Xi 143white, 87, Mix 20, Mix 7, 20.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 was used to screen the varieties with good general performance. [Result] Variety 019151 showed good general performance, suggesting participated in Gansu provincial united district test and multisite test in Longnan City. Varieties Xi 143white, Mix 20, 87, 2353, 20, Ln1201 and Mix 7 needed further experiment.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test varieties suitable for Gansu provincial united district test, variety comparison test and the selection of multisite test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of Longnan City.

Key words Potato;Variety selection;Test material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薯类作物、豆类作物的统称。其中马铃薯作为薯类作物的代表堪称继小麦、大米、玉米之后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既可作为粮食食用也可当做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其营养丰富、适宜全国各地生长。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陇南市均适宜马铃薯生产,尤以西和县、武都区产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口感适宜,深受当地人民欢迎。

马铃薯育种方法较多[1-4],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在进行[5-11],其中较为常见的育种方法有实生种育种、引种鉴定、芽变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育种、细胞工程技术育种等。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武薯3号为对照,选用Ln1201、2353、01-9-15-1、系143-白、87、混20、混7、20共8个品种进行试验;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筛选出综合表现好的品系,为参加甘肃省联合区试、品种比较试验和全市不同生态区域内多点试验提供可试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7年在宕昌县哈达铺镇召藏村下川地进行(34°13′N,104°14′E)。海拔高度约2 230 m,砂壤土,年平均温度6.3 ℃,无霜期160 d左右。前茬作物为羌活。3月结合平整土地,小四轮拖拉机深翻1次,播种前撒施马铃薯专用肥22 500 kg/hm.2,播种时骡子翻耕1遍。

1.2 试验材料

选用Ln1201、2353、01-9-15-1、系143-白、87、混20、混7、20共8个品种进行试验。除Ln1201为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品系外,其余7个品种均于2011年引进于甘肃省定西农科院。对照品种武薯3号为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品系。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行长667 m,行距60 cm,株距33 cm,5行区,小区面积20 m.2。5月1日播种,10月26日收获。降水情况为5、6月雨水充沛;7月无降水,8、9、10月降水多,块茎膨大初期缺水,对试验品系经济性状总体影响不大。

1.4 试验管理情况

试验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基本一致。培土时追施尿素150 kg/hm.2,没有施任何农药,没有灌溉。6月18日中耕锄草1次,6月30日培土起垄,于8月17日和9月17日薅草2次,10月26日收获。按照试验安排,依次记录统计其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田间性状、薯块性状、主要病害和生理缺陷情况观测及区试产量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物候期比较

由表1可知,8个品系均5月1日播种,6月5—8日陆续出苗;7月上旬陆续现蕾,其中系143-白现蕾最晚,为7月20日;7月中旬进入开花期,除对照武薯3号和Ln1201品系7月20日进入花期外,其余均提前5 d进入花期系143-白出现落蕾现象;9月下旬全部进入成熟期;10月26日采收。不同品种生育期由长到短依次为系143-白(123 d)>2353(120 d)>混20(116 d)、混7(116 d)>01-9-15-1(113 d)>87(111 d)>武薯3号(107 d)、20(107 d)>Ln1201(106 d)。

2.2 不同品种植株形态特征比较

由表2可知,除系143-白落蕾外,01-9-15-1、Ln1201、87花冠色为紫色,2353为浅红,武薯3号、20、混20、混7为白色;茎、叶片颜色武薯3号为浅绿色,其余均为绿色;花繁茂性均为少花;结实性Ln1201、2353为少量,其余均无。各品系出苗率均在80%以上,由高到低依次为系143-白(99%)>Ln1201(98%)>01-9-15-1(92%)=87(92%)>2353(84%)>武薯3号(81%)=20(81%)>混20(80%)=混7(80%);主茎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系143-白>01-9-15-1、2353>混20>20 = 87 = 混 7>Ln1201>武薯3号;株高由高到低依次为系143-白>01-9-15-1>2353>混7>混20>20>79>武薯3号>Ln1201;单株薯块数系依次为143-白>Ln1201>2353>混20>87>20>01-9-15-1>混7>武薯3号;平均单薯重量为01-9-15-1>混20>武薯3号>2353>20=87>混7>Ln1201>系143-白;薯块大小整齐度01-9-15-1、Ln1201、87、2353、混20表现中等,其余均为整齐;匍匐茎01-9-15-1、2353较长,87较短,其余匍匐茎均中等;商品薯率依次为武薯3号(90%)=87(90%)>混20(90%)>20(88%)>01-9-15-1(85%)>2353(80%)>混7(70%)>系143-白(60%)=Ln1201(60%)。

2.3 不同品种田间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01-9-15-1品系表现稳定,田间生长旺盛,植株繁茂,株高89 cm,少花,花冠紫色,无天然结实;观测无晚疫病、病毒病发生。采挖后单株结薯数平均4.3个,平均单薯质量156 g,较2016年增加了43 g,薯块整体性中等,烹煮有香味,商品率85%。

2.4 薯块性状及产量

由表4可知,01-9-15-1薯形圆,皮色白、粗糙,肉白,芽眼浅商品性状良好。系143-白、01-9-15-1、混20、87、2353、20共6个品系产量在36 495~24 090 kg/hm.2,经济性状较对照增产显著,增产67.0%~20.1%。143-白鲜薯产量为36 495 kg/hm.2,连续2年居试验第1位,经济性状较为稳定;01-9-15-1鲜薯产量32 250 kg/hm.2,产量水平居第2位;混20鲜薯产量为29 655 kg/hm.2,较对照增产357%,产量水平居第3位;87鲜薯收获产量为29 145 kg/hm.2,较CK增产33.4%,居试验第4位;2353鲜薯产量为27 495 kg/hm.2,较对照增产25.8%,居试验第5位;20鲜薯收获时产量为26 355 kg/hm.2,较CK增产20.1%,居第6位;Ln1201鲜薯收获产量为24 090 kg/hm.2,居第7位,较对照增产10.8%;对照武薯3号产量为21 855 kg/hm.2,居第8位;混7鲜薯产量最低,为21 750 kg/hm.2,较对照减产4.5%。

3 结论

参试材料系143-白、01-9-15-1、混20、87、2353、20等6个品系产量为36 495~24 090 kg/hm.2,经济性状较对照增产显著,增产20.1~67.0%。①品系143-白鲜薯产量为36 495 kg/hm.2,连续2年居第1位,经济性状较为稳定。植株生长旺盛但不整体,株高93 cm,落蕾;单株结薯8.69个,薯块不大,单薯重87 g,商品率60%;薯型较好,烹煮有薯香味。缺点薯肉表现色泽不统一(白、黄两色),薯块整齐度差,返青后二次生长高达54%,商品率低。②品系01-9-15-1鲜薯产量为32 295 kg/hm.2,較CK增产47.6%,田间生长旺盛,植株繁茂,株高89 cm,少花,花冠紫色,无天然结实;田间观测显示无晚疫病、病毒病发生。单株结薯4.3个,单薯质量156 g,较2016年增加了43 g,薯块整体性中等,烹煮有香味,商品率85%;9、10月多降水的情况下表现出耐涝,综合评价优。③品系混20鲜薯产量29 655 kg/hm.2,较CK增产357%。田间植株生长势好、整体一致;植株繁茂,株高82 cm,少花,无天然结实;无晚疫病及病毒病发生,块茎整齐度中等,无二次生长;单株结薯5.16个,单薯质量148 g,薯块商品率90%,综合评价良好。④品系87鲜薯产量为29 145 kg/hm.2,较CK增产33.4%;田间植株繁茂,生长势强,株高79 cm,少花,花冠紫色,无晚疫病及病毒病发生,单株结薯4.7个,单薯质量136 g;鲜薯光鲜洁净,薯形圆,芽眼浅,薯块整齐性中等,商品率90%,综合评价良好。⑤品系2353鲜薯产量为27 495 kg/hm.2,较对照增产25.8%;田间植株生长旺盛、繁茂,株高87 cm,少花,花冠浅红色,植株生长整体一致,天然结实少;田间无晚疫病、病毒病发生,单株结薯6.27个,均单薯重138 g,薯块整齐度中等、光鲜洁净,商品率80%。缺点是匍匐茎长,结薯不集中;二次生长达46%,裂薯率3%。综合评价较好,品种特性有所退化。⑥品系20鲜薯产量为26 355 kg/hm.2,较CK增产20.1%;田间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80 cm,少花,花冠白色;无晚疫病及病毒病发生,单株结薯4.5个,单薯质量136 g;薯形圆,芽眼浅,薯块整体一致,综合评价较好,需要继续试验。⑦品系Ln1201鲜薯产量为24 090 kg/hm.2,较对照增产10.8%;出苗整齐,6月下旬田间发生病毒病后植株生长势较差,7月逐渐加重,8月植株叶片完全失去功能,严重影响产量;株高71 cm,少花,花冠紫色,天然结实少。单株结薯7.05个,单薯质量95 g,小薯多,采挖鲜薯光洁,芽眼多,商品率60%,综合评价表现较差,品种特性退化严重。⑧品系混7鲜薯产量为21 750 kg/hm.2,较对照减产4.5%;田间植株生长势较好,株高83 cm,少花,天然结实无,无病害发生,单株结薯3个,单薯质量130 g,薯块商品率70%,收获块茎整体,综合评价差。

4 讨论

(1)品系01-9-15-1综合表现好,鲜薯产量32 295 kg/hm.2,田间生长旺盛,植株繁茂,株高89 cm,少花,花冠紫色,无天然结实;无晚疫病、病毒病发生。单株结薯4.3个、单薯质量156 g,薯块整体性中等,烹煮味香,商品率85%,适宜试验示范推广。建议2018年参加省联合区试及市内开展多点试验。

(2)品系143-白、混20、87、2353、20、Ln1201、混7需继续试验。

参考文献

[1] 蔡兴奎,谢从华.中国马铃薯发展历史、育种现状及发展建议[J].长江蔬菜,2016(12):30-33.

[2] 殷丽丽,邢宝龙,刘飞,等.马铃薯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5,5(12):9-13.

[3] 宁夏农林科学院.天宫二号搭载马铃薯种薯试验取得新进展[J].宁夏农林科技,2017(8):7.

[4] 海梅荣,陈勇,周平,等.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4,28(4):199-204.

[5] 谢婉,扎西普尺,杨喜珍,等.西藏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建议[J].西藏科技,2016(11):3-4,16.

[6] 白建明,姚春光,李燕山,等.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概况与建议[J].中国马铃薯,2016,30(6):372-375.

[7] 徐成勇,杨绍江,陈学才,等.四川马铃薯周年生产季节性专用品种选育策略[J].中国种业,2015(2):11-16.

[8] 花木嵯.青海与智利将联合开展马铃薯育种[N].青海日报,2017-07-27(001).

[9] 林羽立,黄泷健,张招娟,等.福州马铃薯新品种(系)冬种比较试验[C].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作物学会,2017.

[10] 张会刚.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43.

[11] 张建,郎咸东,陈蓉.贵州六盘水马铃薯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及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5(17):6-11.

推荐访问:陇南 马铃薯 品种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