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喋血孤城》引发对中国战争片的思考

摘 要:国产战争片的发展无疑正处在一个低谷期。近些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取得骄人票房的国产故事片不胜枚举,战争片却寥寥无几。2010年战争片《喋血孤城》的惨淡谢幕令人深思。本文通过对战争片本质的阐释,以《喋血孤城》为例,深入剖析战争片在表现“战争”时所必需的文化艺术内涵。

关键词:喋血孤城;战争题材;商业价值;文化使命

作者简介:杨烨(1989.12-),女,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戏剧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3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 职率副师长参谋长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74军万岁!……职余程万谨叩。”

上述这番话不知其他观众看了后做何感想,本人却立刻感受到了执笔人当时所面临的绝境。这种绝境也许只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可与之相比,但是后者却少了一种壮烈!六十多年过去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湖南常德保卫战中,国民党74军57师的8000余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达半月之久,最后仅剩83人生还的英勇事迹。2010年由沈东导演的《喋血孤城》正是一部以此战役为母本,用镜头还原历史的战争题材片。按理说,赶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推出的这类影片应该有相当的票房号召力,可是该片票房的惨淡不但大大出乎片方的预料,而且引起了不少影迷的口诛笔伐。身为一名影迷和军迷,笔者在认真观摩《喋血孤城》之后,认为票房惨淡并不代表该片不值得一看,但是它存在的一些不足的确值得探讨。

一、战争片略考

战争题材电影历来被认为是民族精神的最佳载体。正如黑格尔所说:“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被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力,因为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①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不少国家的电影人青睐战争片的创作,希望通过银幕重现战争的残酷,反映战争中的人性冲突,激发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呼吁人类共同谋求和平之路。

美国拍摄战争片的历史由来已久。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战争片经历了两次辉煌。第一次来自大战正酣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激励全民备战,指示好莱坞着力渲染战争冲突,优先发展充满战争宣传的故事片。由此,《奔逃》、《卡萨布兰卡》等一批名作应运而生,但是更多的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战争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迎来了美国战争片的第二次辉煌。这与美国当时深陷冷战危机不无关系。那段时期产生了不少经典作品,如《巴顿将军》、《沙漠之狐》、《坦克大决战》、《猎鹿人》《现代启示录》等。时逢老一批的制品厂行将崩溃,独立制作正风起云涌,所以这次辉煌对于美国电影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当时的战争片尤其是战争大片意味着稳定的盈利。

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以后,拍摄了大量以卫国战争为主题的战争片。这些战争片既有气势宏伟的全景片,如《解放》、《莫斯科保卫战》、《围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也有规模较小,表现具体战役的作品,如《冬季战争》、《第三次打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这些影片在世界电影之林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详尽交代了战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背景,描绘了战争的来龙去脉,刻画了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精确展现了战争武器及战术运用。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那种倾全国之力拍摄的全景大片随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近期拍摄的战争片。题材包括阿富汗、车臣和卫国战争,代表作有《第九突击队》、《炼狱》、《爆破》、《风暴之门》、《布列斯特要塞》和《星星敢死队》等。客观上说,这些战争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战争片的影响,无论主题立意、视听效果、表现形式都显示出西方商业电影的某些特征,气势也远不如以往那么恢宏。然而它们一如既往地继承了前苏联影片对战争残酷真实刻画的传统,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为战争片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代代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压迫的壮举,共产党人数十年的革命历程,为战争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作为我国电影的重要片种,战争片既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推动者和变革者。从《大浪淘沙》到《地雷战》,从《南征北战》到《上甘岭》,从《高山下的花环》到《战争子午线》,从《一个和八个》到《集结号》,我国战争片经历了从“讴歌式”到“反思式”再到“类型式”的转变。这些战争题材广泛,涵盖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塑造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重现了许多决定历史命运的伟大战役。

除开上述国家,其他国家也拍摄了不少战争片,囿于篇幅,不再赘述。可以说,无论意识形态、民族特性、阶级立场有多大差异,世界各国战争片所追求的基本主题皆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通过影片歌颂那些为正义献身的民族勇士,令后人不忘历史也是各国战争片不二的责任。战争片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类对战争进行反思,对善恶加以评判,对和平予以珍惜。

二、中国还需不需要战争片

在对世界各国战争片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粗略归纳后,笔者认为,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战争片的制作业已成熟,成为各国电影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国产电影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据尹鸿的《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介绍,② 2010年全国故事片产量高达526部,创历史新高,增长幅度28.5%。产量直逼美国电影年产量,居世界前三。2010年度,在进口片《阿凡达》单片票房超过10亿冲击下,国产影片票房总计达57.3352亿元,约占总票房份额56%。全年过亿票房影片27部,其中国产影片在前一年11部的基础上增加到17部之多。票房的井喷效应意味着观众的大力支持。据统计,2010年度电影观众规模和观影频次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影院观众约2.9亿人次,增幅43%。从上面的数据来看,中国电影业迎来了黄金时代。市场的持续扩大意味着对更多产品的需求。然而,要想真正满足观众的需求绝非易事。现在的电影观众已今非昔比,越来越普及的网络视频让他们的品位水涨船高。由此可见,电影产业的“多元化”是我国电影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影类型体系的完善非常必要。

战争片历来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上个世纪八一厂和上影厂拍摄的不少战争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毫不夸张地说,我国60后、70后和80后就是在观摩战争片中成长起来的。但自从我国电影制作推行商业化运作模式之后,战争片相对高昂的制作成本让不少投资方望而却步。为了确保商业利润,他们宁肯翻拍经典名作或者尝试新锐小制作,也不太愿意涉足战争片。于是乎国产战争片的拍摄式微,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过去三年中,我国拍摄的故事片数量庞大,取得好评不在少数。而能给观众留下印象的战争片却只有《集结号》、《南京!南京!》、《我的长征》等几部)。实际上,和其他题材影片一样,战争片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回报,这在电影史上很早就获得了印证。且不说上个世纪末的《拯救大兵瑞恩》(1999)全球票房高达4亿多美金,就连国产战争片《集结号》(2008)也将2.6亿人民币纳入囊中。就此而言,投资方似乎过虑了。况且当前政策对电影的审核尺度逐步放宽,加之近几年各种商业投资、政府赞助、广告投入、闲散资金纷纷进入电影制作业,这使得战争片的融资已不再捉襟见肘。尤为重要的是,我国数码虚拟技术的日趋成熟发展为战争片的拍摄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使许多以前完成不了的战争场面成为可能。

上述情况表明,就电影类型的完善和商业价值层面而言,战争片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电影不仅是一种商业经济的产物,还是一种大众文化的样式。因此,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兼顾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战争片通过表现人类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人类精神,放大了各种人性表现,突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命题思考,从中挖掘并体现文化内涵。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争片

战争片的本质就是表现战争的电影,因此战争片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对“战争”的处理。尽管观众知道影片中那些战争是“不真实”的,不用担心爆炸、射击或格斗会伤及他们的身体、危及他们的生命,但是就心理层面而言,他们仍旧期望“真实”的战争场面。由此可见,追求“战争”真实感为战争片第一要素。在这一点上,《拯救大兵瑞恩》做得很好。为了追求真实感,该片导演斯皮尔伯格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他在拍摄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节,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手提摄影机跟踪登陆的士兵们进行近距离拍摄。他说:“这样我就像一个跟随士兵上战场的战地记者,可以真实拍摄整个登陆场面。”当然,光有“真实的”战争场面尚架构不了一部好的战争片。这是因为观众还期待看到交战双方将领之间的斗智斗勇。《莫斯科保卫战》前夕苏德双方频繁的军事会议,交战过程中若干重要的军事决策,为观众深入了解这场战役的背景、进程进行了铺垫,让他们跨越时空,回到了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最后,作为一门艺术,战争片必须还要思考自己的文化使命。战争的主体是人,因此探索人性这个哲学命题成为了战争片的灵魂所在。

《喋血孤城》对战争场面的追求大大超越了以往我国拍摄的战争片。爆炸蹦起的残肢断臂、枪弹穿透人体的血肉横飞都刻画得相当不错。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单纯以战争讲述战争。不少学者认为艺术的表意特征是没有指称,也就是没有外延。各种艺术符号并不指向其直接的意义,例如艺术电影(非纪录片)中的海啸,飓风,地震,雪崩,外星人入侵等,都因为是艺术的非外延性而“不真实”。因此电影中的那些战争也是“不真实的”,指向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战争的发生并不是常态,我们每天的生活平淡而又琐碎。电影中的战争或许更相似于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战争片的艺术方式来表现战争中的人、社会,既体现了我们人类在面对战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团结等优秀品质,也激发了人类对于自我、生命、社会的反思。与此同时,战争片本身作为电影的电影性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正如电影性体现出来的双面性,战争片是一件消费商品,也是一种文化样式和艺术形式。前者的本质是消费,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标准;后者的本质则是追求文化使命,以艺术化方式对现实的表达和探索。因此当前社会中的主要判断逻辑(即偏好用数据量化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对艺术文化来说是极其错误的。作为经济和艺术混合体的电影,在经济利益的追求和文化使命的追求上不应该相互抵触而应该相辅相成。电影的经济属性要求最大利润的获取,而利润则来自于消费。观众们在消费电影的时候到底在消费什么?他们在消费其中的意义。与其他物种不一样,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生存而生存,他观察、发现并创造,并由此感受生存的意义。而意义却是抽象的,对它的获取和发现完全来自于前人的总结和自身的感悟。艺术是众多寻求意义方式中的一种,通过艺术家,我们从普通事物的外表来获取美的形式。诞生不过百余年的电影艺术,通过光影之笔描绘生活,为我们奉上了一幅幅现实生活的寓意画,具有很深的隐喻性。因此任何一部电影的艺术性展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生活,而是引导我们进入生活的内部,发现生活的真正意义。战争片这种电影类型就是以战争对生活造成的毁灭来唤起我们的思考,并由此让我们的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

中国当前电影大环境在对艺术性的探索上还做得很不够,许多艺术家一味追求电影票房而忽视对艺术性的探索,忘记了电影的文化使命。电影的双面性的矛盾并非是相互排斥,均衡地协调两者才能制作出经典影片。如同一道菜肴,味道再好,卖相不佳也无人问津;而外观诱人,食之无味也会遭人摒弃。食物如此,电影如此,战争片也是如此。

四、结语

客观上说,《喋血孤城》并非一无是处,其题材选择、制作相对精良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隔25年后,国产电影中再次出现了像《血战台儿庄》那样正面反映国民党爱国将士浴血抗战的影片,证明了我国电影人看待历史的态度越来越客观,我党越来越开放和自信。而《喋血孤城》中对枪击、中弹、爆炸、火光、烟雾等处理较之以往我国战争片的拍摄有着质的飞跃,为以后该类型片的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然而,必须清楚的是,我国战争片的发展和拍摄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每个电影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我国电影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分支,战争片的发展需要是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们需要的战争片,不仅是一种商品的经济意义或者是对战争场景表现的技术成列,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身处环境的思考。

注释:

[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26页

[2]尹鸿 程文: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 [J],2011第2期,第5页

参考文献:

[1] [法] 巴赞. 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 译.北京:文艺文化出版社,2008.

[2] [法] 马克·费罗. 电影与历史[M].彭殊纬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喋血 战争片 中国 引发 思考